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海英
摘 要:知从“问”开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问题,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并为他们发现疑难、解决疑难提供桥梁和阶梯,引导他们一步步登上知识的顶峰。笔者从以下四点来探讨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提问要建立在学生的认知规律基础之上;有效提问要做到目的明确;有效提问要有适当的开放度;有效提问要有适当的宽度。
关键词:数学课堂;有效提问;优化策略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提问与教学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运用恰当,能引导学生顺利走进新知的殿堂,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成为学习的主人,促进学生潜能的开发,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优化教学效果,从本质上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有效提问要建立在学生的认知规律基础之上
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教学问题非常重要。教师要备好教材、备好学生、备好课堂,设计有梯度的、循序渐进的问题。如在教学“小数加减法”时,如果一开始就提问“小数加减应该怎样列竖式”,效果不一定好,因为此时学生学习小数加减还未产生列竖式的需要。在学生发现如果运用之前已经学过的整数加减的方法来列小数加减的竖式时,往往不能使“数位对齐”,遇到新知识与旧知识的“矛盾”时,再提问“怎样才能达到小数相同的数位对齐”,学生就会产生探究的兴趣,获得深刻的印象。
二、有效提问要做到目的明确
提问要明确,且必须围绕教学重点,知识的发散点,学生学习的模糊点、盲点等,使学生理解重点,突破难点,澄清模糊点,明晰认知盲点。
有教师在教学二年级“乘法的初步认识”时,出示了一幅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情境图——《快乐的大森林》,设计了这样的问题:“看了这幅图,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回答:“我发现有白云在天上飘动!”“我发现有小鸟在表演节目。”“我发现漂亮的小兔在欢快地跳舞!”……七八分钟过去了,教师着急了,学生所回答的问题,都停留在图上看到的内容,一点也不上套路,似乎这不是在上数学课。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教师所提的问题不够明确,没有引导学生捕捉有效的数学信息。教师可以这样提问:“大家数数这幅图的每棵树上结有几个果子?一共有几棵树?这幅图上共有几个果子?”这样学生就很容易列出3+3+3+3=12这样的式子。教师再问:“这个式子是几个3相加?”这样的提问直入主题,让学生体会到乘法的意义,有效达到教学目标。
三、有效提问要有适当的开放度
提出适度开放的问题,不仅能引导学生围绕重点知识展开探究,而且能使学生获得开放的空间,启发学生思考和探索,引导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测发现、推理论证、交流反思等理性思维的基本过程。提问是为了激发学生积极思考,所以,设计的问题要灵活适度,才能为学生指明思考的方向。
四、有效提问要有适当的宽度
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上都能成功。学生家庭状况,不同的生活经历、性格爱好、学习基础和理解能力不同,因此教师的提问要面向不同的学生,兼顾学力差的学生的学习和心理需求。设计课堂提问,要以学习成绩中上的学生为基点,也要考虑到优秀学生和后进生。
例如,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如理解性的、发散性的、综合性的问题主要面向优等生,要激励其钻研;一般性问题主要面向中等生,以提高学趣、助其掌握巩固知识、培养良好的思维情绪;而简单判断性、叙述性的,比较直观的问题,主要针对后进生,并设法创造条件启发其思考,使其逐步在成功中迸发思考的激情。面对学生的回答,教师要耐心倾听,充当细心诊断的医师,要分析其合理或偏差的问题所在。教师的评价要适当地多使用一些中性的、接纳性的或者探究性的词语,不能过于强化对与错。比如“这个想法很好,你们还有什么需要补充吗?”“噢,这种方法很有道理,有其他思路吗?”这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随着课改的深入实施,课堂提问将更具有效性、艺术性、灵活性和针对性。作为课堂教学主导者的教师,只有深挖课程资源,精心设计、巧妙使用课堂提问,才能掀起学生的思维风暴,使课堂提问真正达到引思启智、激趣促学的作用。
參考文献:
[1]毕田增.新课程教学设计[J].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刘显国.课堂提问艺术[J].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