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分析

2018-11-29 19:16:05
山东工业技术 2018年1期
关键词:社会公众管理制度环境保护

杨 琴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环境保护局,重庆 409900)

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分析

杨 琴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环境保护局,重庆 409900)

环境保护是全社会的责任,加强公众在环境保护管理中参与性对于环保工作实施成效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工作一方面有利于增强社会公众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行动践行的自觉性,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提升有关部门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和相关决策制定的科学性和可行性。针对于此本文结合我国当前环保工作的现状,就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管理制度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并就以提高公众环保管理制度的参与性为目的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公众参与;重要性

公众作为环境保护工作中重要的非政府性质的社会力量,可以通过自身的行动使政府及环保相关部门了解民意,提供环境保护管理制度的全面性和针对性。环保部在2015年出台的《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办法》是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指导性文件,对于公众参与环保管理的方式、原则以及权力保障等进行了规定和解释。

1 公众参与环保管理的现状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改革深化,人们对于环境的重视程度日渐提高,但是公众在环境保护管理的参与情况中仍然反映了一些问题。首先是整体参与积极性低下,有很大一部分社会公众的环保意识取法,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中很难自觉践行环保行为,公众对于环保参与渠道的不了解以及基于个体需求的行为时导致整体参与积极性不高的主要原因。其次公众参与环保管理存在显著的滞后性,公众目前的环保参与以监督行为为主,往往是在某项环境污染事故影响到公众利益之后才会向有关部门反映,在环保决策制定和执行中的参与程度较低。此外公众在环保管理中的参与程度也不够深,结合当前我国环保工作的现状来看,公众参与大多为宣传教育,缺乏深入到环境保护管理决策层面的参与,这种只限于表面的参与很难切实发挥到公众对于环保决策制定的监督作用。最后是公众环境保护管理参与保障机制的不完善,有关文件中缺乏对公众环保工作参与的时间、物质等的保障,于此同时很多地区的政务信息公开程度不够,因而公众在环保管理中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很难得到保障。

2 公众参与环保管理制度的重要性

2.1 是公众表达意见的需要

环境污染会对社会公众的正常生活工作及生命健康产生直接的影响,因而公众有权就环境污染问题进行发声,表达自身对于环保管理工作的意见。为了对公众的环保管理知情权和监督全进行保障需要建立相应的公众参与环境监管的机制,并对公众环保管理工作的参与渠道进行宣传,使公众可以及时了解相关的环境保护管理信息并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给环境监管部门。环保部门以所收集的公众意见为基础可以有效提高环保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公众对于相关管理措施的接受程度也会更高,有利于保障管理措施的顺利实施。

2.2 是实施环保监督的需要

在环境保护管理工作中公众是第三方,受环保管理工作成效的影响也最为明显,加强公众的参与性可以有效发挥对环境监管部门和相关企业的监督作用。公众可以对环保工作的直接管理者政府和企业进行监督,督促其践行自身的环境保护职责,当发现参与者出现问题时公众可以及时向相关政府机构进行反应,避免管理者的失职行为造成严重的损失。较高的公众参与程度可以实现良好的环保管理监督效果,督促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业履行其环保管理法定义务。

2.3 是提高公众环保意识的需要

公众在环境保护专题的听证会、专家论证会以及座谈会可以增长自身的环保相关知识,掌握环保管理的方法,提高自身的环保意识和践行环保行为的自觉性。提高社会公众整体环保意识情况是影响环保工作参与度和环保管理效果的重要保证。

3 提高公众环保参与度的措施

3.1 建立公众参与环保管理的法制保障

对现有的法律法规进行完善和相关条文的细化,提高公众参与环保管理活动的规范性。以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要求,在现有环保法律体系的基础之上建立相应的公民诉讼和公民参与机制,为公民参与环保管理工作提供制度保障。相关立法部门要通过强制性法律性质对公民在环境保护管理中的知情权、参与权、司法救济权等进行明确,于此同时环境监管部门以及相关企业要提高环保信息的透明度和公开度,对公众参与环保管理的方式和渠道进行扩展,鼓励和引导公众在环境污染损害到自身权益时进行诉讼以获得救济。

3.2 加强公众的环保教育

环保意识是公众环保参与度的决定性因素,为了使公众树立环保意识养成环保管理的参与习惯,可以将环境教育课程纳入中小学的课程体系中,提高公众参与环保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正确的环保参与观念是加强公众环保管理参与性的重要保障,可以通过基础教育培养人们的环保意识,加强进一步的教育提升公众环保的专业知识水平。于此同时对于环境保护监管部门内的监管人员要进行必要的再教育,提高其环保管理的决策能力,为环保管理制度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提供保障。

3.3 发展非政府环保组织

非政府性质的公众自发性的环保组织更有利于社会公众环保意见的表达,因而需要对公益性的环保社团及群众活动给予支持,为民主化的环保管理提供组织保证和社会基础。政府需要从法律层面为环保组织的设立和登记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适当给予环保组织一定的资金、人员等支持,鼓励公众自发组织民间环保团体,提高公众参与环保管理工作的实效性。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提高公众在环保工作中参与的实效性,必须从法律层面进行保障,对公众环保管理的参与渠道进行扩充。不断提高社会公众环保管理的参与意识,以我国的环保现实情况为依据,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对公众环保管理的参与机制进行完善,构建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环保管理长效机制,走中国特色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道路。

[1]梁玉忠.当前我国公众参与城市环境治理的困境与消解[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02).

[2]黄安心.生态修复中的社区多元主体参与共治模式研究——以广州“城中村”为例[J].城市观察,2017(04).

10.16640/j.cnki.37-1222/t.2018.01.205

猜你喜欢
社会公众管理制度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
品牌研究(2022年29期)2022-10-15 08:01:00
探讨企业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努力给社会公众求证事情的真相——以金华晚报《求证》栏目为例
传媒评论(2019年2期)2019-05-20 09:44:20
食品安全公共管理制度的缺失与完善评析
消费导刊(2017年24期)2018-01-31 01:28:30
基于环境保护的城市污水处理
涉军中小企业管理制度创新探讨
中国军转民(2017年7期)2017-12-19 13:30:10
社会公众二孩生育影响因素研究综述:2003—2015
学理论·下(2017年2期)2017-03-17 17:52:18
社会公众追究政府生态责任的角色定位
中州学刊(2016年12期)2017-01-17 15:57:09
社会公众视阈下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研究——基于武汉市的调查
管理现代化(2016年2期)2016-01-23 02:11:56
新《环境保护法》解读
福建轻纺(2015年3期)2015-11-07 02:5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