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常玉田
回到本文中来,那么在英语中应该如何表达“小马”这个称呼呢?笔者认为与其他词语一样,似应联系具体的上下文确定。下面试图分多种应用场合提几点看法,仅供参考。
前面讲过,Lao Zhang(老张)、Xiao Zhao(小赵)是音译。相比之下,“小马”译作(实际上是写作)xiaoMa就“对”了。理由:这是英语国家及国内媒体的习惯做法。据观察Beijing Today和21st Century等国内发行的英文报纸(遗憾的是这两家都未能始终如一),较为常见的做法是斜体,比如说“我中午吃的是饺子”,其中“饺子”是中国特色词,英语表述便是:I hadjiaozifor lunch. 也可增加引号,比如写作:I had “jiaozi” for lunch. 还可以既斜体同时加引号,比如写作:I had “jiaozi” for lunch. 这么做可以提醒读者lao或xiao之类不是专有名词,而是某种中国特色词。倘若对“饺子”一词既不斜体也不加引号却大写首字母,也就是类同于Xiao Ma的写法,则国外不懂中文的读者会有多种理解,而更为重要的问题在于,这些理解耗费了时间和精力,结果传递的却未必是我们本来的意思。
当然,如果恰好处于句首,lao或xiao的第一个字母还是要大写的,但仍须保持斜体的格式。
我们在汉译英或英语写作作业中,以及今后在小说、电影、戏剧等汉译英及直接使用英语对外传播时,似可采用小写并斜体中文译音这一方法,以期反映特色文化及特色语言。但这么做适于书写,口语中难以体现。所以还可考虑以下其他做法。
第二种“对”的写法是单单一个Ma,即省略“小”字。这一做法似可用于新闻、商务、旅游之类的应用场合——当然,是在同一文本中前面已经出现过全名的前提下。
笔者认为,至少尚有三种又对又好的做法。第一种是套用英语的常见称呼Mr.或Ms.,写成(口头也一样) Mr. Ma。也就是说,男“小马”和男“老马”,在英语中都表示为Mr. Ma,女“小马”和女“老马”,都是Ms. Ma。前面所讲的不当写法的Old Wang、Little Li之类体现不出性别,而Mr. Ma和Ms. Ma这样的表达指明了性别,便于老外称呼中国人,同时避免了年龄歧视的嫌疑。同理,“大李”(“大马”似乎少见)是Mr. Li,“大老李”还是Mr. Li,“马老”也是Mr. Ma。
假如马林生的妻子也姓马,则她也是“老马”,即另外一个“女老马”,英语称呼还是Ms. Ma。假如她不姓马,比如说她姓张名红,则需根据情况选择英语称呼。如果中文原文是“马林生的夫人张红”或“马林生的老婆张红”之类,那么英语表达建议为“Ms. Zhang Hong, wife of Mr. Ma”之类,实际上仍然与马姓人士依据性别分别称为Mr. Ma或Ms. Ma是一致的。这种情况下容易让人以为他俩是二婚,但这是异化译法的成本。如果是偶一出现,则不够准确无伤大雅;如果是个短篇或长篇小说或戏剧电影脚本,则原文叙述过程中即可自行消化;如果认为不易做到,则建议加个句中解释或句外注释。
如果中文原文是“马太太”或“马林生的夫人马太太”之类(关键点是她的本名没有出现),那么英语表达建议为Mrs. Ma,也就是处理方法属于归化,再现的正是“马太太”。
Mr.或Ms.或Mrs.的那个小圆点可要可不要,这时的关键是:同一份文件中前后统一体例。
这一做法的特征是化繁为简,统一表述。这个Mr.(也包括Ms.)的交际效用,大抵等同于厕所门上的Men(或Women),而距离大会发言时对全体听众称呼的gentlemen(或ladies)有点儿远。
第二种又对又好的译写方法,是在前述称呼斜体后接姓氏的基础上增加同位语解释。比如说“laoMa, or old Ma”用来指代不定场合的“老马”,用“laoMa, or the elder Ma”指代兄弟两个中的“老马”,用“laoMa, or Ma the senior”或“laoMa, or Ma Sr.”指代父子中的“老马”;用“xiaoMa, or young Ma /xiaoMa, or the younger Ma / Ma Junior / Ma Jr.”分别表示三种上下文中的“小马”。
这种方法指在英语行文中需要使用汉语拼音时,用同位短语(也可以是括号、破折号)对斜体部分做出解释。这种方法是以英语人士熟悉的方式介绍国人,有利于推广汉语中的特色词汇,正如日本、韩国一直在做的那样。联系前面的举例,可以类比为“I had ‘jiaozi’, or dumplings, for lunch.”的表述。书面语、口头语均可使用这一方法。同一篇文章中,这种注释多在某个姓氏第一次出现时需要。如果文章较长,可在相隔数页或另外一个场景中再次解释。小说或剧本中,原文作者可能会有相适宜的照应。
