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园林竹文化探析

2018-11-29 16:24
绿色科技 2018年23期
关键词:园林艺术造景竹子

张 颖

(北京市大兴区黄村儿童游乐园,北京 102600)

1 引言

竹子(Bambusoideae),禾本科多年生木质化植物,其品种繁多,适应性强,早已遍布世界各地。目前地球上竹类品种约有1200多种,而我国幅员辽阔,仅我国就拥有500多个品种,几乎占据了全球品种总数的1/2,成为世界上栽种竹子品种和数量最多的国家,又因其栽培历史悠久,享有“竹子王国”之称。

2 我国古典园林竹文化栽培史

2.1 先秦、两汉时期

这个阶段是中国古典园林竹景的萌芽阶段。当时,人们还处于极端落后的生活状况,对自然景观根本无暇顾及,更谈不上对竹子的艺术欣赏,竹子仅被少数文人所喜爱。据史书记载,秦朝时,秦始皇为了修建“虚明台”,将竹子从山西云岗引种到了咸阳的宫庭内进行栽植。近些年,在该宫殿遗址中出土的一幅壁画上的植物,从外形看便是竹类,这是秦朝时栽种竹子最有价值的依据。到了汉朝,皇家园林中的“上林苑”、“永安宫”等都留有种竹的记载。只是,这一时期竹子在应用上还处于起步初期,不能称之为园林造景和艺术文化。

2.2 魏晋、南北朝时期

这个阶段是人们思想较为活跃的阶段,也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阶段。思想的解放促进了艺术的发展,人们也开始向往美好的生活,园林也由最初的皇家园林逐渐扩展到私家园林乃至于民间庭院。这一时期最有名的私家园林代表是当时杰出的诗人、文学家谢灵运的“谢家庄园”(位于今天的浙江省绍兴市),从诗人在《山居赋》中对自家庄园的描述中可以看出,谢家庄园规模之大,竹量之多,竹景之美,以及诗人从内心散发出的对竹子由衷的喜爱之情。

2.3 隋唐时期

随着封建唐朝经济和文化的繁荣,古典园林艺术的发展也日臻完善,走向古典园林艺术发展的全盛时期,其中竹子景观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如在《池水篇》中,诗人描述的正是自己在洛阳的宅园,宅园共计十亩大小,其中竹林占据了1/5。可见诗人以大面积竹林营造幽静的格调,以此突出了养心怡性的氛围。另据诗人在《竹里馆》中的诗句:“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由此可以推测,此馆位置很是偏僻,周围是大片茂密竹林,诗人独自静坐在幽深的竹林中,一边弹琴一边对着天空大声唱歌的情景,描写了诗人一种与世无争的隐居生活。而从王维的另一诗句“檀栾映空曲,青翠漾涟漪……”中,又能够联想出另一幅画面:山坡上遍地种着修竹,一弯溪水绕过一条山路彼此串连,满目苍翠掩映着溪水涟涟的场景。这些美秒的诗句宛如一幅幅晶莹剔透的山水画,令人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遐想。从诗句中可以读出,当时的人们对美好生活意境的追求和向往。而园林竹景也是在这一时期,开始得到充分发展,逐渐走向兴盛时期。

2.4 宋、元、明、清时期

这一时期,中国古典园林已趋于成熟,即写意山水园发展到了顶峰的时期。如北宋时期赵佶的“寿山艮岳”,其中的“斑竹麓”和“胜筠庵”就是以园中竹景为特色而命名。宋代以竹景取胜的名园还有沈括的“梦溪园”、辛弃疾的“带湖新居”等。到了明清时期,竹景已发展成为我国古典园林艺术的一大特色,其中江南居多,典型的有:个园的“春山”、拙政园的“海棠春坞”、沧浪亭的“翠玲珑”等。而北方较为有名的园林竹景代表,也有勺园、卧佛寺等。所有这些,说明了竹子在我国古典园林造景上的应用非常成功,可以说这一时期,我国竹文化已发展到古典园林登峰造极之境界。

