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玲茹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职业教育学院, 天津 300222)
教育部近些年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为了不断加深教育信息化程度,国家也不断对各级教育加大信息化教育经费投入,高职院校的传统课堂受到了信息化的影响,课堂生态也随之改变。本文基于课堂微观生态,研究在信息化进课堂的过程中对教师、学生、教学课堂生态环境等重要生态因子带来的变革及问题,提出对策促进课堂生态系统健康平衡发展,提高教学的质量。
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高等性与职业性,课堂教学也需要充分体现出高职院校的培养特性,所以也就需要课堂具有高度的健康生态,在当今信息化教学的发展背景下,健康的高职课堂生态系统包括了课堂生态主体(学生、教师)以及课堂生态环境,其中课堂生态环境包含了很多的非生物因子——教学环境、教学技术、教学氛围、教学模式、教学空间布局等重要因子以及其他微小因子。
1.学生角色转变。在生态学的领域中,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所有的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都是遵循能量守恒的,在课堂生态系统内也是如此。当信息技术开始渗透到课堂中并改变课堂的教育状态时,学生因子也相应发生了变化,包括学生个体因子和群体因子。学生开始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体,从学习的跟随者变为主动发起者。信息化教学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学生从传统课堂生态系统的“能量”(知识)的分解者与消费者转变为能量的生产者。信息化课堂中学生利用信息教育平台进行课前预习与自测,信息平台中会根据学生的知识薄弱点进行分析,学生可以在课前清楚地了解自身的优缺点,课堂中对信息的关注度也会提升,不再被动接受,而是根据自身特点主动提问学习。高职学生本身对理论知识的接受度较低,但是对新鲜事物好奇,信息技术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感官,更加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增强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2.教师地位转变。教师从“表演者”教变成了“指挥官”,从生态系统中“能量”生产者转变为分解者和消费者,与学生因子共同作用于课堂生态系统,新型课堂中,教师的引导作用大于教导作用,改变了偏利共生的师生生态关系为互利共生的和谐生态关系。传统课堂中,教师通过经验判断课堂教学内容,没有针对性,造成教师一人表演,学生神游太虚的状态。而信息化的加入,使教师的知识权威地位下降,学生可以通过更多的渠道了解知识,教师也不再严格把控教学流程,不再根据预设设计教学,而是在课前通过信息平台(i m odel)了解学生的自有知识,针对不同学生的强弱点,科学性地安排课堂。在课中,涉及到缄默知识的教授,教师利用AI、VR、空中课堂等,让学生在虚拟的环境中有切身的感受,使教师的讲解更加简洁,学生也更加明了。
1.课堂生态重要因子的转变。在信息化建设背景下的生态课堂转变为以数字化为主的教学、以学生利用各种信息化器材对课堂内容有一个整体了解的建构主义学习模式,在课堂上学生随时可以利用智能终端拓展知识,同时改变了教师与学生之前固定的位置,学生座位是由小组合作组成的圆桌式,教师也不再是站在讲台,而是出于各个圆桌中心,如图1所示。
图1 信息化背景下的新型课堂环境
师生间距离感减少,学生之间也有更多交流,而课堂的教学辅助工具不再只是多媒体、PPT与教科书,而是更多的智能终端的介入,构成了一个更加开放、协同共通的课堂。社会课堂环境也有了改变,生生之间不再是明令禁止交流的状态,大家可以随意组合、随意交流,师生之间也不再是教师权威,课堂氛围更加和谐,课堂更加融为一个整体。生态意味着整体,教师与学生、学生与信息技术等融为一个整体就是生态课堂的表现。教师不再单纯地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多地是学生潜能的激发者。[1]新型的课堂教学设计回归到学生的本身,关注学生自身的经验,以人为本,因材施教,进行个性化的教学。
