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宁
内容摘要:本文以广东珠三角地区民办中小学教育為主,旨在探讨民办学校的生存发展之路,通过调查、采访、查阅资料等方式,结合对政府相关政策、文件的梳理,分析珠三角地区民办学校发展的现状及问题,阐述对该问题的相关思索。
关键词:珠三角 民办教育 办学现状 发展策略
民办教育写入我国法律始于20世纪80年代,1982年《宪法》规定:“国家鼓励集体经济组织、国家企业事业组织和其他社会力量依照法律规定举办各种教育事业”。之后民办教育逐渐兴起。作为公办教育的重要补充,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为新时期我国民办教育事业的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为进一步了解我国民办教育发展现状,并藉此在新时代背景下进行原因探究和对策思考,笔者通过实地考察和访谈了解形式,对广东珠三角几所民办中小学进行了解,在此基础上形成了问题分析和对策探究。
一.民办教育的内涵及珠三角的选取意义
(一)民办教育的内涵及意义
民办教育,区别于公办教育,是社会力量利用自筹资金开设的各级各类学校及教育机构,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在教育领域的体现尤其深刻。开辟多种渠道,开办民办教育,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办学,无疑是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民办教育的自主与灵活性,相较体制内学校,在很多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
第一,民办教育的发展,增强了教育的供给能力,开辟了教育发展的新路,形成了公办学校的合理补充。同时,把老百姓的闲置资金整合起来,投入教育事业,既为民间资本找到投资渠道,又对国家的教育投入不足作了补充;
(二)珠三角的选取意义
通常所说的珠三角是珠江三角洲的简称,指广东省中南部,珠江入海口周边一带。地域上涵盖广州、深圳、佛山、中山、惠州、东莞、珠海、江门、肇庆以及深汕特别合作区。
相较其他省份,广东由于特殊的区位优势,成为全国民办中小学办学最早,在校学生最多的省份,超出北京、上海。而广东的民办学校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因此,对珠三角民办教育的分析也更具摹本意义,对广东乃至全国民办教育的进一步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文重点选取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的民办中小学进行调查、剖析。
二.珠三角民办中小学的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珠三角民办中小学发展现状(以广州、深圳、佛山市顺德区为例)
总体来说,国内民办中小学校的发展差异很大,广东是全国民办中小学办学最早,在校学生最多的省份。2016年,广东省各级各类民办学校(含幼儿园,不含培训机构)1.44万所,占全省各类学校总数约44%。在校生近660万人,约占全省在校生总数30%。其中,民办小学约700所,在校生200余万人,占全省小学在校生的22%;民办普通初中约960所,在校生约74万人,占全省普通初中在校生的21%;民办普通高中约180所,在校生近20万人,占全省普通高中在校生的10%。①
广东民办教育的率先发展,因素很多,一方面,广东,尤其是珠三角发达地区,人口净流入比例较大,公办教育学位缺口较大;一些家族追求以出国为主的国际化教育服务,市场需求多样化;此外,二胎政策放开,广东等发达省份婴儿出生率较高,也是民办教育发展的重要原因;再次,民办教育的发展也是资本驱动的结果。珠三角地区民间资本充裕,民办教育发展相对成熟,跨界资本介入比较明显。近三年,在线教育遇冷,一些资本转向收购实体品牌,对兴办中小学教育兴趣浓厚。
1.广州市民办中小学发展现状
根据广州市教育局公布《广州市教育统计年报》显示,2016年广州市小学学校共953所,实际招生数180334人,在校学生数968531人。其中民办小学共155所,在校人数321724;2016年初中高中学校共387所,招生数116292人,在校人数505685人,其中民办初高中共204所,在校人数119017人。②
可以看出,广州市民办中小学不只是公办教育的补充,尤其是初高中,民办学校更是占据半壁江山。而且比较有特色的是,广州市民校即名校的比例较大,约为公办名校的两倍。同时收费由各校自行确定,比公办学校高出了许多。
2.深圳市民办中小学发展现状
深圳是我国一线城市中外来人口最多的城市,每年人口的净流入率全国居首。民办教育也走在全国前列,数量是公办学校的3倍多,也是我国民办学校数量最多的城市。2016年,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含幼儿园)2310所,民办学校(园)占了1765所。政府对民办中小学的扶持力度很大,使得深圳市民办教育更具活力。在联系社会力量办学的模式方面,深圳也作出了有益的探索,例如代建模式在各区广泛推行。2017年9月招生开学的华中师范大学宝安附属学校由深圳市康达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代建,是宝安区第一次采用“政府+名校+企业”办学模式。于是各区效法,各显其能。坪山区引入万科、华润置地等房企代建公办学校,龙岗区将政府建设、社会建设这两种途径同时进行,摸索出“政府投资—工务局建设”模式、EPC模式(工程总承包)、PPP模式(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社会+政府按比例建设”模式、“社会投资建设”模式五种建设模式。其中,龙岗区在全市率先推进PPP项目建设,吸纳社会资金近1亿元,建成深圳市首家由公私合营PPP项目学校(龙岭初级中学),具有首创意义。