纵观我国古典园林发展史,其竹景发展可以概括为:先秦两汉属萌芽,魏晋、南北朝时期由单纯的写实后续发展为写实与写意相结合,借物而舒怀。后又经过唐宋时期诗歌、绘画艺术的渗透融合,最后发展为以写意为主,逐渐形成“竹里通幽”、“移竹当窗”、“粉墙竹影”、“竹石小品”等艺术手法,体现出了园林景观的雅秀风格,而这些艺术手法有许多仍为现代人所采用,形成了我国特有的园林艺术文化——竹文化。

3 我国古典园林竹文化营造艺术

3.1 诗情

我国古典园林注重文化内涵的表露和意境的营造,善长将植物的形态与文学作品相结合。而竹子作为古典园林植物造景的重要元素,其优美的形态、高尚的品格以及深厚的文化意蕴,更是渗透着浓浓的“诗情”。诗人往往是怀揣梦想,但又对现实无奈,于是借物喻人,表达出作者内心的孤傲和清高,以及面对现实社会悲观而又无耐,怀才不遇的思想。在现代社会,竹子还可以用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它与松、梅一同并称为“岁寒三友”,又与梅、兰、菊一同享有“花中四君子”的美誉。

3.2 画意

俗话说“园以竹胜 ,景以竹异”,而竹既有自然美的“形”,又有灵魂美之“意”。在以竹造景的艺术造园手法中,无论是“竹径通幽”、“移竹当窗”,还是“粉墙竹影”、“竹石小品”,无不体现出竹景的丰富多彩、格调的千变万化,以及形态的风情万种。可以堪称为“月照有倩影,风吹有清声,雨涤有清韵,霜凝有清光,雪染有清趣”,令人大饱眼福而产生无穷的画意。

3.3 音韵

在《咏竹》诗句中,作者描写的就是竹子的音韵美,即竹子在清风的吹拂下,不同形态的叶片会相互摩擦而形成不同的音韵。如苏州怡园的“玉延亭”,即是因为风吹动竹林,竹林不停摇摆而发出响声,形成“清风时一过,交戛响鸣玉”的音乐效果。另外,竹子在雨露的击打下,也会产生不一样的音韵美。“听雨人秋竹,留僧复旧棋”说的就是被雨水冲刷的竹子,其叶片色泽很是鲜亮,竹径半掩半开,加上雨滴敲打竹叶的声响,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意境,而产生不同的音韵,令人耳目一新。

4 分析古典园林竹景的现实意义

竹积淀着我国深厚的历史文化意蕴,蕴含着丰富的古典园林艺术文化——竹文化。在当今社会,人们之所以喜欢竹子,喜欢以竹造景,不仅是因为它高耸挺拔、亭亭玉立、婀娜多姿的外表,更重要的是,竹子有一种不畏严寒,不屈不挠的精神,而这种精神象征的正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悠久历史长河中,自强不息、英勇奋进的民族精神,是民族之魂。今天,剖析古典园林竹景的营造艺术,不但能够弘扬其艺术精华,更重要的是将传统的艺术文化因地制宜的应用到现代园林植物造景中,使我国的古典园林艺术文化——竹文化不断发扬光大。

5 结语

本文以回顾竹子在我国古代各个时期的栽培史为导线,分析了古典园林竹文化的营造艺术,而这些艺术手法从现代人的审美哲学角度来看,也是非常适用的,只要合理进行配置,它依然可以在现代园林植物造景中发挥其作用,放射出耀眼的光芒。谨以此文,希望能够对现代园林竹景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猜你喜欢
园林艺术造景竹子
手法、奇观与现代生活:胡雪岩故居的园林造景
基于水族箱造景与水草养殖探究外界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中国古典园林造景手法在私家花园设计中的应用
你所不知道的竹子
竹子为什么长不粗
狠刹“移石造景”的歪风
竹子的中间,为什么是空的
园林艺术中新技术以及新材料的应用
园林艺术设计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作用探讨
浅谈古诗文与中国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