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晓璇,吴国卿
(安徽农业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6)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50余次提到“创新”,特别强调创新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并指出培养创新人才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举措之一。2018年全国“两会”再次强调了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并提出创新创业应重在教育的“两会”提案。高校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扎实推进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全过程。农科类高校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激发学生学农爱农事农的热情,培养农业科技创新型人才,对推进实施乡村发展战略和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笔者所在高校针对当前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现状,结合农业大学专业特色,对“双创”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了积极探索与实践。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背景下,我国高校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仍存在创新创业的教育理念滞后、与专业教育融合不够、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方法单一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目前,在我国大部分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培养创新创业相关课程较少,教学形式单一,有的仅仅在就业指导课中融入简单的创业知识介绍,针对性不强、专业性也不足。即使有的高校做到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必修课来实施,但是在课程设计上理论重于实践,缺少商业融资渠道、企业管理、团队建设、创业风险评估等重要内容,没有形成健全的学科理论和系统的教育体系[1]。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普遍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实践偏向形式化的问题,这也是制约创新创业教育取得实效性进展的重要原因。比如鼓励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类比赛是现在常见的一种创新人才培养方式,但是缺乏跟踪指导和深入实践,最终实现科技成果转化或者创业成功的案例都非常少;很多高校都建立了实验平台或实践基地,而实际上学生真正参与实践的时间和借此发展的空间并不够,得到的指导及帮扶也难以到位[2]。
现阶段,在我国高校中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基本上都是兼职的。有的是专业教师,但是他们大多属于教学型、学术型,本身并不具备创新创业指导教师需要的管理、财务、营销等多元化知识,且因本身工作任务重,很难全身心投入到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中。有的是从校外聘请的企业家或有创业经验的校友,但形式大多还局限于报告或者讲座,时间和精力上都不能很好地满足大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需求。即使有的高校有经过系统培训、取得创业指导的师资队伍,能实现项目计划书、市场分析、财务预算、可行性研究等基础课程的教学,但是因为缺乏创业实践经验,难以真正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实战给予专业性指导。
针对目前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面临的突出问题,结合安徽农业大学的实践研究,笔者提出通过“意识培养—素质提升—实战操作”三阶段培养、“课程群组—科研训练—第二课堂—创客空间”四平台实践、“政策—资源—专业—文化—师资”五融合保障,探索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图1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创新创业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同时结合个体差异性,打造“意识培养—素质提升—实战操作”分阶段、分类别的递进式培养模式。第一阶段“创新创业意识培养”,是面向全体大学一年级学生,通过开展创新创业基础性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创业类培训讲座等,让学生初步掌握创新创业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思维,属于“通识型”教育。第二阶段“创新创业素质提升”,是针对具有一定创业意向的大学二年级学生,教授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融合性创业课程,同时指导学生参与一些学科类竞赛、创业类活动等实践,培养具有合理知识结构和实用操作技巧的潜在创业者,属于“专业型”教育。第三阶段“创新创业实战操作”,是针对大学三年级、四年级具有一定自主创业愿望和规划的学生,对项目给予深入指导和实质性帮扶,如介绍创业政策、申请创业基金、拓展销售市场、联络业内人脉等,属于“职业型”教育。
1.以“分类施教”为导向,搭建“课程群组”学习平台
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提高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质量的突破点,需要“面向全体、分类施教”,达到“普及性”与“专业性”的辩证统一。高校可以尝试构建进阶式、立体化的创新创业课程群:第一阶段是通识型的启蒙教育课程,第二阶段是专业型的系统教育课程,第三阶段是职业型的实务教育课程[3]。
