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伶俐,潘雪琴,刘军权
(杭州金域医学检验所临检科,浙江 杭州 310053)
目前,多数临床实验室采用原子吸收法检测微量元素,但该方法具有检测元素种类较少、检测时间较长、线性范围较窄等缺点。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ICP-MS)的线性范围宽、检出限低、敏感性高、检测速度快、可以检测样本中微克级甚至更低水平的微量元素,并能同时检测多种元素,因此ICP-MS正逐渐替代原子吸收法。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儿童各年龄段静脉血微量元素水平差异较大,而我国尚未建立ICP-MS儿童各年龄段的参考区间,影响了临床对检验结果的正确解读。为此,本研究采用ICP-MS检测儿童微量元素,拟建立浙江地区儿童微量元素的参考区间。
选取2016年7月—2017年6月参加健康体检的0~16岁儿童15 527 名,其中男8 042名、女7 485名。根据儿童年龄分为5组:<1岁组(1 317例)、1岁组(1 548例)、2岁组(1 802例)、3~5岁组(4 949例)、6~16岁组(5 911例)。
所有对象均来自于浙江地区,为参加婴幼儿健康体检、中小学健康体检的人员,剔除血红蛋白低于参考区间者。
ICP-MS 7700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美国Agilent公司)。硝酸(优级纯)购自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TritonX-100购自上海源聚生物公司,锌标准溶液(1 000 μg/mL)、锗标准溶液(1 000 μg/ mL)和铽标准溶液(1 000 μg/mL)均购自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微量元素全血质控品购自美国Seronorm公司。实验用超纯水由Milli-Q超纯水仪(美国Millipore公司)制备。
1.3.1 样本稀释液配制 取500 mL容量瓶1只,分别加入硝酸和TritonX-100各500 μL,加蒸馏水定容至500 mL,混匀后4 ℃贮存备用,有效期为1周。
1.3.2 内标储备液配制 取10.0 mL锗标准溶液(1 0 0 0 μ g/m L)、2.0 mL铽标准溶液(1 000 μg/mL),加入100 mL容量瓶中,用2.0%(V/V)硝酸溶液定容至100 mL,混匀后4 ℃贮存,有效期6个月。
1.3.3 内标液配制 取内标储备液500 μL、硝酸1.0 mL,加入500 mL容量瓶中,用去离子水定容至500 mL,混匀后备用,有效期为1 d。
1.3.4 标准曲线 将单标液混合后直接上机检测,由仪器自动绘制标准曲线。
1.4.1 样本预处理 采用微量元素专用管(肝素抗凝)采集所有对象1 mL以上静脉血,取50 μL全血加入含950 μL样本稀释液的试管内,用漩涡混匀器震荡1 min,充分混匀后待检。
1.4.2 样本检测 采用ICP-MS检测全血铜、锌、钙、镁和铁5种元素。严格按仪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每批常规样本检测过程中加入高、低值质控样本各1份,以1/3最大允许误差作为室内质量控制标准。所有检测项目均参加国家卫生计生委临床检验中心室间质评,且成绩合格。
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离群值的判断方法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the 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CLSI)C28-A3文件,采用Dixon法剔除离群值[疑似离群值和相邻值之差(D)与数据全距(R)之比(D/R)≥1/3判断为离群值]。剔除离群值后采用K-S检验评价数据是否呈正态分布,若数据呈正态分布,以x ±1.96s确定参考区间,若数据呈非正态分布,采用百分位数法(P2.5~P97.5)确定参考区间。各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K-S检验显示15 527名儿童全血铜、锌、钙、镁和铁5种元素的检测结果均呈非正态分布(P<0.05),但偏度和峰度均介于0和1之间,说明与正态分布相比,本研究数据分布较为陡峭且稍右偏,但数据的分布稳定。因本研究为大数据量,根据中心极限定理,可以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见表1。
表1 浙江省15 527名儿童全血铜、锌、钙、镁和铁5种元素检测结果的数据分布
随着年龄的增长,各年龄组锌、铁元素水平逐渐升高(P<0.05),钙、铜元素水平不断降低(P<0.05)。2岁组、3~5岁组和6~16岁组镁水平低于<1岁组和1~岁组(P<0.05),2岁组和6~16岁组镁水平高于3~5岁组(P<0.05),而<1岁组与1岁组之间、2岁组与6~16岁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不同年龄组铜、锌、钙、镁和铁5种元素的比较()
表2 不同年龄组铜、锌、钙、镁和铁5种元素的比较()
注:与<1岁组比较,*P<0.05;与1岁组比较,#P<0.05;与2岁组比较,△P<0.05;与3~5岁组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锌(mg/L) 铁(mg/L) 镁(mg/L) 钙(mg/L) 铜(mg/L)<1岁组 1 317 3.66±0.68 409.3±31.7 40.1±3.2 68.9±4.4 1.03±0.14 1岁组 1 548 4.07±0.64* 421.8±31.2* 40.2±3.5 66.1±3.8* 1.02±0.13*2岁组 1 802 4.52±0.64*# 431.3±29.8*# 39.7±3.1*# 65.1±3.5*# 0.98±0.12*#3~5岁组 4 949 4.63±0.63*#△ 436.1±30.2*#△ 38.9±3.1*#△ 63.8±3.4*#△ 0.97±0.12*#△6~16岁组 5 911 4.95±0.71*#△▲ 440.0±34.0*#△▲ 39.3±3.1*#▲ 62.2±4.0*#△▲ 0.91±0.12*#△▲F值 1 318.207 329.023 37.053 1 042.511 490.730 P值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由于数据呈非正态分布,因此采用百分位数法(P2.5~P97.5)计算参考区间。浙江省儿童ICP-MS全血铜、锌、钙、镁和铁5种元素的参考区间见表3。
表3 浙江省儿童ICP-MS全血铜、锌、钙、镁和铁5种元素的参考区间
微量元素是儿童生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1]。儿童微量元素缺乏将出现身体生长发育减缓、机体免疫功能降低、记忆能力下降等生理和病理现象[2]。近年来,用于微量元素检测的原子吸收法逐渐被更先进的ICP-MS替代,但目前仍主要以原子吸收法研究微量元素的参考区间,对ICP-MS参考区间的研究较少。为此,本研究采用ICP-MS检测了浙江地区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全血铜、锌、钙、镁和铁元素水平,从而建立了浙江地区儿童各年龄段微量元素的参考区间。
铁、锌、钙、铜和镁等[3-5]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这些微量元素与体内血红蛋白合成、能量代谢、生长发育等相关,同时对机体能量代谢、转运和抗氧化保护均有重要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锌、铁元素水平逐渐升高,钙、铜元素水平递减,镁元素水平相对稳定,与肖钘等[6]的研究结果一致,但与潘军峰等[7]报道的结果稍有差异(钙元素水平一致、铜元素水平不一致)。
综上所述,微量元素结果受检测方法、地区等因素的影响。本研究建立了浙江地区健康儿童铜、锌、钙、镁和铁5种元素的参考区间,同时为全国ICP-MS微量元素参考区间的建立提供了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