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文龙 插图/张婷婷
八街九陌访京城
京城繁盛,八街九陌,一条条街巷织成了现在的北京。街有千万个故事,巷有千百家灯火,而这饱藏了无数悲欢离合、历史缩影的京城巷陌,就是我们接下来故事的起点。从第6期起,八街九陌访京城栏目就正式和大家见面了。在这个专题中,我们会和大家一起走访京城街巷,揭开一段段和这些街巷有关的故事。
北纬N39°54′46.56″ 东经E116°19′41.36″,这个坐标的主人是一片小树林。春夏冬三季里它始终默默,及至万物休憩的深秋,这片林子却焕发着涤荡心魂的金色。玉渊潭墙外,钓鱼台银杏林——北京,四季的魂在秋日,秋日的魂,便在这片银杏林里。此时写秋,对北京的时节来说似若姗姗,但若对北京的时景与生活而言,是恰到了好处的。故而今天,我们便从这篇银杏林,从北京古城秋日的暄光,从这秋日的京城生活,季节文化,说开来去。
在北京这座把生活过成享受的城市里,四时都有着自己的印记,都可人。其中春秋可贵,是因为虽然北京四季分明,但夏冬两季较长,而春秋较短,虽不谈稍纵即逝,却也相去不远。春秋相比,秋天则更短,常常是还未见到秋天的影子,冬天就已经在门外等了。
物以稀为贵,不过设若仅仅是因为它短,秋天在北京是难以胜任“最好的季节”的。老舍先生有“故都的秋”,流传甚广,可见北京的秋天除去稀有之外,是另颇有一些长处的。
如果你有时间,可以骑上一辆自行车,从玉渊潭的东墙外缓缓行,慢慢骑。不知不觉地你会从一个世界进入另一个世界,一个由金色的银杏叶与质朴的棕灰色树干,由你经过堆叠的落叶弹出的嚓嚓声与鸟鸣声,由清风暖阳所组成的可爱的世界。在这世界里,你能看到秋天在眼前鲜活起来,归根的秋日在这里盎然且明艳。
黄叶盖地却不遮天,澄空中淬出的湛蓝与这些黄叶当头对面,又各不相碍。此间的阳光仿佛是毛茸茸的,落在身上温暖又轻缓,沉浸其中,也隔绝了大多喧嚣。你可以漫步在这仿佛荡起生命轮回之涟漪的世界中,不急不躁,没有催促,只有欣赏。
比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春光少了几分轻佻与喧闹,比秀樾横塘十里香的夏日多了些许爽利与静谧。秋天在这样的世界里活出了它属于北京的样子,而也正是这样的秋天,给了北京最美好的时节。
北京的秋日是无处不在的,跳脱出这片银杏林,秋天变得生活了,更接地气。它使京城的百姓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生活体系,该如何与这时节亲近,该如何与这时节嬉戏,又该如何关起门来,自己享受这古城的秋光。
看似平凡,实是知秋。
京城的秋天,天高气爽,如果你将自己关在四四方方的水泥笼子里,那你就要与这秋天失之交臂了。
打开门走出去,秋日暖阳是少了暑气的,与清风和着扫过身体,仿佛带走了周身的厌腻,整个人轻了几分。云是没有的,天为穹盖地为毯,无云的高天仿佛能让视线穿过这盖,向无限高远处去。这样的天气,最妙的地方则在于能够让你不必闪躲艳阳,亦不必背对寒风,能够与这高天、暖阳、清风拥抱。不必急,缓步慢踱,或沉思半路、或轻快成行,不必取舍,如何都是好的。而你若想感受到这秋日的光彩,北京是有几个固定去处的。钓鱼台国宾馆的银杏林之外,首当其冲,是西山的红叶。
每年去看西山的红叶,都能听到一句同样的抱怨:“叶子没红啊!”