图2 “三阶段”创新创业递进培养模式
图3 “四平台”创新创业实践育人模式
表1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阶段第一阶段(大学一年级)第二阶段(大学二年级)第三阶段(大学三年级、四年级)课程性质创新创业基础知识创新创业实践课程创新创业实务操作课程内容创业基础、创业与企业管理、KAB(了解企业)创业基础、SYB(创办你的企业)创业培训、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等创客大赛、创业营销大赛、创业沙拉、ERP(企业资源计划)沙盘等在创业园、创客空间、校外实训基地等进行创业项目孵化课程形式必修+选修必修+选修选修课程特点意识培养+理念渗透行业特点+专业特征深入指导+实质帮扶
安徽农业大学围绕“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在全体学生中实施主辅修制、小学期制、双学位制,施行优秀本科生培养计划,建立导师助学机制,推动实验和科研创新计划等,开设“大数据营销与创新”“网络创业理论与实践”等11门创新创业类网络课程和“大学生创业实训课”“互联网+创业风投”等小学期选修课程。同时,每年遴选一部分大学二年级学生组成“现代青年农场主试验班”,学生进入后即被分成若干个创业小组,汇聚优质教学和实践资源,融入生产、经营、管理等全方位知识,优化多学科交叉的课程体系,探索培养一批适应现代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创新型农业人才,为国家“三农”工作队伍注入新鲜血液。学校还积极打造“生物类创新实验班”,实施少于三十人的小班教学,采取“厚固基础、寓教于研、强化实践、着重创新”的特色模式,结合学科优势和专业特色,倾向引导式、启发式和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强化创新类训练和实践类课程教学,经常组织学生参与创客大赛和科研项目。该培养模式下的学生,学科基础扎实、科研技能较强、实践能力突出,生物类创新实验班的学生在各类创业大赛、学科竞赛中屡获殊荣,2017届考研率高达92%,其中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等国内一流高校占大多数;青年农场主班的学生经过一系列的实践后成功组建成立“青联壹品”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2.以“学科特色”为依托,搭建“科研训练”研究平台
根据学科的定位和特色,通过科学、系统的科研训练不仅能增强学生的专业素养,还能提高其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管理技能。高校在创新教育中应依托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特色专业建设点、各级重点实验室和人才培养基地等优质资源,以“夯实专业知识”为基础,通过“实验、实习、实训”逐步提高与强化,同时紧抓各类竞赛和项目等实战机会,为学生搭建起一个全面化、递进式的创新训练研究平台。
安徽农业大学充分挖掘农科类专业的学科特色和专业优势,依托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包括基础专业实验平台、创新性实验平台、创业型实验平台等)、校内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推进教学实验、专业实习、科学研究和创新教育相结合,鼓励本科生走进实验室、申请大学生创新基金、申报创新创业科研训练项目、参与学科类竞赛等,促使学生专业知识内化、科研意识和实践能力强化,为后续创新创业实战教育打下坚实基础[4]。
图4 农科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平台
通过这种强化“科研实践训练”的模式,学校积极指导学生参与大学生实践创新论坛、“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安徽省“双百”科普创意创新大赛等国家级、省级赛事,对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在实践运用中的主要方法如:按照教学安排,安徽农业大学2015级生物创新班的学生全部参与了大学生创新基金的申报,共立项15项,其中包括2项国家级和4项省级课题,同时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实践类教学和创新类大赛。结果证明,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该班同学平均绩点达到3.71,在安徽省“双百”、安徽省生物标本和全国生命科学创新创业等竞赛中获得国家级奖项10个,省级奖项19个,校级奖项67个,共计96项。
3.以“专业资源”为基础,搭建“第二课堂”实践平台
第二课堂作为第一课堂的重要补充,可以有效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提升相融合。高校应以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为目的,积极开展并组织学生参与文化艺术、实践创新、科技制作、创业大赛等立足专业特性的第二课堂活动。安徽农业大学一方面突出农科类专业特色,连续三年打造“农耕文化节”,包含“我和蚕宝宝创意大赛”“农具模型制作大赛”“动物外科手术大赛”等70余项具有学科品牌效应的子活动。二是借助农业学科优势,挖掘项目,邀请专家,遴选学生,组建学科专业团队参与到国家级、省级等创新创业类大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第五届“挑战杯”安徽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斩获1金5银,荣获优秀组织奖;第二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创新创业大赛获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2016年“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荣获银奖;“e只鱼”团队在第七届全国大学生“三创赛”总决赛中包揽5项大奖,获全国特等奖;第四届安徽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主赛道金奖和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冠军,等等。学生在趣味性、互动性的实践活动中领会知识、积累经验,更好地深化专业学习、提升创新实践能力和创客素质。
