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物联网防灾背后有什么?

2018-11-29 09:11高超
通信产业报 2018年30期
关键词:群测群防网格化隐患

高超

今年前八月,重庆市成功预警地质灾害事件130起,避免了人员财产损失,这主要得益于重庆市基于前期群测群防信息化工程的地质灾害应急指挥中心。

重庆市国土房屋安全应急调度中心主任黎万山表示,此平台由中移物联网有限公司设计建设,依靠中国移动强大的平台资源和丰富的项目经验,借助物联网、大数据等“互联网+”信息技术手段,为“四重网格化”的地质灾害管理格局提供有效的保障,对地质灾害的监测数据进行整合,实现监测数据的统一化展示,实现地质灾害远程应急指挥。

据了解,重庆市是全国地质灾害最严重、受威胁人口最多的地区之一,也是中国地质灾害高易发重点防范区之一。为此,在过去几年中,重庆市在地质灾害监测、防治以及信息发布等方面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和信息化建设,不过仍然存在数据共享程度低、大数据处理及空间分析能力不足、人员管控困难及应急指挥功能欠缺等问题。

因此,黎万山表示,根据《重庆市地质环境信息化建设方案》的要求,重庆市建设了地质灾害应急指挥中心,在日常工作中充分展现群测群防监测工作执行情况,对各种地质灾害状态进行有效掌握,充分发挥其地质灾害监测管理、应急处置、会商、应急指挥的功能,打造“互联网+地质灾害防治”的全新模式。

模式新在哪?

重庆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由地质灾害应急指挥中心统一分析、指挥和决策,各个区县国土资源部门作为支撑,四重网格化人员为基础,形成一套自下而上的地质灾害防治体系。

在这个防治体系中,四重网格化人员和专业监测设备是最为基础的环节。其中,四重网格化人员包括地质灾害隐患点附近的群测群防员、乡镇或街道分管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负责人、驻地地质队员和区县国土局地环站负责人,上述群测群防员和地质人员会定期巡防全市17000余处地质灾害隐患点,记录隐患点的裂缝数据、宏观地质信息,拍摄隐患点的图片和视频,而专业监测设备覆盖全市800余个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全天候实时监测隐患点的应力、地表位移、裂缝等数据。上述人员和设备采集的数据,通过2G、4G等移动通信网络和GPS卫星上报应急指挥中心,进行数据汇总和分析。

应急指挥中心拥有两套系统,分别是应急调度分析系统和指挥系统。据介绍,应急调度分析系统,汇集了重庆市四十个区县所有地质灾害隐患点信息,并对这些数据进行三维立体展示、空间分析,为应急调度决策处置提供辅助服务;指挥系统集中四重网格化人员的工作情况和专业监测设备所监测的隐患点变化情况,应急指挥中心工作人员可以远程掌握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情况,并通过高清摄像头对重点隐患点进行实时监控。

通过上述各环节,重庆市的地质灾害预防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绩。据悉,去年重庆市沙坪坝区凤凰镇发生地质灾害险情,预计需要撤离1000余名群众,时间紧迫。为了及时处置险情,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会同有关专家来到地质灾害应急指挥中心,通过应急调度分析系统,分析险情发生地的地质地貌,对险情可能危害的范围做了初步分析,发现可能发生的险情危害范围没有此前设想的那么广,最终只撤离了100余人,避免更大问题的发生。

中移物联网公司负责开发的这套系统能够满足应急处置的大部分需求。不过,黎万山指出,随着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深入,指挥中心需要使用更先进的技术,比如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来调度、处置新的问题。

据悉,重庆市地质灾害应急指挥中心已与中移物联网公司进行了多轮沟通,希望为这套指挥系统增加新的功能模块。首先,能够智能化监测、分析、预警地质灾害,减少人工监测的频次,降低人工监测风险的同时,及时通过四重网格化人员处置地质灾害;其次,利用大数據技术分析指挥中心采集的大量数据,提升这些数据的价值,为应急调度服务;再次,将每年地质勘探得到的地表以下的岩层、水文等地质数据,导入指挥系统,一旦发生地质灾害预警,系统可以根据所有已知数据绘制灾害隐患点地表、地下三维图像,结合专家模型,来模拟、预测地质灾害发生演变趋势,影响范围等,方便及时处置地质灾害;最后,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来合理建设、布局地质灾害隐患点的传感器,及时传递有效数据,提升指挥中心的灾害预警能力。

从重庆到全国

重庆市是中国地质灾害防治较先进的省市,但并不是唯一拥有地质灾害防治信息化系统的地区。

据了解,除了重庆,中移物联网帮助云南省国土资源部门建设了地质灾害防治系统,今年还将在贵州、陕西、广东、浙江等省份推广相关的服务。

此外,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也都推出了各自的地质灾害防治信息化解决方案。其中,中国电信为湖南水利行业量身打造了湖南智能水利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省级平台。据了解,该平台是通过物联网技术,同时结合GIS技术,实现监测点、预警点、水库、滑坡、泥石流易发区的地理位置标注和周边环境的标识,为分析决策提供基础,从而实现当有暴雨、溪河洪水与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隐患的时候自动发布山洪警报与组织山洪易发区居民躲灾避灾,达到尽最大可能减少人员伤亡的目标。

不仅有运营商,一些国有、民营企业也进入了这一领域,推出了一系列基于北斗导航、物联网的解决方案。其中,利用北斗导航的解决方案有通达信科的通达北斗监测解决方案、华星智控的北斗滑坡监测方案和泥石流地质灾害监测方案;利用物联网技术的有思创汇联的山体滑坡监测系统、上海睦华的智能地质灾害自动化监测系统等。

部分国外企业也都有类似的解决方案,比如爱立信推出的山体滑坡监测预警系统等。

尽管各地纷纷建设自己的地质灾害防治信息化系统,但是都面临着建设成本高企的问题。据悉,贵州去年在系统建设上花费的资金约10亿元,今年的投入也有不少。行业专家指出,造成建设成本高企的主要原因还是传感器价格比较昂贵,使得很多地区仍然主要依赖群测群防员来监测、预警地质灾害。

因此,希望国内相关行业企业加大研发力度,提升产品质量,逐步提升国产传感器的市场份额,从而降低地质灾害防治系统的建设成本,提升中国地质灾害预警信息化、智能化的水平。

猜你喜欢
群测群防网格化隐患
隐患随手拍
隐患随手拍
互联网安全隐患知多少?
隐患随手拍
以党建网格化探索“户长制”治理新路子
北京市崩塌灾害发生特点及管理模式初探
城市大气污染防治网格化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化解难题,力促环境监管网格化见实效
网格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VPN方案选择与实现
群测群防培训班禹州局举办地质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