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郭玉良
郭妈妈,我是九年级的荣信。爸爸妈妈都在外地打工,所以我的课余时间比较自由,跟几个好朋友去歌厅唱过几次歌。上个月有个叫昆的朋友弄来一小袋“摇头丸”,他说吃了这个东西,唱歌更来劲。昆平时很仗义,大家都听他的。当时就有几个人吃了,他们很兴奋。我不敢吃。但昆说:“吃几次,过把瘾,我们就不吃了。这东西没有大人说的那么严重。”郭妈妈,我又怕又很好奇,想尝试又不敢,朋友们都笑我“怂包”。我想离开他们,但又怕失去这些朋友,您说我该怎么办?
成长的路上,你有哪些困惑、心事,我们愿意用心倾听。请发邮件至1260115404@qq.com。
亲爱的荣信,很庆幸你没有吸食第一口毒品。毒品很容易让人上瘾。曾有一个妈妈向我诉说她儿子的事:她儿子王亮原本是班上的优秀学生,从七年级到九年级第一学期,考试成绩均名列全年级前10名,曾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在所有人的心目中,他一直是个乖孩子。为了考上重点高中,他每天学习、复习到很晚,感觉很疲劳。这时,有人拿来一点“白粉”,告诉他:“吸了这个就能精神百倍。”王亮信以为真,就吸了。结果,没过几天,他便染上了毒瘾。不仅学习成绩一落千丈,他的身体也垮了。最后,他没能走进理想的高中,而是走进了戒毒所。
荣信,“白粉”和“摇头丸”都是毒品。毒品种类繁多,常见的有冰毒、海洛因、K粉、大麻、止咳水、甲卡西酮、可卡因。虽然全世界许多国家都在积极开展禁毒、缉毒活动,但吸毒、贩毒人数还在增加。随着毒品市场的泛滥,毒品已经有了一个庞大的“家族”,品种数量已经达到两百余种。它们的危害性相当大!
首先是危害自己。不同的毒品摄入体内,会产生不同的毒副反应及戒断症状,对人体健康造成直接而严重的损害,甚至会因吸毒过量导致死亡。长期吸毒者精神萎靡,形销骨立,人不像人,鬼不像鬼。毒品不仅会对身体造成巨大的损害,而且由于毒品的生理、心理依赖性强,使得吸毒者成为毒品的奴隶。他们生活的唯一目标就是设法获得毒品,为此失去工作、生活的兴趣与能力,很多吸毒者因此走上犯罪道路。
然后是危害家庭。一个人一旦吸毒成瘾,就会导致人格丧失、道德沦落。为购买毒品耗尽积蓄后,他甚至会变卖家产,导致四处举债,倾家荡产,六亲不认,“毒品一来热似狼,卖儿卖女不认娘”。家中只要有了一个吸毒者,从此家无宁日。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往往就是吸毒者家庭的结局。我曾经去戒毒所给一个16岁的吸毒少年森做心理辅导,森因为交友不慎染上了毒瘾,把家里弄得一贫如洗。毒瘾发作时,他逼着妈妈去弄钱。可怜的妈妈只好去卖血供他吸毒。妈妈终因身体极度虚弱倒在菜地里去世了,而森也被送到戒毒所。他悔恨万分,整天不吃不喝,精神恍惚。
再就是危害社会。吸毒者为获得毒资,往往置道德、法律于不顾,越轨犯罪,严重危害人民生命与社会治安。
荣信,毒品有如此大的危害,我们一定要远离毒品。不管有多大的诱惑,坚决向毒品说“不”。怎样远离毒品呢?
首先,我们要对毒品提高警惕。有些新型毒品隐蔽性强,有些人会说:“这是提神的,对身体没有伤害。”在与染上吸毒恶习的青少年交谈中,我发现多数青少年最初接触毒品,往往受到赶时髦、好奇心、逆反心理的驱动,而且对毒品的危害不了解,在一试无妨的侥幸心理驱使下,误入歧途而不能自拔。
荣信,任何毒品都具有成瘾性,千万不能“尝新”,不能有侥幸心理。有一位从事戒毒工作的年轻女医生,看到那些戒毒者怎么也戒不掉毒品,感到非常不理解。她想证明给戒毒者看,毒品是完全可以戒掉的。她想,自己的毅力总比一般的吸毒者要强吧?而且自己从事的就是戒毒工作,对毒品知识非常了解,肯定不会上瘾。许多药品不就是医生们先在自己身上试验,然后才找到对症下药的方法吗?她希望能从自身着手,找到戒毒的良方。于是,她也试吸了几次毒品。万万没想到,从此她便上了瘾,再也离不开毒品了。原本和睦的家庭破裂了,所有值钱的东西都变卖了。她成了晚期吸毒者,骨瘦如柴,甚至头发也掉光了,不思饮食,体表所有可以注射的大小静脉均被扎针并结痂了。最终,这位女医生走上了自杀的绝路。她留下一封遗书,上面写着:“千万不能吸第一口啊!”
二是我们平时交友一定要谨慎。有不少同学喜欢讲哥们儿义气,容易受社会上不良青少年,甚至是同伴或朋友的诱惑。荣信,我从你的来信中看得出,和你一起到歌厅唱歌的朋友已经开始沾染毒品,你要下决心尽快离开他们。多跟优秀的人在一起,他们会不断地给你带来新的希望和活力,远离消极和不良爱好的朋友,他们会偷走你的梦想,甚至会带你走向黑暗的深渊。
三是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丰富课余生活。课余时间多读健康有趣的课外书,多参加有益身心的户外运动。网吧、歌厅是学生不应该常去的地方,那些地方不良诱惑多,青少年辨别能力弱,抵制毒品诱惑的最好办法就是远离毒品。
荣信,你已经意识到毒品并不是好东西,你也想离开这些朋友。下定决心吧,尽快离开这些朋友。拒绝毒品,大胆向毒品以及像毒品一样不良的东西说“不”,你一定会成长为一个健康的青年!
主持人:郭玉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青少年网络心理导师,学生生涯发展指导师,被学生亲切地称为“郭妈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班主任,全国巾帼建功标兵。曾主持湖南省“十二五”规划课题“网络环境下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给学生上过上千场励志教育、青春期心理辅导、中(高)考备考心理辅导课,研发了系列“班级微活动课——美心课·健心课”。主编《问题学生教育指导》《蓓蕾悄悄话》《呵护花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