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布正伟
1 中国美术馆鸟瞰—布正伟创作于1978年。
1960年戴念慈先生在设计这座美术馆的时候,我还是大学三年级的学生,1962年建成的时候,我才开始读徐中先生的研究生。在那个难忘的建设年代,北京建造的“十大建筑”,成了我心目中最有吸引力的读本和教材,建筑界前辈们对十大建筑正负两面的评论意见,我都一点点地回味着、慢慢地消化着。就这样,中国美术馆在我的印象中,是没有听到过什么批评意见的。1980年代,我在中国民航机场设计院工作,上班地点就在中国美术馆东侧马路对面的中国民航大楼,站在大楼8层的西头,就可以俯视这座美术馆了;再加上我夫人是国画家,她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其代表作曾多次参加全国性美展在那里展出。这些条件使我有缘比别人多一些阅读和欣赏中国美术馆的机会,多一点亲身体验和学习心得。尽管戴念慈先生的这个作品已问世56年了,首都北京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从历史的建筑审美或建筑评论视角来看,中国美术馆不愧是“真善美”建筑价值创造的成功典范。
中国美术馆的建筑价值创造,真实地反映了以建筑本体为坚实基础、将建筑的“物质性”放在首位的创作原则。
据记载称,建国初期,朱德同志在审阅戴念慈作的育英学校的设计方案时曾指出,“设计要从新中国的国情出发,贯彻勤俭建国的方针。”戴念慈先生根据这一建设方针,提出了“适用、经济、美观”的主张,上报到了中央办公厅。1955年初,建工部明确“适用、经济、美观”正式定为全国性民用建筑的指导方针。从中国美术馆的平面、立面和剖面等设计图可以看出,展厅布局主次分明、参观流程通达灵活、空间体量紧凑适宜、内部环境简明舒朗,处处包含了对“适用、经济”的设计用心。时至今日,总建筑面积一万八千多平方米的美术馆主体,它上上下下的每一处,都让人觉得自然得体,没有什么如今已司空见惯的“假大空”之嫌。各个展厅的空间大小与安排紧凑适宜;中央交通大厅两侧楼梯的设计亲切别致;通往中央展厅的过度空间两侧,分别布置的客梯仅有一部;走道、过厅、洗手间、清洁间等,都因精心设计而没有一点视觉蹩脚或面积浪费—所有这些细节,都真实地反映了1960年代初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物质生活水平。在规模不变而由面积和层高严谨把控带来的建筑体积的节约,大大降低了含能耗在内的日常运营成本。在市场经济机制运营的今天,美术馆大中小各类展厅的系统性格局,特别适于不同规模和不同标准展览的租赁使用,同时,还便于近期与远期美展计划的灵活调度与长远安排……
中国美术馆的建筑价值创造,还突出地表现在善待它所处的场所环境,和善待古都北京特有的历史文脉上。
中国美术馆位于繁华的珠市大街和王府井大街交叉口的西北角,这个十字路口是北京城内的一个重要的空间节点,如何处理好美术馆与十字路口的关系意义重大。总体布局中的一步妙棋,是让中国美术馆由东向西退进,在其东侧形成了一个绿树成荫的小公园,使得该绿色空间与暖黄色调的美术馆主体相得益彰。主体建筑坐北朝南、东西展开,很自然地缓解了靠近十字路口的情况下交通不畅、人流车流容易混杂的问题。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如果从鸟瞰上看去,则让尽显端庄与瑰丽的美术馆建筑形态,完全融合于故宫、景山、地安门、北海公园等城市景点所烘托的优美环境和古都文化的浓郁氛围中来了—这是我在阅读中体验戴念慈先生这个建筑杰作时获得的独特艺术感受,1978年我曾参照一张照片,把自己陶醉其中的这种审美情感,绘入到一幅彩墨勾线的建筑画中了……
中国美术馆建筑价值创造,是在传承中国古典建筑艺术的文化根基上,美满地将建筑所蕴含的生活美、艺术美与形式美融于一体,铸造出了美术家们心目中的“雍容华贵而不矫饰,重檐叠瓦而不繁复,庄严巍峨而不凌人”的中国最高艺术殿堂形象。从“艺术美”的审视角度来看,中国美术馆好就好在独辟蹊径,对中国古典建筑艺术的传承不落窠臼、不违自然。其神来之笔,便是美术馆主体顶层四周抱厦的中央阁楼,奇妙而贴切地借鉴了敦煌莫高窟的主楼式样,而它周边的二、三层裙楼,则与展厅体量一致地呈水平向展开。三层裙楼上部的水平凹廊,与布置在地面层南向条形庭院的回廊彼此呼应,再加上裙楼大面积实墙的衬托,各层檐口下部删繁就简的艺术处理,以及在建筑材料运用中对色彩、质感与肌理的精心调配等,都使得这座艺术殿堂的优雅文化气质和建筑艺术个性表现得淋漓尽致,让人总有一种回味的愉悦和快乐。戴念慈先生既富有现代建筑审美文化的修养,又深藏中国与西洋古典建筑设计的功力,因而,他在中国美术馆的形式美创造中,便使该馆蕴含的生活美与艺术美的统一达到了很高的境界……
“中国美术馆”的馆额,是毛主席于1963年6月题写的,这便确立了它是国家美术馆的定位和定性。它集展览、收藏、研究于一身。建馆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促进国内外美术领域的交流、繁荣百花齐放的美术创作与美术研究、推进人民群众审美文化的普及与提高等等方面都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为使中国美术馆达到国际水准,2002年5月至2003年5月,曾对美术馆主楼的展厅设施、灯光照明、楼宇自控、恒温恒湿、消防报警、安全监控,以及建筑装修等进行了系统改造。竣工之后,我有幸和中国建筑师分会建筑理论与创作委员会的成员们,在改建设计主持人庄惟敏先生的引领下,参观了包括地下收藏美术珍品先进设施的全部改造项目。我为这个改造工程叫好:它在完好地维护了中国美术馆原作品格和总体面貌的同时,又赋予了这座艺术圣殿以新技术、新设施、新效益的内容。这也使我联想到,这种技术系统全面更新的举措,正是进入新世纪后“水到渠成”“与时俱进”的需要和表现,而在上个世纪60年代初诞生的这座美术馆的设计标准,则是实事求是地反映了那个历史时期的经济技术水平和勤俭建国的指导思想。戴念慈先生深知这是一个为世人瞩目的国家工程,但并未因此片面地以其建筑艺术方面的特殊性为借口,而要去搞“超前消费的公共建筑产品”—这看上去似乎是不足为奇,但却使中国美术馆的创作实践,成为反思和检讨我们当今脱离国情实际,在建筑物质消费标准上“处处要高攀”的一面镜子。戴念慈先生载入史册的这个经典之作,彰显出了“真善美”建筑价值创造中所体现的“建筑伦理”精神—这是值得我们当代建筑工程的决策者、管理者、使用者,以及设计者共同学习、共同体察和共同实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