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怀艺
(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南京 210008)
江苏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陈怀艺
(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南京 210008)
新能源汽车是汽车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近年来江苏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迅猛,但同时也存在消费者概念认知有待进一步加强、核心零部件短板有待进一步补齐、车桩协调发展有待进一步提升等问题。要解决这一系列问题,可以从创新财政扶持机制,支持推广应用和企业发展,总结推广成功经验,扩大试点范围和推广领域,发挥财政资金作用,引导协作配套和技术攻关,整合社会优势资源,推动设施建设和运营服务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力度。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对策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是国家节能减排的迫切需要,也是汽车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对相关产业具有巨大的拉动作用。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可以推进产业技术进步和产品结构转型,为建设汽车强国乃至制造强国奠定基础。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迅猛、推广应用逐步展开。数据显示, 2017年上半年,全国新能源汽车产销21.2万辆和19.5万辆,分别同比增长19.7%、14.4%。随着工信部等五部门正式发布《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将面临巨大机遇;同时也看到,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仍处于政策驱动阶段,未来随着国家补贴不断退坡,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将面临考验。
经过多年发展,江苏新能源汽车产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1)企业研发能力不断提升。以企业为主体的新能源汽车创新体系不断完善,技术攻关和质量攻关力度不断加大,基于双轮毂电机驱动的纯电动客车、新一代纯电动高压配电系统、动力电池单体及模块系统规模化生产等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全省有十余家企业新能源汽车产品进入国家目录,涵盖乘用车、客车、专用车等。
(2)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逐步形成。经过多年发展,江苏新能源汽车产业已涵盖整车生产、三大电(电池、电机、电控)、三小电(电动空调、电动助力转向、电动助力制动)以及电池关键材料等领域,基本形成完备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3)龙头骨干企业不断涌现。在电池、电机、电控系统等领域涌现出了一批龙头企业,实现了“以点带面”协调发展。在电池领域,江苏新源动力车用氢燃料电池技术水平国内先进,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已经批量生产;波士顿电池与北汽、安凯、海格、东风等多家企业合作完成纯电动车型开发并批量供货。在电机、电控、电转向等领域,常州裕成富通、三上机电、南京绿控等一批骨干企业逐步壮大。
(4)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江苏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实施意见,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充电基础设施布局,以专用充电设施为主体、公共充电设施为辅助、城际快充站为补充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逐步形成。目前,全省共建有各类充换电站、充电桩群700多个,交直流充电桩近2.2万个,基本能够满足公共领域推广应用的新能源汽车充换电需求。
新能源汽车产业虽然取得较快发展,但结合多年推广应用实践,也看到产业发展仍然存在一些制约瓶颈问题。
(1)消费者概念认知有待进一步加强。受传统消费习惯影响,消费者对于电动汽车缺乏深入了解,不少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和操控便捷性存有质疑,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认知度亟待提高。
(2)核心零部件短板有待进一步补齐。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基础还不够牢固,在新能源关键共性技术方面尚存在短板,电机、电控系统中一些核心元器件大多依赖国外,相关核心技术仍未取得根本性突破,电机、电控产品研发制造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
(3)车桩协调发展有待进一步提升。新能源汽车应用存在“有车少桩、有桩少车”的现象。部分地区电动汽车增长较快,但充电桩建设相对滞后,特别是公共充电桩规模不足,充电设施建设集中在公交、物流等专用领域,居民小区等领域受规划、用地、物业等因素影响,建设规模较小。部分地区电动汽车增长总体低于预期,加上部分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布局不合理,以及设施技术更新快、通用性较差等问题,造成充电基础设施利用率不高。
当前,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面临从政策驱动转变为市场驱动,产业发展面临着较大挑战,应更加注重发挥财政政策导向作用,引导相关企业进一步提升产品品质,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加快市场培育步伐,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产业加快发展。
(1)创新财政扶持机制,支持推广应用和企业发展。创新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和推广应用财政资金的应用机制,实施双轮驱动战略,充分调动生产企业和用户的积极性,对购置补贴实行普惠制,引导重点企业做大做强,调动企业积极性。鼓励跨地区、跨部门开展推广应用工作,并对形成推广规模城市和领域给予综合奖励,同时加大对“真应用”的支持力度,形成良性激励作用。
(2)总结推广成功经验,扩大试点范围和推广领域。在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试点城市基础上,总结推广应用经验,取长补短,扩大推广应用范围,使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成为惠及广大群众的民生工程。在继续抓好公交、出租等重点推广领域的基础上,加大环卫、物流、机场、旅游等领域推广力度,同时采取更有吸引力的政策措施,鼓励私人使用纯电动乘用车,推动公务用车带头使用纯电动汽车。
(3)发挥财政资金作用,引导协作配套和技术攻关。引导和促进规模较大、技术较强、产品较优的整车企业和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等关键部件企业加强协作配套,打造以龙头企业为核心、上下游零部件企业配套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联合整车企业、零部件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加强产学研合作,组织开展动力电池及其管理系统、驱动电机及控制系统、动力系统总成、整车系统集成等核心技术和关键产品的研发攻关。
(4)整合社会优势资源,推动设施建设和运营服务。扩大充电设施布点建设范围和数量,将充电设施和配套电网建设真正纳入城市规划建设统一布局。加快城市充电设施服务体系建设,在用地、电力增容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充电设施建设领域。加强对公共领域新能源汽车的安全运行管理,对重点车辆和公共充电设施进行实时监控,确保安全高效运行。促进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和循环利用。鼓励发展独立运营的充换电企业,建立分时段充电定价机制,逐步实现充电设施建设和管理市场化、社会化。
10.16640/j.cnki.37-1222/t.2018.01.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