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习性评价的生物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以“输送血液的泵——心脏”教学为例

2018-11-29 07:29魏东斌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新城初级中学福建宁德352200
中学生物学 2018年10期
关键词:心脏目标结构

魏东斌 (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新城初级中学 福建宁德 352200)

“学习性评价”是在“形成性评价”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的科学教育教授布莱克与他的同事给“学习性评价”下了一个宽泛的定义:“学习性评价是指其设计与实施的首要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学习的任何评价”。从“学习性评价”的定义可以得出,学习性评价是有效教学中所进行的一种内部非正式评价,评价的对象是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有效学习与教师专业发展。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巧用学习性评价,以“学习性评价”作为推进课堂进程的“导航系统”,不断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以决定、调整教学过程。下面以“输送血液的泵——心脏”一节为例,尝试使用学习性评价以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1 制定分享学习目标

学习性评价是有依据的评价,评价是要围绕学习目标展开的,因此,根据课程标准,制定学习目标和分享学习目标是进行学习性评价的基本前提。

1.1 制定适于学生认知的学习目标

美国认知派心理学家布鲁姆的目标教学理论,强调教学目标的重要性,教师在备课时都要制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的教学任务,与“学习性评价”主张把教学目标转化为以学习者学习为中心的学习目标有所不同,学习目标面向的是不同层次的学生,是学生通过学习最终实现的目的。制定学习目标的出发点是让学生明确“我要学什么”“我要学到什么程度”等。教师除了要制定教学目标,还要制定学生的学习目标。

1.1.1 学习目标的表述要明确具体

学习目标设定越是明确具体,就越容易达成和兑现,越能看出课堂的高效。学习目标要用“说出、归纳、说明”等可衡量、可评价的外显行为动词来设定,不宜采用“了解、理解、领会、体会”等内隐体验动词来描述,因为描述心理过程的内隐体验动词的表述比较抽象、笼统、模糊,不易测量学习目标是否达成,外显行为动词表义具体,深广度明确,具有可操作、可检测性。

1.1.2 学习目标体现学生是行为主体

学习目标是学生通过学习要实现的目标,阐述“学习目标”的语言要体现学习性,学生读到这样的句子,能够明确这一课要完成哪些任务,预期达到什么样的学习要求。例如,“输送血液的泵——心脏”这节课中的一个学习目标表述为“通过观察心脏结构模型,你将能描述心脏的结构特点”,这个目标就是学生通过观察心脏结构模型,能描述出心脏的结构特点,这样的学习目标主体明确,学什么、怎样学、掌握到什么程度等都表述得简洁、清楚,适合学生理解执行。

1.1.3 学习目标应是可实现、可检测的

学习目标要符合学生实际,不一定要面面俱到,也不一定要体现像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这些目标不是一两节课就能培养领悟的,也不是教会的,不必使学生明确,教师可以在学生学习活动的过程中,通过相应的组织教学活动,以“润物细无声”的方法使学生形成。如“认同心脏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这样的情感目标不必要让学生明确,不要纳入学习目标的范畴,制定和呈现给学生的学习目标主要是一节课的重点内容,必须是可实现、可检测的一些知识和技能目标。

1.2 分享学习目标

美国认知派心理学家布鲁姆认为:“有效的学习始于准确地知道达到的目标是什么”。当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目标达成的标准时,他们的学习目的性会更加明确,学习的积极性也会更高,会为达成学习目标而更加努力学习。

1.2.1 统一呈现学习目标,整体感知

上课伊始,利用PPT整体呈现学习目标。通过教师读、学生齐读等方式,调动学生不同感官的感知,加深学生对本节课学习目标的认识和记忆。这种呈现方式,不仅能为学生提供整节课的学习目标和目标达成的标准,还可以让学生做好达成本节课学习目标的整体规划,为后续学习活动的顺利开展做好准备。呈现的学习目标如下:

