浙江省东阳市技术学校 陈震航
中职学生由于基础普遍较差,学习兴趣不浓,再加上传统的数学课堂采用的是“灌输式”“一言堂”的教学模式,数学课上老师很少考虑各类学生的智商差异和知识水平的高低,对教学内容一刀切,教学方法一视同仁,使得优生陪读、差生晕车。这些主观上和客观上的原因都导致了中职数学教学质量越来越差,课堂气氛越来越沉闷,放弃学习的人越来越多,继而导致教师困惑、学生茫然。如何改变这种现状?这就需要一线的中职数学教师不断开动脑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巧妙地投出“石头”,激发引导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好的课堂当如“一石激起千层浪”,通过投出的“石头”,激发学生个个深入思考,人人主动发言,从而形成一种和谐、热烈、师生互动的学习氛围,最终让冰冷的数学焕发出火热的激情。以下是笔者在中职数学教学过程中,通过不断创新,提高学生数学课堂参与度的几点实践和探索。
中职数学课堂往往比较沉闷,学生兴趣不浓。我们常说:“一年之计在于春。”同理,“一课之计在于始。”成功的课前导入就好像音乐会的前奏,只要前奏一响,就可拨动听众的心灵。因此在课堂上,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投出一趣引,从而吸引学生眼球,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科书上的数学知识大多是形式地摆在那里——准确的定义、严谨的证明、逻辑的演绎。这往往给中职学生的感觉是冰冷、枯燥乏味的,很多学生即使看得懂其表面意思,也不知道用来干什么,更不知道其真正的意义。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与数学有关的小故事很多,教师在课堂可以在引入时讲个小故事,也可以由教师提供素材,由学生来讲故事。当故事一给出的时候,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兴趣,从而为学习新课而奠定基础。
创设生活化的主题情境,围绕该情境进行教学。生活化的情境不但能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更能有效地加强学生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而且能让学生体会身临其境的效果,从而让学生把学习数学当成一种乐趣。
在我教的过程中,我会用趣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每一课内容时,尽可能地编写一些有趣的题目,有时在课前讲,有时在课末讲,有时在课中渗透,更多的时候是用趣题来引入,在学完知识后来解决,形成前后呼应。趣题宜自然融入,目的在于引发兴趣、激活思维、活跃课堂。教师可以编制与生活有关的趣题,也可以编制与所学专业有关的趣题。
我在教授《等比数列前n项和》时,引入了“灰太狼与喜羊羊的趣题”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话说灰太狼想在森林开一个公司,由于资金不够,于是向喜羊羊借钱。喜羊羊一口答应:“行,从今天开始,我连续60天向你公司注入资金,第一天10000元,第二天20000元,总之,以后每天比前一天多10000元,但作为回报,你第一天返还我1元,第二天返还我2元,以后每天返还的钱数是前一天的两倍,60天后我们两清。”请问:灰太狼划算吗?当老师讲完这个故事,下面的学生就兴奋起来,纷纷拿起笔动手计算,在课前的时候可能得出多种结果,然后教师在讲授完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后,再回头来解决该问题。在小组合作探究和老师引导下,大多数的同学都能发现可怜的灰太狼上当了。这种趣题较好地调动了学生积极性,整堂课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对等比数列求和公式也掌握得相当到位。
中职学生不想学习数学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认为学习数学没有用处。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明白学好数学是可以为专业课服务的。虽然中职学生的数学基础较差,对数学也不是很感兴趣,但学生对于刚接触的专业课还是充满好奇的。数学教师应该抓住机会,让学生在数学课中获取到学习专业课程所必需的数学知识。而且职业教育的基本方针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围绕方针,我们更要时刻意识到文化课是为专业课服务的。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尽量使教学内容与专业相贴近、与专业相联系。学生在课堂上发现数学能够解决专业问题,再加上已经学到过的专业知识,让学生感到有一种成就感,就会自然而然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总之,在有效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大胆突破常规,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数学实例,增加学习过程中的现实感和趣味性,打造趣味课堂,以此来拓展学生的认识领域,将学生带入真情实感的氛围之中,让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发自内心的“我要学”。相信一线的中职教师只要不断开动脑筋,在课堂上巧妙地投出“趣石”,必能激发“浪千层”的场面,最终让冰冷的数学焕发出火热的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