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蔚平
(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河口镇于港幼儿园,江苏南通 226400)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艺术欣赏能力、表现能力、创造能力的发展,是通过其对美术工具和材料的操作实现的。”版画是集绘画和手工于一体的艺术创作活动,它可以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绘画能力和设计能力,培养勤动脑、巧动手的良好习惯。但是当下幼儿版画教学活动却存在着以下误区:
(1)形式单一。有些教师对版画的创作类型了解不全面,在教学时只偏重于一两种类型的版画,这就制约了幼儿的创作视野,不利于美术潜力的开发。
(2)模仿为主。最常见的就是由教师进行示范,讲解版画的制作步骤,然后组织幼儿复制教师的制作过程,而且评价时关注幼儿的作品与教师的像不像,这样会限制幼儿创造力的发展。
(3)偏重技能。有些教师不能正确把握幼儿版画教学的目标,过分强调版画创作的技法。这种倾向脱离了幼儿的实际,幼儿版画教学以感悟体验为主,激发兴趣为上。
为了有效革除上述弊端,我们在大班开展了幼儿版画创作形式的专题研究,下面就谈谈一些粗浅的实践和思考。
有了小班和中班的版画制作的知识和经验,在大班版画教学时,教师可以适度放手,给幼儿营造轻松愉悦的创作环境和氛围,给予他们自主的空间[1]。例如,在材料的选择上,可以让他们根据自己的专长和爱好进行选取和搜集;再如,在创作的技法上,鼓励幼儿将剪、刻、贴、挖、印技法进行综合运用,大胆地进行创新和尝试。从而让幼儿主动探究、乐于钻研,激发和提升版画创作的兴趣。
例如,在《美丽的海底世界》版画创作活动中,我先向孩子们展示了几幅漂亮的版画,在他们的啧啧称赞声中,我顺势引导:“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做一幅更漂亮的版画?”幼儿都是喜欢“出风头”的,怎样才能让自己的版画与众不同呢?我播放了一段海底世界的视频,图文并茂,让他们对海底的生物和环境有了真切的感知。在课前我请家长帮忙准备了丰富的版画制作材料,每个小组的材料篮子里都丰富多样。多样的材料给了幼儿提供了自主创作的空间,他们有的选择硬纸片剪出了一条条小鱼,有的选择细长叶子制作海草,有的选择布料拼接成海底的石头,还有的用树叶剪出了石头……在自主创作中,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动手和动脑中积极探索,制作出了富有个性、独特鲜明的版画底板。
版画创作不是简单实物复制,更不是随心所欲地胡乱绘制。幼儿版画创作的任务是提升儿童欣赏美、创作美的能力,所以版画创作要注重幼儿艺术想象力的培养。在进行版画创作之前,要引导幼儿对作品进行构思,说一说自己准备描绘什么场景、刻画什么事物、选取什么素材、采用什么技法,让他们在讨论和交流中提升构图的能力。
例如,在创作主题为“快乐的小鸡”的版画时,幼儿对小鸡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都比较熟悉,以前也画过小鸡的简笔画,于是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画面的构思上。我引导孩子们展开想象:“你见过小鸡快乐的样子吗?在哪儿?它在做什么?”我的提问勾起了孩子们的回忆和想象,他们争先恐后地描述着:小鸡在吃虫子的时候最快乐;小鸡躲在鸡妈妈的翅膀下最快乐;小鸡趴在草地上休息的时候最快乐……每个孩子都描绘出了心目中快乐的小鸡。因为有了先前的想象和构思,孩子们在制作版画时,精力都聚焦于自己设计的“腹稿”,精心选择所需的材料,采用合适的技法进行创作。其间教师根据各人的绘制过程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最终呈现出来的版画内容丰富、风格各异,充分展示了孩子们的无限想象力。
区域活动给幼儿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此时他们处于身心愉悦的状态,最适宜进行版画创作。根据大班幼儿的实际,我们在区域内投放了丰富多样的版画制作材料,从而便于不同层次和水平的幼儿进行创作。例如,在下雪的时节,我们在活动区内投放了沙子、松针、碎布料、树叶、萝卜、秸秆……幼儿根据观察到的雪景,主动而乐意地进行创作。有的用松针摆出小鸡的脚印,有的用萝卜刻出雪花的图案,有的用碎布料粘贴成房子,有的将树叶剪成树的形状,有的用沙子铺成了小路……而且同一种材料在不同幼儿的手中呈现出不同的形态,以秸秆为例,有的做成了栅栏,有的做成了屋顶,有的做成了小树……在区域活动中,幼儿的创作灵感得到了展示和闪现,他们的创造力令人惊叹。
家长是提升幼儿版画创作能力的有效资源,他们在参与和支持的过程中,不但能给幼儿提供个性化和细致化的帮助,而且能与幼儿进行良性互动,从而提升幼儿的创作成就感。每学期我们都组织一次亲子版画创作大赛,家长和孩子现场制作版画,孩子当主角、家长做配角。根据指定的版画创作主题,孩子和家长一起选择材料,构思场景,分工合作进行制作。在活动中,家长们都能充分尊重孩子的意见,并适时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协助。版画制作完成后,将所有的作品进行展示,全体家长和幼儿进行投票评比。通过开展亲子版画创作活动,使得家长对幼儿的学习状态有了近距离的接触,对版画创作有了更加详细的了解,深切体会到版画对幼儿成长的价值。在后续的版画教学中,家长们纷纷主动帮忙搜集材料和工具,有的还利用周日时间和孩子一起创作版画。在家长的配合与激励之下,孩子们对版画的兴趣日益浓厚,创作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
人最本质的需要是渴望得到被肯定,大班幼儿的自尊感已经开始萌芽,他们时常关注自己的作品能否得到教师和同伴的肯定,所以对幼儿版画作品进行有效的评价是版画创作的重要环节。教师要用心去体会幼儿的情感,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帮助幼儿树立创作的自信。
幼儿的版画是极富个性的,作品中隐藏着他们对周围世界的独特解读,教师切勿以成人视角去评判,也不能用“像不像”这种单一机械的标准来评价。我们在评价过程中进行了主体“转让”的尝试,由幼儿充当评价的主体。一次版画创作完成后,首先由幼儿向全班小朋友介绍自己的作品,“小画家们”会大胆、自信地向同伴讲解自己的构思,描绘自己预想的场景,介绍每一处不易察觉的细节……然后由“小观众们”进行评价,此时教师着重引导孩子们去发现作品中的闪亮之处,并与自己的作品进行比较,“取长补短”。这样把评价变成了互相交流和互相激励的平台,一幅幅看似杂乱无章的画面,经过孩子们的讲解和补充,一段生动的场景、一个动人故事豁然呈现在眼前,这是教师评价所不能达到的。评价归根结底只是手段,不是目的。通过评价活动,引导幼儿自主创作、自在发现、自我表达,用自己的双手和大脑去描绘美丽自由的画面。
版画给幼儿提供了艺术创造的无限空间,让我们不断探索趣味性和艺术性并存的版画创作形式,使版画成为开启幼儿智慧的钥匙。
[1] 吴洁华.在幼儿教育中创设音乐环境的思考[J].广西教育,2017,(33):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