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语文课程具有特殊的育人属性。本文结合新课标要求,围绕高中语文教学如何嵌入和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阐述,并结合对具体文本的深刻挖掘,就如何放大并引导学生探究、提炼每堂课的核心价值观进行了例证,指出了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引导青年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特殊作用和重要意义。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高中语文;嵌入;渗透
高中语文课程具有特殊的育人属性,是培养时代新人的重要阵地,在教学中用合宜恰切的方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嵌入渗透,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
一、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师要身体力行。升旗仪式时的庄严肃穆,作业批改的严谨认真,课后辅导的用心耐心,与学生谈心的真诚爱心,可以说,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显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教师的实际行动才能“以心灵感召心灵,以激情唤起激情,以智慧启迪智慧,以灵魂丰富灵魂”,才能达到“教育无痕,润物无声”的境界,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与感化,会与教师的语文课堂教学相辅相成,相生相长。
二、钻研教材、提炼整合,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者
“当代中国价值观念既有文明古国的文化底蕴,又有现代文明的精神元素;既传承了泱泱大国的包容风范,又秉持了谦谦君子的典雅风度;既坚持了勇于担当的正义之气,又坚守了关心人类的和平之道。”而人文学科所表达的对生活的领悟、对大自然的敬畏,也正是这种价值观念的具体显现。
语文学科的最大资源就是语文课本,让课本内容更能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以2016年鲁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为例,可以整合出与核心价值观紧密贴合的诸多内容。如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爱国”,语文教材中就有诸多蕴含着爱国主义教育因素的篇目,如孙犁先生以诗意笔触写下的《荷花淀》,余光中先生以淡淡乡愁书写下的《听听那冷雨》,鲁迅先生以笔为刀写出的《为了忘却的记念》《记念刘和珍君》,等等。再如,自由、平等,这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语文课本中处处都是素材,如王羲之以淡雅深刻之笔触写下的《兰亭集序》,表达谢冕教授谆谆教导的《富有的是精神》等;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和谐”,这是人们所追求的美好境界以及处事的价值观、方法论,如表达陶渊明身心、物我和谐的《归去来兮辞》,朱自清寻求心灵与自然贴合的《荷塘月色》,体现徐志摩爱与美、自由之统一的《再别康桥》等,引导学生意识到只有关注人与自然、他人以及社会的和谐共处,才能形成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价值目标……
高中语文教师要在传授知识与培养理想道德之间做一个良性嫁接与提升。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充分利用手中的教材,深刻挖掘每篇文本所蕴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引导学生探究,使学生真正认识核心价值观的外延;其次,要精心部署每一堂课,既要追求知识技能的落實,又要在此基础上提炼并整合出这堂课体现出的核心价值观,使每堂课都具有教育意义,让学生真切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三、巧借活动、拓展延伸,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者
语文教师要用心挖掘高中语文教学内容中蕴含的“育人因素”,寻求这些“隐”性因素与知识技能之间的最佳“结合点”,使之成为语文教学中思想道德教育的“渗透点”,让学生多经历、多体验各类启示性、陶冶性的语文教学活动。如组织学生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每个学期围绕核心价值观的特定内容,向学生推荐阅读书目,要求学生撰写阅读笔记、交流阅读心得,培养他们积极的人生态度、崇高的思想境界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写作教学中,教师应该按照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有计划、有步骤地设计写作教学内容,把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内容渗透其中,引导学生通过自身体验去感悟。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良好方式,教师可以组织开展诸如感恩教育、情感教育、创新教育等活动,让学生在这些丰富多彩、形式多样、轻松愉悦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逐渐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王云峰.在语言运用中提升语文素养[N].中国教育报,2017-04-12.
作者简介:陈琳(1980— ),女,山东德州人,山东省实验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语文教学、学生德育、阅读指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