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相蓉
(新疆皖通建筑安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新疆 昌吉回族自治州 831800)
信息化、科学化是建筑施工的发展趋势,为了适应这种趋势,对施工技术的要求也越发先进、愈加科学。为了打造品牌工程,杜绝粗制滥造的豆腐渣工程出现,施工单位自然而然予以施工技术管理高度重视。
束手束脚的传统管理方式已与时代脱节,需有选择地应用,才能避免管理低效。技术管理不是一成不变的,墨守成规是不可取的,每一个建筑管理人都应有魄力去寻求突破。面对技术管理中出现的问题难点,不要发怵,更不要因怵生慌,要迅速思考出应对策略,并快速筛选出最佳方式,将问题解决。打个浅显易懂的比方,假如建筑项目是一个长方形的俄罗斯列巴,为了使列巴美味可口,那么面点师就要掌握好各种配料的比例,而技术管理就像这位决定着列巴市场欢迎度的大厨,深深影响着施工进度和建筑质量,决定着建筑项目是圆满竣工还是过程多舛。
漠视施工标准和要求,置规范化施工于不顾,导致施工技术管理不能取得预期效果。
质量是基石,施工质量是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根本要素,以质取胜是建筑施工企业行遍天下的不二法则。
如今,在建筑界依然风生水起的企业,必然是重质量、好口碑、赢在形象、深得人心的诚信企业。这样的企业对市场敬畏,对行业虔诚,对合作方透明,对自己员工仁义,对先进技术接纳,持包容、专业、认真的技术管理态度,注重细节,拎得清轻重,明辨施工过程中的是非与对错,凡是影响到施工进度、工程质量和安全的人与事,丝毫不迁就,而是及时热心地处理,公平、公正地将问题一一化解,为工程的顺利开展披荆斩棘,为参建各方获取更大利益除冰清障。
先进技术需要与之匹配的科学施工方式才能将其有效利用,就好比良人配才子,只有资源对等、鞍马相合,方可赢得最佳效果。要做好这一点,企业就要做好专业培训,保证每个参建人员都能掌握这项新技能,用的时候熟练、到位。
技术参数是保证施工质量不可忽视的重点,这就要求每个施工人员不能大意,要保持高度集中的精神状态,确保操作无漏点、无失误。
监测验收对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影响不容小觑。
施工项目从着手准备到竣工结束,不是施工企业一方的功劳,而是多家合作的一个完美结局,监理方的劳作功不可没。监理单位受托于建设单位,对施工企业的施工质量进行监测。受利于监理人员的明察秋毫,施工企业会对出现的失误及时改正,直到验收达标。需要强调的是,对于验收结果不能掉以轻心、用完就丢,应将验收结果归入到工程档案中,以备日后竣工验收时对比审用。
3.1.1 设计图纸的会审不能掉以轻心
图纸是施工的依据,一旦敲定了就不能随意更改。但是,图纸会审过程中,一定要认真仔细,明察秋毫,一旦发现图纸有误,那么请不要有任何顾虑,应即刻召集相关人员一起商议,快速给出周全、科学、性价比高的解决方案。
3.1.2 易落实的施工方案是技术管理的前提
再复杂的建筑项目,只要有一套符合实际情况、利于施
工又得到专业人士认可的施工方案,那么就可保证工程建设的进度和质量,节省开支,为企业创造更好的效益。
从管理的角度出发,注重施工组织会出现什么效果呢?这似乎是大家一直以来都在探讨的问题。加强并有板有眼地做好施工组织工作,是否就可高枕无忧?是否就能保证施工计划能照纲落实?不管心生什么样的疑问,脚踏实地、不浮夸地处理好每一处有关施工组织的细枝末节,都会对工程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对于技术管理人员来讲,了解建设项目所使用的施工工艺和工序是必要的,这也是从事管理工作的硬件要求之一。试想想,如果一个管理人员连最基本的施工工艺和工序都浑然不知,在出现问题时更是懵懂无措,怎会期待这样的人带领现场工人顺利施工?又怎能保证工程建设旗开得胜、一帆风顺?不用设想就可毫无悬念地知道,这样的管理人员缺乏的不仅是职业修养,更缺失作为一名管理人员应有的责任和尊严,的确不符合一个合格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
当前的建筑施工已与时俱进,且与网络相关联,信息化、智能化的电子设备已被广泛地运用到实际管理中,成为技术管理人员的好帮手,为建设项目的高效推进作出了较大的贡献,是建筑施工企业的大功臣。
严格施工工序,严把质量关,做到管理不留遗憾,做到技术强不可挑、严丝合缝。有人曾把工程建设比作一台大手术,奋战在一线的建筑工人就是围站在手术台周边的医护人员,为这台手术的成功而各尽其能、各司其职又相互配合,而技术管理人员就是主刀大夫,一举一动关系着患者的生命安危,大家齐心合力缺一不可,是团队的力量支撑着每个人必胜的信念。在施工的过程当中,每个参与其中的人都不能有半点的松懈和走神,每个人都是主角,只是位置不同,都是靠过硬的本领助力建设项目一步一步趋向完美。
安全为首,不重视安全的技术管理虽在已败。不管何时何地,在工程建设中,技术管理都要涉及安全内容,欠缺安全考虑或考虑不周的技术管理毫无意义。
结合以上论述,笔者提出以下2点建议:①良好的组织设计与先进技术不可划等号,两者不可替代,钉是钉铆是铆,相提并论只会越描越黑,导致对技术管理的结果是南辕北辙。②在资金条件的允许范围内,崇尚科学,向科学技术伸出手,借力于人类智慧的结晶,加大对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的投入力度,使科技为人类服务、为建筑项目服务。这样看似成本增加,从效率的角度来说,实则加快了进度,减轻了人力负担,质量更高,更能保障建设项目跨过障碍按计划进行,更能遵守合同约定,如期或提前完工,为施工单位带来好的社会形象和好的业界口碑。
参考文献:
[1]杜日武,任尚万.建筑施工技术[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
[2]张成平.如何有效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1,5(6):194.
[3]李建英.如何有效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1(8):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