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人工智能的态度与智能文化的培育

2018-11-29 16:37刁生富许清柳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经济管理与法学院
教书育人 2018年33期
关键词:维度机器人人工智能

刁生富 许清柳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经济管理与法学院)

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是当今科技皇冠上最璀璨的明珠,是当前科技创新和推动产业升级转型的焦点,是世界各国科技竞争的制高点。作为一具有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的通用性技术,人工智能有可能彻底改变人类生活、工作、学习的方式。因此,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相继出台相关规划和政策,力图在新一轮国际科技竞争中掌握主导权。2016年10月,美国《国家人工智能研究和发展战略计划》提出了政府资助人工智能研发的七项战略计划。2017年7月,中国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从科研、应用、保障政策等角度为人工智能发展做出体系化的整体布局,提出了六项重点任务。大学生对人工智能的态度直接影响着人工智能人才的培养并进一步影响我国人工智能技术的国际竞争力,而大学生人工智能态度的形成又与大学智能文化环境和智能文化培育密切相关。因此,研究大学生人工智能态度与智能文化培育,是一个极具现实意义的问题。

一 当代大学生对人工智能的态度

当今世界,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突飞猛进,人工智能的服务已成网罗之势,年轻一代大都成了其服务对象,尤其是接受新事物能力最强的大学生群体。态度决定态势。当代大学生对人工智能的态度成为影响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和人才培养不容忽视的因素,借以年轻化的角度透视当事者对人工智能的体会与遥想,既是对热点时事的反射,更是对未来环境的眺望。在本次的实证研究中,我们发放了30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256份,从中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对人工智能的价值和未来发展的基本态度。

第一,大学生对人工智能功能与价值的认识。服务性、便利化是现今人们给人工智能盖上的基础标签。在本次调查问卷中,有分别高达76.95%、64.45%、71.09%的大学生认为所使用的人工智能技术的功能是根据搜索结果、历史记录推荐服务以及智能手机提供的个性化服务,并且有87.11%的大学生认为人工智能设备在生活中极大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纵观交通界、教育界、医疗界,无人驾驶、寓教于乐、人文关怀都是人工智能服务性、便利化的生动体现。当代大学生在认识人工智能的功能与价值时,普遍认为人工智能是给懒人带来的便利性福利。

第二,大学生对人工智能未来发展的看法。2016年AlphaGo与李世石的“人机大战”向世界宣布智能化趋势已势不可挡,人工智能未来发展路径与问题也备受热议。对于智能控制问题,有62.89%的同学寄希望于其他可行办法,认为至少不会让人工智能毁灭人类;而对于未来机器人是否会发展到类人类的自主思考,分别有38.28%和36.33%的人表示会或不会,并且57.81%的人更倾向于接受人工智能成为人类的伙伴。由此可见,当代大学生对人工智能未来发展的人机关系问题期许寄以理想化,坚信人类智慧的无可替代性,至灵至性的人类一族将紧守地球权杖之巅,《我,机器人》中机器人主宰人类将只是科幻,暖心的“大白”才是人们勾勒出的未来智能体。

二 当代大学生智能认知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当代大学生对人工智能了解程度低。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而在人工智能席卷全球之时,当代大学生就人工智能的了解明显不足。若全然了解便是全然宽恕,那么大学生难免会与人工智能产生纠纷。就256份有效问卷中,竟多达66.02%的人表示对人工智能略有耳闻但不是很了解。生活在智能时代大背景下的当代大学生,几乎每天都接触着指纹解锁、人脸识别、智能扫码、自助售卖的大学生却只有46.88%的比例显示人工智能与生活较贴近,这无疑与“骑在牛上找牛”一般无二,正如法国著名雕塑家奥古斯特·罗丹所说“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同样的,在遍地智能化的地球村,只是缺少对周遭人工智能运用的自主观察与了解。

其次,当代大学生对人工智能的重视度不足。眼下人工智能的发展已远远超出最初预料,技术更新如同核裂变扩散至人们的生活,上至国家机器、下至生活琐碎,而仍有相当高比例的大学生对此熟视无睹。波斯特姆说:“过去和现在,最先进的人工智能都取得了很多进展”“(谷歌)的基础技术只是过去几年中的技术研发的技术正常延续。”[1]即便是属于技术正常延续,当下与未来的人工智能都必将与我们的生活与工作挂钩,是否大学生毕业需与智能机器人争饭碗?是否大学生以后的人生伴侣也会是情感机器人?与此种种,当代大学生却只单单享受智能化带来的便利,而缺乏对其真正的重视。