(1)通过观察心脏结构,你将能描述心脏的结构特点,能说明心脏的功能;(2)你将能概述血液循环的途径;(3)你将能区别动脉血和静脉血。

1.2.2 细化学习目标,分批次呈现

分批次呈现学习目标,可防止遗忘学习目标而造成的学习目标不明确。可以在每次学习活动开展前,分享本次学习活动的学习目标。如“输送血液的泵——心脏”一节,开展第一个学习目标“通过观察心脏结构,你将能描述心脏的结构特点,能说明心脏的功能”学习活动时,将此目标细化成几个具体的、简明的、学生能够解决的小目标呈现给学生,并引领学生学习。目标引领:(1)能说出构成心脏的主要组织;(2)能说出心脏四个腔壁的厚薄,能解释壁厚薄不同的原因;(3)能说出心脏四个腔间的关系;(4)能说出心脏中瓣膜的作用等。由于小目标的相对梯度较小,较易解决,因而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达成第一个学习目标之后,再呈现第二个学习目标,开展第二个学习活动,逐个目标落实达成。

学生学习目标的呈现方式可以不同,可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发挥教师的教学智慧,采用不同的方式呈现,只要能达到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均可行。

2 设计学生学习任务和评价活动

在课堂实践中,根据学习目标设计若干课堂学习任务和评价活动,学习任务的展开过程就是评价活动的开展过程。根据“输送血液的泵——心脏”这节课的学习目标,主要设计三个学习活动和不同的评价活动。

2.1 学习活动一

学生六人为一个小组,根据学习任务单,小组合作完成学习活动一。学习任务单内容如下:

通过观察心脏结构模型,完成下列问题:

(1)心脏的壁主要是由什么组织构成的?由此可以推断它具有什么功能?

(2)心脏四个腔的壁厚薄有什么不同?试着解释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

(3)心脏四个腔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4)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有什么特殊的结构?这些结构有什么作用?

在学生小组探究活动过程中,教师巡视,悉心观察学生的学习,在观察过程中时时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评价,及时反馈,及时调整、完善学习活动。采用学生自评、互评,口头提问等评价方式,促进学习目标的达成。

2.2 学习活动二

血液循环的途径复杂,生理过程抽象,对初一学生来说,仅靠自主看书或听教师讲解,不容易掌握。利用血液循环过程的动画视频,可化抽象为直观,微观为宏观,可加深学生对血液循环过程的理解。通过观看视频、模式图等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完成体循环和肺循环途径的绘制,同时结合自评、互评、作品展示、教师评价等活动,来完成此学习目标的学习。

配合此学习活动环节,设计自评表、学生作品展示评价活动等,促进学生对此学习目标的学习。分享学生自评表,要求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评价自己对本知识的掌握情况。自评标准见表1。

表1 学生自评表

互评活动的设计是“说给同学听”,要求学生相互把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过程说给对方听,根据“学习金字塔”原理,教授给别人可使学生自身能记住学习内容的90%,学生为了能让同学听明白,自己必须弄明白,这样能促进学生努力学习。再结合学生作品展示,教师评价,完成目标的达成。

2.3 学习活动三

花与果实和种子的关系艰涩难懂,特别是子房各部分的结构与果实和种子的关系,学生很容易弄混,为了达成部分的教学目标,除了引导学生观察学习子房和果实的结构外,还设计学生绘制概念图的活动,将子房的结构与果实和种子的结构联系起来,使概念间的关系形成可视化的结构图,便于理解和记忆。通过自主学习、优秀作品分享展示、作品讲评等评价活动,引导学生对此重要概念的理解和记忆,促进学习目标的达成。

3 激励学习的“奖励兑现”

实施评价活动之后,对取得进步的小组和个人进行“奖励”。只有评价过程而没有结果“兑现”的评价,久而久之会让学生感到“疲沓”。评价结果的适当“奖励”可以促进学生更积极地投入到课堂中去。评价结果的“兑现”可以分为短期和长期两种。短期即当堂课,表现好的小组或个人,可以获得语言上的表扬、适当的小奖品或减少课后作业的“奖励”等;长期即一个学期,整个学期累积下来表现最好的小组和个人可以结合其它的评价,给综合评定考核优秀等“奖励”。[1“]奖励”的内容及方式依靠教师的智慧来定,教学、评价、奖励等不同环节,需要教师有意识地系统化设计,在学生看来,这是一种一体化的、有趣的、高效的学习过程,是一种能激励学生学习的模式。

总之,学习性评价不是教学活动结束之后进行的孤立的评价,而是有机渗透于教学过程中的一种评价方式。巧妙使用“学习性评价”,使其真正成为促进教学的重要媒介,在“教学——评价——再教学”之间形成有机的良性循环,使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不断趋于高效。

猜你喜欢
心脏目标结构
《形而上学》△卷的结构和位置
心脏
论《日出》的结构
有八颗心脏的巴洛龙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