4.以“项目基地”为支撑,搭建“创客空间”实战平台
学校优选一部分有创业前景的项目,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校内实践教学平台、校外专业实习基地和学校创客空间开展项目孵化工作,进一步为学生提供政策咨询、场所选择、技术指导、企业注册、资金支持等全方位服务和帮助,助力学生创新创业过程的“最后一公里”。安徽农业大学大学生创客空间A区被评选为第三批“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50强。在学校的支持和指导下,现已有27个学生创业团队成功入驻创客空间A区。2017年5月,校创客空间B区的“啤酒体验馆”“茶吧”“陶艺工作室”等13个项目正式开业。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制要先行,机制为保障,要做到把政策支撑、社会资源、专业教育、文化引领、导师团队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做到全员调动,全方位开展,全程跟进。
图5 创新创业“五融合”体系保障
1.政策支撑+创新创业教育
高校应成立校院两级创新创业工作领导小组,紧抓顶层设计,协调联动机制,加大投入力度;完善教学管理制度,推进学分制与弹性学制,对于学生开展的创新实验、授权专利、发表论文合理认定相关学分;施行优先支持参与创新创业的学生转专业制度;设立创新创业基金、专项奖学金、创客团队专项经费,出台适应学校和学院特点的年度创新创业工作要点、创新创业学分管理办法、学科竞赛和创业大赛奖励办法、创业指导老师奖励办法等一系列文件,从而起到指导、激励和规范的作用,有效保障创新创业教育的长效机制。
2.社会资源+创新创业教育
注重整合社会资源,探索“企业+高校”“基地+高校”的创新人才联合培养模式。建立校外实训基地,组织学生到行业相关的企业开展教学实习、暑期实践,了解行业发展现状、企业管理方式、生产技术瓶颈等,在实践中深入学习、思考和锻炼。安徽农业大学与多家企业挂牌成立产学研基地和实践教育基地,签署协议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逐步形成集专业指导、技术支持、产品研发和人才培养于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校外实践平台。同时,积极尝试通过创业基金、社会资助、企业投资等多种方式为项目引入资金支持。学生创业团队“合肥圆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即是借助“合肥益康现代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资源成功创建,“合肥源麦啤酒有限公司”也是在学校啤酒生产实训基地的基础下成立的。
3.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
专业教育是创新创业的专业导向与理论基础,紧扣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才能更好地实现科研成果转化、提升创业的档次和成功率,同时,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高校应把创新创业教育渗透在专业教育全过程,紧密结合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在课程设计、教学安排、实践计划中融入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充分利用学科优势,集中教育资源,开发融专业知识和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5]。比如,生物科学专业可以设置生物化学、基因工程、细胞生物学等精品课程与制药、营养方向结合,组建突出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专业课程群,同时在专业教学时融入创新研讨课、实训基地参观等方式,着力培养具有较强的生物学知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专业化人才,满足社会和行业需求。
4.文化引领+创新创业教育
良好的校园文化可以引领思想、营造氛围、助力教育。高校可以一方面引导学生积极参与“SYB(创办你的企业)”“GYB(产生你的企业想法)”和创新创业课程培训,搭建创新创业学术交流平台;另一方面鼓励学生组织开展创新类文化和科技活动,举办创客大赛、创业沙拉、创新论坛等,丰富第二课堂活动,打造校园创新创业文化。同时,学生在校园文化活动中锻炼提高的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性意识、创造性的策划、组织与实施等能力,如同创新创业教育的催化剂,能更好地促进提高“双创”人才的培养质量。
5.导师团队+创新创业教育
鼓励专业教师担任创业指导老师,同时邀请市场营销、财务类、计算机等专业教师加入,共同组建跨学科的创业导师团队。一方面组织创业导师参加KAB(了解企业)、SYB(创办你的企业)等专业师资培训,取得创业指导职业资格证书;另一方面搭建平台,引荐创业导师到相关行业、企业挂职锻炼,通过真正的实操实战,把握学科前沿、了解行业市场、积累创业经验[6]。此外,积极聘请知名企业的校友、创业者、企业家等专业人员作为学校创业导师团队一员,组建一支集专业化、专家化、专职化的创新创业导师队伍。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长期、艰巨和复杂的系统工程,随着新时代教育发展及人才培养要求,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更是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新时代下的高校,应不断探索适应时代和学生的教育模式,紧密结合国家战略,瞄准现实问题,从人才培养定位、专业结构设置、课程体系构建、制度完善创新、实践平台建设、师资队伍强化及协同社会资源等方面着手,进一步健全机制、强化实践、不断完善,努力探索出具有可辐射、可推广的特色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切实有效地提高创新创业教育质量。同时,“双创”教育要加强内涵建设,要注重科技创新和创新型创业,更加需要社会、企业、学校等各方面共同努力,探索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