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淳 茗 文/刘腾辉 杨淳茗
一天,有个小偷闯入大画家毕加索家里行窃。当小偷拿着东西准备离开时,被毕加索的女管家发现了。她随手抓起笔和纸,把小偷的模样画了下来。正巧毕加索在阳台上休息,看见小偷走出来,也顺手把小偷的形象画了下来。当警察调查此案询问画家与女管家时,两人一起交上了他们的速写画。警察按照毕加索的画去抓人,有不少人被带到警察局,却没找到真正的小偷。后来,警察按照女管家的画去抓人,很快就抓到了小偷。警察对毕加索说:“你的画是艺术,虽然于破案无助,你不愧为绘画大师。”
想一想:警察未能根据毕加索的画找到小偷,是什么原因?
毕加索的女管家在看到小偷时,实事求是地画下了小偷的样子,所以警察根据画像很快抓到了小偷。毕加索将画小偷当成创作,使用了绘画技法,融入了个人的理解与感受,加入了个性元素,并不是完全真实地呈现小偷的本来面貌,超越了生活。因此,警察没能根据他的画像抓到小偷。
从女管家和毕加索画像的对比分析中,结合写作,你能得到什么启示呢?
女管家的画像,只是一五一十地去描述客观事物,直接反映现实,不追求艺术效果。毕加索的画像,则发挥联想与想象,进行了艺术加工,给读者带来更具艺术性的效果。作文要想出新,就要在遵循客观事物真实性的基础上,融合自己的联想与想象,让作文变得更有画面感,更具艺术性。
联想,简单来说,就是由此及彼,由眼前事物想到与此关联的其他事物、情节的思维方式。对联想方法的分类,有以下三种基本形式:
一是相似联想法。作者由对某一事物的感知,而引发对与这一事物在情调、神态、气质上有相似之处的事物的联想。
例如:“豌豆花也开了。豌豆花很像蝴蝶;或者说,豌豆花是静止的蝴蝶,而蝴蝶则是飞翔的豌豆花。当蝴蝶与豌豆花相遇时,会不会把对方当成另一个自己?豌豆花是并蒂开的,少有独开的花,这一点和蝴蝶也相似,蝴蝶总是成双地飞着,或一高一低,或一前一后。”由豌豆花想到蝴蝶,这样联想不仅让豌豆花活了起来,而且似乎呈现出了一幅“蝶戏花,花恋蝶”的图画,给人以无尽的回味。
又如:“初春的漾漾绿水中,往往浮着些残冰,那些小块的、形状不等的残冰,有如少女脸上的雀斑,尽管斑驳,却使春水焕发出浓郁的青春活力。春水中的春冰,边缘往往是薄而透明的,给人一种婴儿小舌的稚嫩感,仿佛在舔着春水,享受着母亲般的温暖呵护。”这段文字由小块的、形状不等的浮冰,联想到少女脸上的雀斑;由边缘薄而透明的春冰融在春水中,联想到婴儿小舌在舔着春水。这样的联想让文章充满了诗意的光辉和美的意蕴。
二是对比联想法。即把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如古与今、生与死、新与旧、爱与憎、欢乐与痛苦等,联系在一起进行联想。
例如:“从小学课本出发,寒山寺就这样走进了我少年的梦境。而现在,我就坐在寒山寺的听钟石上。所不同的是,姑苏变成了苏州,城外变成了城内,曾经的遥望变成了近距离的对视。记忆与现实,咫尺与天涯,历史与沧桑,恍兮,惚兮,我甚至怀疑自己此时的存在——像置身梦境,不见月落与乌啼,不见江枫与渔火,我所看见的,只有摩肩接踵的游客,以及充斥在一张门票里的喧嚣与浮躁。我想我一定是孤独的,坐在听钟石上,想着无缘聆听的钟声,忍不住就想起了那只远去的客船——千载之下,真正属于寒山寺的客船,也许就只有唐朝的那只了!”古与今、梦境与现实、寂静与喧嚣、诗意与世俗,就这样无声无息地碰撞出了一段优美而深刻的文字。
三是因果联想法。即对事物由因求果或由果溯因的一种联想方法。
例如:“他在那些骨头边弯下腰,触摸头骨上的孔穴:那是眼睛所在的地方,他想到了那只鹿水汪汪的黑眼睛,觉得这一切难以置信。那天早上,也许一小时前这只小生灵还骄傲而又自由地走在灌木丛中,感受着皮肤上的凉意……它自豪地踩着大地,轻轻地甩动着漂亮的白尾巴……但是,接着发生了什么事呢?”发生了什么事?答案呼之欲出。他看到了鹿的尸骨,联想到鹿活着时可爱的样子,这样的因果联想不仅让他痛心,也让读者为之动容。运用这种联想,可以使文章更真实、自然。
联想是这样神奇,但仅有联想是不够的,还必须掌握想象的方法。
想象是联想的孪生姊妹。它是根据已有认知、经验在头脑中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方式。它与联想都是创造性思维,但与联想不同:联想生发出的是与眼前相关的已有形象、情节,而想象生发出的是不曾有过的形象、情节。想象可以使思维无拘无束,任意驰骋;可以通过加工、组合,创造出新的意象。试想,如果没有想象,还会有大闹天宫的孙悟空、拯救地球的超人吗?如果没有想象,还会有飞檐走壁的武侠英雄、攀援游荡的蜘蛛侠吗?如果没有想象,还会有痴情不悔的白娘子、为爱放弃生命的“海的女儿”吗?
