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运翠
教育是什么?简单地说,就是养成习惯,即养成教育。小学是学生养成习惯的关键时期。小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差,但他们的可塑造性强,学习能力强。由此可见,在小学教学中,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是极其重要的内容。道德与生活课程是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一门课程,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重要途径。
一、把握教材,理论与生活相结合
思想品德课程以学生现实生活为主题,用正确的价值观教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具有生活性和综合性的特点。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让课程更有效地加强道德教育,每一位从事品德教学工作的教师都应该将学生不同的生活经历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结合学生的实际需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对学生进行习惯培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把理论与生活实践结合在一起,不仅要让学生真切感受到理论在生活实践中的重要性,更要让他们明白实践的意义。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况,以实际案例以取代教材中的例题。例如,在讲“找快乐”一课时,让学生首先思考在生活中哪些事情让自己感到快乐,然后小组交流分享自己真实的快乐感觉。最后,根据生活中真实的情景进行角色表演,培养学生健康、阳光的美好心态。
二、多元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1. 贯彻学生是学习主体的原则,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導下主动学习,实现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性能动性,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在座位安排上,可以更加灵活,让生生之间、师生之间有更多的互动交流空间,从而将学生从时间和空间里解放出来。可以将传统的水平串联式调整为团体式、环型、圆形,甚至让学生走出教室。以“红绿灯,在站岗”一课为范例,课内教学先让学生了解交通和安全标志,学习交通规则,再将学生带到马路上和十字路口,在教师的指导下现场辨认交通标志,从而加深学生对于交通安全的理解。
2. 采用多媒体技术,使品德课生动活泼
在教学中,多媒体设备可以打破传统教学方式带来的沉闷气氛,通过展示丰富、生动、有趣的感性材料,以新鲜、活泼、生动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进而激发学生的兴趣,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并且能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3. 创设活动情境,设计角色扮演环节,激发学生的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营造民主学习气氛、创设问题情境和故事情境、鼓励学生质疑问难等方式引导学生更有效地结合实际生活自主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学生有权利了解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的地位是平等的,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协助者,而不是控制学生和教材的权威。课堂开始时,要求学生集中注意力,揭示教学目标;课堂上教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实现教学目标;课程结束时,教师进行总结和质疑,以达到教学目标。课后,组织相应的课外活动,拓展课堂内容。
三、引导实践,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
1. 言行育人
教师在社会中是最有影响力的代表群体,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将成为学生模仿的标准。教师的言行在规范、引导学生形成良好习惯的过程中有深远影响。因此,教师首先要自我约束,规范示教。
2. 正确引导
教师可以通过走访、调查、访谈等形式,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用自己的方式学习生活,用自己的情感体验生活,把知识和实践融为一体,把言行结合起来。
3. 多元化教学
教师要积极主动地发掘各种教育资源,可以从现有文化资源中开展实践活动,图书馆、阅览室、历史陈列室、博物馆举办的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大型科普讲座等,都可以作为教育资源加以利用。
4. 家校合作,齐抓养成教育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不仅是“爱”的延伸,更是“责任”的延续。学校通过举行家长会、家庭走访、建立家庭学校联系手册等方式,引导并督促家长从自身出发,与学校共同关注孩子的教育,主动参与到孩子的学习中,从而实现家校合作,达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目的。
总之,小学时期是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是学生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变时期。只有在基础教育阶段培养学生好的习惯,才能为学生健康茁壮成长打下基础。习惯养成教育对学生的一生都将产生深远意义,要从小学抓起。
参考文献:
[1]郭春红.基于儿童习惯养成教育的有效策略[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3).
[2]陈贵燕.浅谈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J].赤子(上中旬),2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