第三种是放弃姓氏,改用名字,或者说姓氏暂缓出现。为了说明问题,试以王朔的中篇小说《我是你爸爸》中的两个人物为例。这篇小说的主人公名叫马林生,全篇两次出现作为称呼的“小马”二字,一次是马林生对儿子马锐说的,另一次是马林生的前岳母对他说的。译成英语时,老马对小马说话时可以沿用中文原文叫后者为Ma Rui,前岳母对马林生说话时可以叫他Linsheng。笔者认为,在类似的语境下,Ma Rui和Linsheng的交际功能与“小马”中的“小”相等,即所谓的“语意等值”或“词义等值”。
这么做的依据需要提及两个相关的参照场景。一是我们与英语国家的某人交谈,多数情况下,几句话之后对方极有可能会建议直呼其名跟他说话,而不是一口一个“某某先生”之类。二是中国人之间极少单用一个姓字相互称呼对方,比如,极少听到有人这么打招呼:“喂,张。”或“过来,李!”。假如有人这么做,我们要么一时反应不过来,要么听懂了也会觉得说话人很怪。但我们会注意到老外有时却用姓氏称呼中国人,比如说“Hi,Zhang!”或“Hello, Li.”,而多数人对此会表现宽容。一些学生在课堂练习中也会这么称呼同为中国人的同学。
但是应当指出,老外这么做的责任不在老外,或者说主要不在老外一方。这是因为老外第一次问起我们的姓名时,比如说“What’s your name?”,我们许多人会说(仍以马林生或马锐为例)Ma Linsheng或Ma Rui。老外听到的第一个词是“马”,多半会以为这便是我们的名字(英语国家的姓名中,第一个词是名,姓在名后面)。
将这两个场景联系起来便可说明,“放弃姓氏,改用名字”的做法似可参考。窃以为,有利于中外双方有效沟通的问答应当是这个样子的(仍以马家父子为例):
老外问:What’s your name?
老马答:Linsheng, Ma Linsheng.
小马答:Rui, Ma Rui.
当然还可采用“My name is…”的句型,也可在说过姓名之后找补一句“Ma is the surname.” 或“Ma is the family name.”或“Rui is my name.”之类,但报上自家姓名的词序不应颠倒。
同理,在另外一个场合,马林生可能被人称为小马;如需使用英语表达,则仍然是Linsheng或“Linsheng, Ma Linsheng”或Mr. Ma或Mr. Ma Linsheng。若干年之后,如今的小马成了老马,如需使用英语表达,则仍然是Rui或“Rui, Ma Rui”或Mr. Ma或Mr. Ma Rui。
这么建议的依据其实很简单。其一,“小马”“老马”或“马老”原本就不是专有名词;需要对老外指认一个中国人的时候,采用其专有名词才能做到人、名同一,才能确保同一个人的称呼可以多样,但真人只有一个(即形式逻辑中的“概念同一”)。其二,在同样的语境下,英语国家的人们自我介绍的方式,以男性的John Smith为例,多为John、John Smith,别人介绍时多为Mr. Smith或Mr. John Smith之类——当然不可能千篇一律,但先名后姓的词序是大概率事件。
但是,顾及用汉语拼音表示的中国人名不易分辨,建议始终采用全名。仍以上述马家父子俩为例,无论汉语原文是“老马”还是“小马”,汉译英或英语写作时一律采用Ma Linsheng或Ma Rui。如此一来,不管小马是男是女,只要老外能够区分人名即可保持信息(这里仅指人名)流动。
那么是不是“小马”就不可以译成little horse呢?可以的,一如前面所讲,应当根据上下文判断及选词,而不仅仅是单词对译。这可能有两种情况。一是在诗歌、童话、寓言等文学体裁中,“小马”可以译成little horse,且这匹小马还会嬉笑怒骂。这与“小孩”译为little boy是一样的。二是“小马”系实指,包括文学作品中的实指,则可以查询一下词典,根据情况译成colt、 fi lly、foal、little horse甚至young stallion或young mare。比如说在姜戎的《狼图腾》中,“小马”一词出现一千多次,且说的是真的小马,义同“小马驹”(该词也多次出现),就可根据情况变化使用。
但最好不要把“小马”译作nag或pony。前者学生未见使用,所以提及辄止;后者主要是指矮种马,部分情况下才指矮小的“正常的”马。
再饶一句:在翻译“小马倌”或“小马贼”这类人物名称时,又不可孤立地把“小马”译成little horse了,而应当根据情况使用上位词,译作little boy或young man之类,或采取Mr.后接姓氏的做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