这就要谈到开头说的,对北京的时节而言,此时谈秋已经晚了,但对北京的时景而言,此时谈秋,则是恰到了好处的。北京的秋仿佛带些魅影仙气,来去都飘忽。可若你细心留意,就会发现其实只是“中秋”将它隐藏起来了。“中秋”一过,秋已过半,仿佛已是残天,可其实北京秋日真正的风采,正是在暮秋才慢慢饱满起来的。大多数人,则都因为中秋这个时节的限制,将它错过了。
十一月初,看似秋已作别,但其实走上西山,那漫山遍野若烈焰一般蒸腾着万物最后一点点生命光辉的红色,正是秋日仍未眠的宣告。此时的西山才是真正染满红叶的,同时在满目近乎绛色的深红中一层一层黄叶又将这景色渲染出质感与层次,若山风不来,万物静止,这景色便真的如画卷了。
在这偌大的北京城,找出一片红叶怕是不难,但西山观景最盛。除去依赖秋光所酝酿出红叶的美之外,这其中也还有一层原因。京城的天,原先春日里常有风沙,近些年风沙治理得极好,但雾霾却也令人头疼。秋日里风高,且又不是从沙地那边刮来的,故而雾霾与风沙皆不见。难耐的酷暑早早地被驱散了,此时在艳阳下登高就成了绝佳的选择。
正因此,西山观红叶,历年才如此之盛。这也是京城百姓享受着这秋日馈赠,形成了属于自己的秋日生活文化的极佳见证。
不论这尽人皆知的妙趣,京城的秋日也还是有大把的去处,且风采各不相同。北海的秋天,极尽人文之美,闹市中太液秋波起涟漪;后海的秋天,沾尽红尘之气,银锭桥极目远眺迎金风;紫竹院,汲取露雾之泽,秋水长天共一色;红螺寺的秋天,间受禅音不绝,宝刹前古树苍劲扫凡尘……百样景看百样秋,同天碧;千般色观千般素,共风清。
京城秋光好,能采秋,才得见些许秋天的样貌。
在北京,秋天是过到了人们身边的。除去观山看景,走水问林,北京百姓秋天的生活也和秋日息息相关。要谈起最有特征的,应是吃。
如果你家有个小院儿,能坐在院子里晒晒太阳,那在秋天可真是件享受的事情。茉莉是北京人的心头好,但秋燥一来,茉莉花就要先被封上盖子,收起进茶叶柜了。坐在摇椅上,手边若不是一壶去火的菊花茶,那定是碗冰糖梨水。
北京的梨是好的,也算是京城少有的几种当地自然特产。北京的梨主要是两种,一种是尽人皆知的鸭梨,一种是京白梨。鸭梨甜脆,水头大。好鸭梨是要轻放的,沉沉地放下,北京话叫“墩”,这一墩,鸭梨就碎了。这梨除去入口,最常见的便是做成“冰糖梨水”。冰糖与梨水一同下锅,喜欢的可以放些干桂花。桂花北京是没有的,是从秋日的南方进北京的,也就让北京人也能分享到南方秋日的一丝香甜。待水滚开,转小火慢煨上15分钟,挑开锅盖,香气就出来了。梨香混杂着冰糖的香甜,就在秋风里放一放,满院能闻到。待凉了,喝起来没有一点点糖份带来的黏腻,入口清甜甘洌,消火生津。
这时候躺椅旁边,该有两个小盘子,上面既不是瓜果梨桃,也不是鸡鸭鱼肉。一盘是玉米——秋日里北京玉米上市,也是两种,一种叫“快籽白”、一种叫“小老黄”。清水煮沸,粮食独有的香味儿,站老远都能闻得到。孩子们喜欢这东西,转着圈儿地啃,好吃又好玩儿。
另外一盘是芸豆,与花椒大料同煮,下了盐泡一会儿,就可以出锅了。若你喜欢吃,还可以买些刚上市的毛豆,只是不能同煮,要分开做。装在同一盘里,深色的芸豆与翠绿的毛豆散发着八角与花椒的香味儿。吃上一碟,心里胃里都是秋天。
还有的,该是“枣儿”了。京城百姓秋天爱食枣,大红色,看着喜庆。熬粥能放,炖肉能放,就是平时喝茶也能放。且京城多枣树,儿时到了秋天,到处都有拿着长竿打枣的人,大人打枣,小孩便拿着大布,在树下兜枣。算是收获,也算是种秋时的嬉戏。打完枣,大人就该给孩子做“金丝蜜枣”了。甜甜的枣子拿蜜腌过,夹起来就拉出长长的“金丝”,放在嘴里,就是收获的味道,是秋日的甜。
秋天京城的时令吃食,还有甜薯、柿子;羊肉汆儿面、三鲜打卤……太多太多的食物,有些是秋日的馈赠,有些则是顺应这秋时的季候。这是秋天带给北京的食谱,也是秋天教会给这座城市里无数人们的生活方式。
秋日时光,在北京这座古老的城池里,它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每个角落,而在这最美的时节里,人们也抓紧一切机会和它细细相处。这便是北京秋时的生活文化,由生活的点滴所组成,由秋天再送还给这座古城中的人们。
秋未眠,别错过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