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海霞
(安徽省淮南市田家庵区十六小,安徽淮南 232000)
2004年2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未成年人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要高度重视未成年人教育培养,提高他们思想道德素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是提高小学生品德素养的重要手段,然而如何教育成为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不能让品德与社会课堂成为教师的“独角戏”。
小学生处于人生品德素养奠基关键期,新时代、新时期对小学生品德素养提出了新挑战、新要求,如果一味地沿用传统课堂讲授式教学方式,与品德素养教育相脱离,很难达成品德素养教育的有效性。本文将认同教育作为小学品德素养教育的逻辑起点,定位品德素养教育,丰富品德素养教育内容,提高学生品德素养思辨能力,加强品德素养社会实践锻炼,让小学生从心认同品德素养教育。
小学时期是人生奠基发展的关键期,小学生正处于身心成长,逐渐具有意识形态的基础成长阶段,所以广大小学生是品德素养认同教育的对象。对小学生进行广泛的品德素养认同教育,对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有深远意义。
在小学品德素养认同教育中,品德与社会课发挥主渠道作用。在义务教育阶段,小学生一天有2/3的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大部分时间又是课堂教学活动,而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这就使得品德与社会课程承担了小学生品德素养教育的重任,因此要充分发挥品德与社会课程在小学品德素养认同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
课内外资源的整合是加强小学品德素养认同教育的有效途径,“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课程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时间可以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弹性地延展;评价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这使得品德素养教育形态可以是课堂教学、主题活动、游戏或其他实践活动,通过多样化、丰富化教学活动实现品德素养认同教育目标,“以丰富多彩的、儿童直接参与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提倡寓教于活动”,具体教育内容鼓励教师从学生实际生活中捕捉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或利用学生自己、与学生合作选择内容组织活动。
在小学品德素养认同教育中,整合品德与社会课内外教育内容,将课堂传统讲授内容转化为品德素养活动,让小学生亲身体验,激活小学生品德素养情感,使品德素养认同教育内容吸引学生,产生巨大的认同教育效果。
思辨是一种全面自我反思的思维,是人类对现有观点、主观世界的反思与批判,是人类实现品德素养认同所必备的思维能力。目前,不良社会毒瘤、家庭教育不足对思辨能力还未形成的小学生有极强的侵害。小学生作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他们品德素养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国家未来发展。因此,小学品德素养教育中应培养学生思辨能力,让小学生能够自我辨别是非。
培养小学生思辨能力,需要对小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小学生年龄小,思维能力处于起步阶段,对事物认识能力有限,这就需要教师在品德素养教育中,选择小学生感兴趣且较了解的课题,灵活采用讨论、现场调查、资料调查、角色扮演与情景模拟、实践操作活动等方法,鼓励小学生进行假设、求证学习,通过科学思维训练,在质疑、提问、反思中提高思辨能力。
小学生年龄小,和社会接触不多,所获得的信息很多是依靠家长、教师传递的,自身缺少对信息的获取和分析能力,不利于学生品德素养认同。因此,品德素养认同教育中,教师应尽可能传授学生获取外界信息的方法,让小学生获得第一手信息。在传统品德素养教育中,更多是教师在品德与社会课堂中“灌输式”教学。自新课改后,尤其是核心素养概念提出后,教师尊重学生主体性,指导学生围绕品德与社会教育目标选择感兴趣课题,通过查阅书籍、实际调查等方式收集信息。然后,教师指导学生对信息进行分类整合,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培养学生信息分析能力,让学生通过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总结,对调查对象未来发展进行预判,不断锻炼学生的信息分析能力。
在小学品德素养认同教育中,教师不断培养学生思辨能力,自行收集和分析信息,对事物发展有自己的观点看法,这样当不良品德行为发生时,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分析,得出正确的判断。
拓展小学生社会实践锻炼是促使小学生品德素养外显为行为认同的关键。小学生通过社会实践锻炼,可以获得直接经验,深化对品德素养内涵的理解和感悟,对品德素养产生认同[1]。品德与社会课教师鼓励小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并采取完善的教学评价机制对小学生参与实践锻炼进行科学评价。
小学生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中,可以直接和社会接触,认识社会,感受参与实践活动的成就感,提高学生品德素养行为认同程度,转化为对品德素养的认同。小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受社会环境、自身情况的双重影响,当学校组织社会实践活动时,当学生周边的人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较多时,他们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就多;抑或当小学生心理状况良好时,或处于正向价值观发展阶段,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程度更深。
在小学品德素养认同教育中,教师应营造积极的社会实践活动氛围,吸引小学生参与兴趣,鼓励并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并对小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态度、行为表现和活动结果进行理性分析,深化学生对社会实践活动的认识。教师应多和小学生沟通,多鼓励他们,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来,让学生在活动中实现对品德素养的行为认同。
在小学品德素养认同教育中,教师加强学生社会实践拓展锻炼,学生在社会实践参与中深化对品德素养的认知,并在行为中对品德素养产生认同,实现品德素养内化指导外显行为,达成“知行合一”[2]。
品德素养是人类长期实践凝聚而成的精华,对小学生进行品德素养认同教育不是政治任务,不是形象工程,而是社会发展、国家建设的要求,让品德素养步入学生的心,从学生需求出发,认同教育是符合小学生心理机制的品德素养教育策略。小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接班人,他们的品德素养直接影响我国的未来发展,本文提出通过丰富品德素养教育内容、提高品德素养思辨能力、加强品德素养社会实践三大策略,让小学生从心出发认同品德素养教育。我们相信,认同教育可以成功地为小学生创造愿景,走出品德素养独特教育之路,让小学生融于品德素养之中,使之成为小学生的“信仰”,让品德素养根植于小学生心中,使品德素养教育豁然开朗、水到渠成!
[1] 沈红霞.认同·尊重·超越——例谈小学品德课程“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实施策略[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4,(06):58-61.
[2] 潘娜.起于冲突,达至认同与内化——小学品德课堂教学改革的一种可能性[J].人民教育,2017,(Z2):107-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