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燕
内容摘要:俗语词语不同于其他一般性词语,一名合格而且得体的译者就需要积极把握时代的命脉,结合恰当的语言和社会环境,就俗语词语做出精准犀利的翻译。语言在交际中是必须的而且不可缺少的工具,语言之间有很多相似性,词汇是社会进步的反映,随着全球化和社会进步的发展,词汇的发展可以丰富我们文化中的语言,因此,我们要学会如何运用翻译方法来翻译俗语词语。
关键词:直译 意译 英语俗语
作为一名从事多年大学英语教育的教师,译者往往需要进行不断创造性的工作,努力尝试做第一个翻译的人。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几乎包括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国的政治对于语言和词汇的发展发挥着导向性的作用,因为词语就是目前我国经济,政治,教育和文化的镜子。然而,如何正确合理的翻译俗语词语对于多数人来讲已经成了一个大难题。俗语词语不仅代表我们国家的政治纲领,在这种情况下,对词语的正确翻译直接影响着我们国家的政治形势和发展趋势。在研究翻译之前,去分析文本是相当有必要的。语境分析是去研究在口头语和书面语中句子是如何应用的,进而,在语境翻译中的成果就会应用在翻译中。这种翻译方法不仅应用于句法,而且使用与语篇和功能结构中。一般来说,连贯和通顺是文本分析中必须掌握的准则,在翻译实践中,译者能从中收益很多。句法连贯包括标题,过度段落,连接词和句意连贯。对于译者来讲,翻译俗语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要想翻译好俗语,译者需要仔细地选择书籍和资料。毫无疑问地译者在翻译中碰到了许多困难。起初,译者需要查阅文本中不熟悉的词汇,阅读一些相关的资料和翻译理论。最后,译者还要选择适合运用在翻译实践中的语言翻译。译者一遍一遍的思考词汇的选择,考虑到中西文化中的最大差别,译者不仅对国外小说中的作品感兴趣,而且还提高了译者的翻译水平。因此,译者的态度就决定了他们对生活的前瞻和展望。
词汇教学是英语教学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但是这也是一个很让师生头疼的教学安排,需要教师能够想出应对的策略。因为词汇可以帮助表达准确的意译。因此词汇教学就比较注重语言教育以及语言的输入和输出。随着时间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电脑多媒体技术被引用到教学过程中来,学生不仅只阅读词汇和图片,还有区中涉及到的诸多成语和俗语。情境教学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情绪,激发他们学习语言的兴趣,也能极大地拓宽积极思维和创新精神。在这种情境下,我们的知识面和视野得到了拓宽。词汇教学在英语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角色和作用。形象记忆的基础就是关注各种各样的实物。形象记忆通常存在于各式各样的语序和语料库中。形象记忆的发展受到社会时间的调控。
俗语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存在,当我们在学习英语词汇时,我们不能仅仅只通过教师的讲授来获得知识,我们需要从其他形式中观察词汇并且弄清楚这些词汇。情境教学让我们可以真实的触摸而且感知这个实物,情境教学可以有效地形成一种清晰的形象,指导学生去通过现象去理解实物的本质,从感性的知识到理性的知识,极大的促进学生的综合理解能力。根据我们的日常生活经验,俗语的选择和使用,以及正确使用应该根据生活和法规来正确体现。使用俗语时应当注意口译的结合,指导学生去多观察多体验甚至去分析现象和精髓,这样我们的俗语翻译工作才能避免走很多的弯路。依据教学目标的真实语境和学生的需求,我们选择合适的可视材料,让每位译者得到并获取清晰的表达和关注行为,最终在学生脑海里形成既定的概念。直译和意译实际上就是工具或者说是方法,在不同的语境中我们需要使用不同的翻译方法来去翻译,直译更加适合语境直白,通过借鉴翻译理论就能明白通俗易懂的翻译出来,意译是一种更高的境界,通过意译,大家可以将不懂得文化理解的更加透彻,意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文化差异中的尴尬和困惑。但无论使用直译或者意译,作者就是要告诉我们正确对待俗语,正确对待翻译方法,只有这样,我们的译者工作才会越来越顺畅,我们的翻译文化才能取得丰硕的成果。在不同的场合和语境下,我们要注意我们的翻译策略,翻译对象和交流风格。
在笔者多年的而教学实践中,无论是大学英语的教学还是英语专业的教学,笔者发现目前的综合英语教学中,每篇文章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俗语和术语,术语对于学生来讲本身就比较抽象,单独让他们去记忆比较枯燥,去深究理解起来也比较困难,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教育工作者去查阅大量的资料去学习去推敲,那么俗语,又应当怎么样去对待呢?本身我们在学习西方人的语言,俗语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回影响读者去正确无误的理解文章的正确意义,有些人会单纯依靠电影中获得信息资源去片面的了解或者应用,还有些人会面对俗语的出现束手无策。而我们教学中的每一篇课文里面,俗语都在影响着我们对实物的正确判断,只有我们用心的对待,才能通过正确的翻译理论去翻译好我们的作品。对待不同阶段不同年纪的学生,我们所教授的方式又不能完全一致,因材施教所指的就是如此。对于低年级阶段的学生,我们可以输入知识为主导,培养他们去获取信息的习惯,但是高年级阶段的学生,就可以让他们自主的去发言参与讨论,让他们自己去了解英语中的方言,俚语和俗语。辞典的大量正确使用也是不可缺少的。或许我们可以每次课前利用好课堂上的5到1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依次按照顺序来讲解一个或者两个俗语,这样通过日积月累,学生会收获更丰厚的知识,最主要的是学生亲自参与了学习的过程,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这样他们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是主动地自愿的,而非被动的,任何语言的而学习过程都是如此,本文只是想通过语言学习的某一點来提出个人的观点。比如,班级中的学生可以通过直译或者意译的方法选取小说或者电影或者演讲中的一个片段,对其加以挖掘和分析,这个过程中工作量并不多,但是他们学习的目标很明确很清晰,通过独自思考将结论带到课堂上这个过程,他们是享受的,而且在学生输出者个知识点的过程,其他同学也参与到了讨论的过程,这样的课堂教学无疑是很有效率的。
这篇论文首先对汉语时政新词翻译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然后指出了汉语时政新词翻译中的重难点和基本定义,介绍了汉语时政新词翻译的基本原则,随后在给出汉语时政新词具体年限的基础上,译者结合自己的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根据它们的来源和内容对汉语时政新词进行了具体的分类,同时,在课堂教授中贯通了如何正确运用时政词语,在什么样的场合下不能或者要避讳时政词语,作为一名合格的译者,把握时代命脉并且得体的分析语境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文中采用了国内各大有名报纸和期刊上的中国特色时政词汇作为例子,希望对以后研究汉语时政新词的学者们有所帮助。
(作者单位:湖北大学知行学院外国语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