2.课堂生态环境的其他因子——课堂考勤与提问的多样化与简便化。高校课堂学生到课率一般要依靠教师的高频率点名来维持,课堂提问也依照花名册点将的方式,这种方式或多或少有教师的主观随意性,信息技术进课堂以后这些都有了改变,同学们的到课率上升并且格外期待签到点名和教师提问。
美国甲骨文公司的专家特里林和胡德(B.Tri l l i ng&P.H ood)说过:“虽然信息技术是催生知识时代学习方法的重要催化剂,但是,我们必须记住,起重要作用的是实践模式和结果,而不是工具。”[2]信息技术只能作为教师的辅助工具存在而不能代替教师存在,一些教师在课堂信息化的过程中,过分注重信息化的使用造成了课堂生态环境的破坏,学生也因信息化设备的介入而产生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在信息化进课堂的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突出,但是由于高职学校的学生自控、自学能力较差的原因,学生的学习效果没有到达理想的状态。根据调查有84%的学生希望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但是矛盾的是在教学模式选择上90%的学生还是倾向于在课堂上以教师讲为主,学生即希望主体地位得到确立,又受到传统的教育和应试思维影响,陷入自相矛盾之中,希望在课堂成为真正的学习中心,又希望教师为主导快速获取知识。在调查过程中一部分学生认为,信息化的介入使高职学生间的交流与学习小组增多,但课堂上有效知识的获得变少,无效交流增多,一些课程由于信息化技术的加入,让学生在学习中过分依赖信息技术,所以在信息化进课堂时还应该注意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调整学生心理以及控制信息化技术更好为学生学习服务。
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过程中,高职教师对信息化教学呈现两种不同的情况。一是一些教龄较长的教师由于没有良好的终身学习的素养,对课堂信息化的接受程度低,难以进行信息化的教学;二是年轻教师对信息化的依赖程度较高,以至于达到没有信息化技术辅助课堂的完成度相当低下的情况。信息化教学本应该是教师通过信息技术使教学知识变得生动易学,由于教师对信息技术的使用不得当,在实践教学中对教与学规律的认知偏差,不能及时地洞察课堂教学效果,造成教师处于被信息技术支配的地位。还有一些教师错误地理解了信息化教学的形式,例如有些教师对翻转课堂的认知,教师们首先想到的是视频,教师花费大量的精力去开发教学视频,导致课堂从传统的教师为主体教学变为以信息技术为主体的教学,发展为“电灌”,信息技术不但没有起到辅助教师教学的目的,还侵占了教师的课堂生态位。
课堂中,生物主体即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在信息化介入的课堂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生物主体关系也出现了极端化发展,造成生物主体因子的失衡,课堂教学的异常。学生在信息化课堂需要用到平板、手机、电脑等智能终端,学生以个性化学习为理由,大面积地出现低头现象,通过抽取3所不同职业学校的不同专业的课堂教学情况,偏理论性课程的低头率最高,高达60%(以课堂中一直低头的同学计算),剩余学生纯粹以智能终端玩乐而低头。导致教师不断用语言提醒甚至攻击学生,造成学生的心理创伤,师生间感情淡漠。一些教师表示,课堂上教师学生之间展开了拉锯战,隐形逃课问题变成了信息化课堂中教师与学生间最大的冲突源,一味地禁止智能终端课堂只会造成师生间的冲突更加剧烈。
由于高等职业教育的扩招,学生数量增多,信息化教学的开展也面临困境,职业学校的信息化设备不够充足,解决办法是进行分组学习,那么课堂的座位也相应会有调整,从秧田式过渡到圆桌式,班级的人数较多,组数也相对较多,学生对新型课堂充满好奇,小组成员也是较为熟悉的,高职学生的自控能力不强,这种小组学习更多地给学生提供了闲聊的机会,教师的精力有限难以有效调控,造成教学秩序混乱,教学效果差强人意。而且小组学习的成果大多以PPT汇报和报告为主,教师对小组成员的学习情况缺乏全面了解,评判标准也难以衡量。