三.珠三角民办中小学教育发展的对策思考
(一)政府扶持是民办中小学校发展的坚强后盾
民办教育作为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公办教育相同,对社会具有正外部性。对于具有正外部性的公共产品,应该由政府提供,或者政府资助社会共同提供,否则会导致这些公共产品投入不足,难以满足社会公众的需求。
1.营造环境,更新观念,為社会力量办学提供舆论和政策支持。从2016年全国教育经费来看,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80.7%,民办学校举办者投入占2.7%,捐赠收入占1.1%。可以看出,民间投入非常有限。其原因跟国家政策对民办学校办学的规定不够确定有很大关系。政府需要制定和完善民办学校的法律法规,同时加大宣传、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加快建立健全教育成本合理分担机制。同时,深化办学体制改革,改进义务教育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完善捐赠教育激励机制,落实个人教育捐赠支出在所得税前全额扣除政策。完善财政、税收、金融和土地等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捐资助学、出资办学。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办学主体多元、办学形式多样、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
2.教育主管部门对民办中小学既要管理,更要扶持。扶持和监管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资金、土地、教师待遇上想方设法,全力支持。以外来工子弟学校为例,这些学校解决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的燃眉之急,对社会具有正外部性,但由于财力不足或其他原因,这类学校的生存状态堪忧。如其倒闭,公办学校又无法提供足够学位,会产生比较严重的隐患。对这类学校,政府应积极支持,对于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生均公用经费补助等各项补助,应清理督促落实。同时在法人治理结构、法人变更及教育管理方面严格监管,努力促进其正外部性的发挥。
(二)特色办学是民办中小学校吸引公众的闪光点
特色就是竞争力,也是立足的根本和生存的关键。更重要的是,形成特色的过程也是一个改革的过程,是一个教育自身整体优化的过程。学校在某一个方面的特色,会产生发射效应,其他工作也会相应跟进,学科、部门、级组都会出现竞争态式,从而推动学校工作全面向前发展。
(三)携手名校,提升质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民办中小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永恒的主题,相比公办学校,民办学校受到局限比较多:办学历史短、资源建设周期短、教师流动性大、教学科研积淀不厚等。为了补齐短板,民办学校需要借势,联手名校,虚心学习,博采众长;其次,集团内部及集团间各学校要携起手来,互相学习,资源共享,共同进步。同时,借助网络资源,吸收前沿的教学科研成果。
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教师。人才是第一资源,也是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需要教育管理者运用“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以教学科研为方向,以课程改革为重心,关心教师的成长,提升教师专业素质,全面优化教学管理。
参考文献
[1]程化琴.民办教育促进法制定过程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
[2]程振响,季春梅.特色学校创建的理论与实践,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
[3]陈秋萍.《成长中的烦恼:中国民办教育评说》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4]房树森.《中国民办教育发办教育发展报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
[5]黄胜利,杨东平,杨旻.中国教育发展报告,丛书名:教育蓝皮书,2017年.
注 释
①数据来源:2016广州市教育统计手册数据
②数据来源:广州市教育局网站
(作者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哲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