最后,当代大学生对人工智能认知仍局限于表层。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知表层而不深究,是大学生对日新月异的人工智能思考所表现出的特点。调查发现,大学生对人工智能的思考仍停留在方便人们日常生活、作为智能手机的补充与拓展的表层上。不可否认,人工智能的直接性特征就在于服务大众、提高大众的生活水平。但是,随着技术的跨阶梯进步,人工智能早已不拘泥于简单的服务,“人工智能+”时代急需更进一步思考人工智能的深层次问题。智能文化的围墙下,大学生不应满足于循序渐进,而应立足于大数据的背景下,对人工智能加以举一反三、以点窥面,抽丝剥茧般彻底深究人工智能。值得深思的是,当代大学生有限的维度,大多只平视到人工智能裸露在人前的冰山一角。

三 引导大学生培育科学的智能文化观

终有一日,世界将是数据原住民的世界,智能文化将是通行于世界的文化。这一点,我们都应该清楚地意识到,当代大学生肩负的使命也随之了然。针对大学生人工智能态度和认知中存在的问题,为推进国家人工智能战略和培养人工智能人才,在大学教育中国,积极营造智能环境和培育智能文化,就显得十分重要。

首先,辩证看待人工智能的利与弊。月有阴晴圆缺,事物皆无完美,人工智能亦有其长短板。人类的任何一种重大的科学发现和创造都无异于从神的天庭上窃得圣火。一方面会给自己带来光明,另一方面也会因此葬身火海。[2]毫无疑问,人工智能就是人类窃取的圣火之一。早已遍及日常生活的人工智能为人类带来了时间、空间空前利用的可能。有限的时间在智能化的引导下,瞬间膨胀,我们可以在智能机器人的陪伴下实现生产效率、质量的双重提升。外出打拼的一代顾不及予以家里老一辈关怀,机器人保姆给予老人的再不仅仅只是冰冷的打理,甚至是情感的交流、娱乐的互动,人性化的设计弥补空巢老人的四壁。萨特有言“如果想改变一些东西,就必须接受一些东西”,那么对于人工智能而言也是如此,要想让光明更敞亮、更持久,就必须接纳其危险因素进而寻找良方击破瓶颈。机器人犯罪该归咎于何处?机器人是否能够成为伦理载体?实业机器人所带来的就业问题又该如何?性爱机器人是否带来人类繁衍危机?诸多如此的一系列难题都是人工智能带来的连锁不良后果,都迫使我们去接受,但绝不是逃避。正视人工智能的利与弊,拒绝以偏概全,力求全面理性对待。

其次,提高就智能敏锐度。“成功创造人工智能将是人类历史最大事件,若不懂如何避开风险,这也将是最后的大事。”这是物理学家霍金就人工智能的撰文总结。深受人工智能包围的当代大学生更应该重视人工智能这一件人类历史上的大事,何况人工智能时代下的大学生早已任重道远。新时代的大学生不再是“两耳不闻天下事”的书呆子,而应秉持敏锐之心、关注之意去探讨深挖当下与未来的生存质变。人工智能的诞生本身就是人类科学技术的飞跃,由此带来的是第一二次工业革命所不能企及的质变。智能敏锐度的充分提高有助于大学生迎接属于智能一辈的新社会,更有助于一个民族、国家未来的科技与人文发展。密切关注智能时代的变化与挑战,提高智能敏锐度是大学生不与生活、世界脱轨的必要常态。

最后,拓宽智能文化思考维度。跳出条条框框的束缚,打开创新的思路便是大学生应当拓宽的智能文化思考维度。跨越时空亦是一种维度拓宽,跨越种族亦是一种维度拓宽。完全道德主体是一个迷人的主题,鉴于现在或未来技术的发展,我们期望它能成为一个更安全、更尊重道德价值观,越来越自主的机器人。[3]联想是人类浪漫又不失思索的能力,既然技术赋予机器以智能化,仿生的机器人在人类社会生存明显已不再只是一堆铁疙瘩,它们的道德价值观问题早已不可避免。未来的高速发展态势下,智能体或将进阶为地球上另一个优势种群,类似于这般跨思维界限的苦想便是智能文化思考维度的一次拓宽。佛家讲求善待生命,智能体就是人类一手创造出来的类生命体,我们对待智能体又是否该是“善哉善哉”呢?破坏智能体是一种物品破坏行为,还是属于残害生命,这些新维度的思考将远远有益于停滞不前的琐碎沉迷。

当然,在大学校园里,通过多种形式普及人工智能知识,培养智能文化环境,从而引导大学生人工智能理性态度的形式——这是自不待言的事情。

猜你喜欢
维度机器人人工智能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数读人工智能
下一幕,人工智能!
机器人来帮你
认识机器人
机器人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