在构建课堂生态新秩序时,我们需要遵循和谐性、共生性、整体性的原则。课堂生态要遵循这些原则,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信息技术之间达到和谐,课堂生态才能达到平衡发展。注重内在联系、强调整体关联、倡导动态生成、推崇多元开放才是生态课堂的核心价值理念。[3]在此原则与理论上,重构课堂生态系统就需要各个生态因子协同发展。
1840年农业化学家J.Li ebi g提出了最小因子定律(Li ebi g’s l aw of m i ni m um),研究发现在生态系统中造成生态系统是否健康发展的因素不是生态系统中最丰富的因子而是取决于一些微小因子。课堂中一些微小的改变就能让学生的学习状态产生相应的改变,例如给每一个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偶像或动漫人物的声音合成学生的名字,并在提醒学生注意听课时播放该同学的专属声音,会增加学生的亲切感和被关注感。所以使用信息化设备室更应该找到课堂生态系统中影响学生的微小因素,并且调整到符合学生学习发展的最适度。
教师的信息化能力也是当今教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技术让教育与生活不再是分离的状态,高职学生的独特性与自我的低认知性更要构建一个充满活力、内容丰富的有氧课堂,加大教师的信息化教学的培训力度,定期举行校内教师信息化教学大赛,鼓励教师参加市级、国家级的大赛,提高信息化教学能力,利用信息技术更好地辅助教学。在一些生物医学专业,教师可以利用VR技术向学生展示人体器官的立体组成部分,以及真实操作过程,让课堂更加简单易学,所以教师要掌控信息技术,而不是让信息技术掌控。基于劳伦斯·彼得(Laurence J.Pet er)“新木桶理论”:一只水桶能不能盛满水要看桶底是否牢靠。如果没有好的桶底想盛满水也是不可能的,教师要牢牢把握生态位,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率还需要坚实的信息化教学能力。
在教师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中,教师要注意权威性和对学生的控制程度,做到既不放任也不专制,合理规划学生为主体的权限,避免学生主体的极端化,树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建立师生课堂中知识平等交流的平台。教师要更加注重与学生的平等精神交流,不再以高高在上的姿态出现在学生的面前,营造良好的师生氛围。信息化背景下健康的课堂生态是主张将学习的主导权教给学生,但是不意味着学生是绝对的主体,学生在以自身发展为中心的情况下还需要与教师协同,做到共同进步,和谐共生。
生态学家谢尔福德V.E.Shel f ord于1913年研究指出,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主体对周遭环境因子的耐受性有一个限度,任何因子过多或过少,生物主体生存就会受到威胁。当然这个定律也可以平行运用于课堂生态系统中来,良好的课堂生态环境也需要各因子的适度存在。由于扩招造成的课堂人数增多,课堂教学效果下降。学校可以在分班时减少班级人数,增加班级数,学校参考招生情况按比例招聘兼职教师,一定程度上保证教学质量。信息化设备的滥用也是课堂之殇,教师要合理使用,让信息技术起到充分的辅助作用,对实践操作资源有限的课程,使用VR、AI等技术让学生的感受更加真实,对人文理论等课程,应该由教师结合多媒体亲身讲解,教师发挥自身的人格魅力与风趣的语言表达能力,让课堂更加多元,环境更和谐。
开放的课堂评价,是把学生与教师都纳入评价体系内。由于信息化教学的分组模式增多,对学生评价可以加入小组内互评与学生自评,评价可以针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结果、学习过程,既避免了小组内学生投机行为,又让学生间产生良好的竞争。同时学生在每一堂课结束后针对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学方法对教师进行评价,得到最终教师课堂评价。而评价的平台要与全校的学生自评与互评接轨,让每堂课的表现都成为学生最终的评价指标,教师评价也如此。这种评价方式,促进了学生与教师的反思、促进了师生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