在运用想象来作文时,我们应该注意以下两点:
首先要有所创新。
例如:“雨后的天空湿淋淋的。小蜗牛抬着头,瞪大了眼睛看着天边。树叶的缝隙间漏下点点阳光,小蜗牛在等待彩虹。妈妈告诉它,看见彩虹的蜗牛可以获得叫做耐心的解药。天黑了,小蜗牛没有等到彩虹。小蜗牛耸耸肩:‘没关系,彩虹正在生长呢!’”丑陋、笨拙、慢慢吞吞,这是人们对蜗牛固有的印象。而文中的小蜗牛可爱、单纯、快乐,形象十分新颖。这样的文章,想象丰富,新颖独特,充满意趣。
其次要合情合理。
例如:“那座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围圆……四面更无树木遮阴,左右倒有芝兰相衬。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五官俱备,四肢皆全。便就学爬学走,拜了四方。目运两道金光,射冲斗府。”孙悟空从哪里来的?从石头里蹦出来的。按常规来说,不可信。但作者为他安排了一个合理的出身,使得故事颇具说服力。
总之,联想和想象对写作十分重要。这二者都是创新思维,是打开沉睡在头脑深处记忆宝库的最便捷的金钥匙,是灵感迸发的基础。缺乏联想和想象,文章必然苍白干瘪,味同嚼蜡。因此,同学们要紧握联想和想象这两把金钥匙,开启创新思维的大门,为文章插上飞翔的翅膀。
荷花
叶圣陶
清早,我到公园去玩,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我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一阵微风吹来,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风过了,我停止了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
过了一会儿,我才记起我不是荷花,我是在看荷花呢。
编辑点拨:本文以观赏荷花——变身荷花——回到现实为线索,作者看到满池荷花的景象时,由观赏荷花而渐渐入迷,自己仿佛变身成了一朵荷花,乐在其中。最后记起自己不是荷花,而是在看荷花。文章由联想而想象,展现了一幅各具姿态、色彩明艳、活生生的水中荷花画面,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露珠
湖南省娄底市三中 肖玲玲
我喜欢露珠。
每当夏秋之际,我每天早起在乡村小道上散步。这时,晨星闪烁,残月如钩,绿柳和庄稼悄悄低语,微风吹来,空气格外清新、凉爽。
当东方露出鱼肚白时,首先扑入眼帘的是那穿着美丽盛装的大地:火红的高粱、金黄的谷子、绿色的豆荚、白花花的棉田……拼成一块五彩缤纷的地毯在脚下展开。望着这眼前的美景,是多么令人心醉啊!
晨星慢慢隐去,太阳轻轻撩开它的面纱,露出了火红的笑脸,在万道霞光中呈现出一个美妙的、崭新的世界。看!那无边的绿叶上,闪动着无数颗晶莹的珍珠。一、二、三、四……啊!像夜空璀璨的繁星,像水面上跳动的波光,又像千万双闪烁的眼睛,这就是每块草地都能见到的极普通的露珠。
露珠形体很小,生命也很短暂,但它是不平凡的。当夜幕笼罩的时候,它像慈母用乳汁哺育婴儿一样滋润着万物;当黎明到来的时候,它最早睁开那双不知疲倦的眼睛,迎着太阳的光和热挥发在空中;夜晚重新来临,它又无声地凝聚在了草地上。它不像暴雨那样气势汹汹地显示它的威力,更不像冰雹那样肆虐、冷酷,它只是默默地到来,又默默地逝去,把短暂的一生献给了大地,对美好的世界却从来无所求。
付出得多,索取得少,这就是露珠的风格。
它多么像园丁,培育着绚丽的花朵,洒下汗水,却毫无怨言;它多么像我们的老师,灯下伏案,夜以继日地工作,把毕生的心血洒在学生的心田上。他们废寝忘食,埋头苦干,这不就是露珠的精神写照吗?
我爱露珠,它比珍珠更宝贵,比宝石更晶莹,比群星更璀璨,比眼睛更明亮。
我赞美露珠,它的精神将永远在我心头闪烁。
点评:开头直抒胸臆,奠定感情基调。然后写夏秋之交,乡村小道上的晶莹露珠,由露珠联想到璀璨的繁星、跳动的波光、闪烁的眼睛,进而联想到慈母用乳汁哺育婴儿一样滋润万物,黎明时,最早睁开那双不知疲倦的眼睛,迎着太阳的光和热挥发在空中。然后,发挥想象,把露珠比喻为园丁、老师,赞美无私奉献的精神。文章联想较丰富,但想象力有所欠缺,比喻显得比较老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