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圭玉 牛玉梅 綦 佳 于 洋 (哈尔滨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
随着2013年12月国家卫生计生委等7部门《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和2015年5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等一系列文件的出台,研究生教育正经历前所未有的重大改革。将从前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结合,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取得毕业证、学位证的同时,还将获得住院医师培训合格证、执业医师证。在严格执行培养方案的同时,口腔医学专业也面临新的问题亟待探讨和解决。
伴随一系列政策的颁布,国家对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非常重视,这对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整体医疗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应是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较强临床能力和一定临床科研能力的应用型高级医学专科人才,且经近20年的实践证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比较适合培养医学人才的途径,有利于提高我国口腔医疗水平,符合大多数群体的医疗需求。其培养目标为:掌握口腔临床医学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临床分析和临床操作能力,能独立处理口腔相关疾病;能结合临床实际,学习并掌握临床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熟练掌握并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
从口腔医学生培养的角度来看,专业学位研究生岗位需求可概括为口腔医学生在毕业之后的某个特定工作岗位、组织环境和文化氛围中的绩优者所具备的可客观衡量的个体特征及由此产生的可预测的、指向绩效的行为特征,是判断一名学生是否能够胜任未来某项工作的特质,是决定并区别未来业绩好坏差异的个人特征。胜任力概念的提出,为医学人才培养提出新的导向,通过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细则》的培养要求,建立以胜任力为导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评价体系,成为各大院校的目前研究的热点。
各大院校在培养目标明确后,以国家基本政策要求为前提,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纷纷建立培养体系,细化培养方案,落实培养过程。但在实施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某些难以解决的矛盾凸显出来。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是符合社会发展和医疗改革需要的,现今的医疗状况需要更多的医生能够为更多的患者提供服务,将基本的医疗问题解决在社区、基层医院。这样就需要专业学位研究生能够成为全面的医生,服务更多患者。如今的并轨培养正符合这一需要。
但专业录取研究生的招生形式一定程度上束缚研究生培养,很多导师希望自己的研究生成为本专业领域的优秀人才,希望有更多的时间培养本专业领域的优秀研究生。口腔内科学研究生面临问题尤为突出。牙体牙髓病科轮转6个月,儿童口腔科轮转3个月,口腔预防保健科轮转2个月,口腔黏膜病科2个月,牙周病科6个月。仅仅3个月、6个月的时间无法在毕业时造就专门人才,专业突出与全面培养渐成矛盾。打破传统观念培养全面口腔医学人才才是今后研究生培养的方向。
对于口腔医学各专业来说,“规培细则”所要求轮转时间都存在个别专业在个别学科轮转时间短的问题。目前的培养细则直接应用于研究生培养,细节之处不尽完美。例如口腔正畸专业研究生在儿童口腔科轮转仅0.5个月,口内专业研究生在口腔正畸科轮转1个月,如此走马观花的培养过程是否真能体现全面培养的目的,还需要时间的检验。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要求33个月的轮转时间,有利于实现理论知识到实际应用的转化,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临床诊疗水平。但在研究生报考之初可能不能正确评价自己在口腔方面的擅长领域,摒弃专业的限制,不再一味强调全面或者专科的理念,如果能够在入学时通过入学考试先取得住院医师身份,再经过一年通科培养后,再根据个人特长、兴趣能力选择导师,取得研究生培养身份,之后的培养方案就随导师专业设置,可能更会做的人尽其才,导师对于本专业研究生有规划的培养、研究生有兴趣学习态度很多问题将迎刃而解。在全面的基础上有侧重的培养而不是一味的要求“全科”概念,更会对人才培养起到重要作用。
研究生期间临床培养与科研能力是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同时,还应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研究生期间科研能力的培养是评价培养合格与否的标准之一,研究生在毕业之前都应完成符合要求的学位论文写作。在研究生走上工作岗位以后,科研能力也将为未来职业发展提供帮助。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的背景下,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轮转时间延长,不可避免的矛盾在研究生第二年凸显出来。是继续轮转,还是完成实验、撰写学位论文,难以两全其美。虽然各个院校都有自己的解决办法,也无非是希望两相平衡,而实际上就是在牺牲两方。
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培养过程中“量力而为”将为这一矛盾提供帮助。并不是所有专业研究生都具备科研素养,也并不是所有专业学位研究生都有精力同时兼顾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研究生培养。“分流”政策势在必行。对于具有优秀科研素养的学生可以在科研方面重点培养,相应对学术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就业趋势应该有更明晰的指导。
科研能力不只是研究方法的培养,也包括科研思维能力的培养,形式应该更多样化。参考国外优秀经验,借鉴日本研讨会的形式,帮助学生提高科研能力,也是一种适应现阶段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方式之一。医学研讨会是日本医学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形式,它分为定期专题报告、研究阶段报告、抄读会及每年一度的全国医学研讨会和地区研讨会,能够帮助学生开阔思路,了解本学科领域的前沿进展,激发创造力和科研精神,对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有独特的优势。
目前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考核方式、标准多种多样。例如我院设置日考核:要求研究生每日完成等级手册填写,完成疾病种类、临床技能的总结。月考核:通过与导师见面的方式汇报月工作情况,把关研究生思想学习动态。年考核:就本专业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进行深入考核。出科考核:轮转完成一个科室进行一次轮转科室的技能、专业知识考核。但无论怎么考核,标准还停留在能够完成培养细则所要求的疾病种类和操作数量,能够通过国家组织的结业考核。以质量替代数量、以掌握代替分数将成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大势所趋。
全面培养一名合格医生更应该贯穿到日常的过程性考核。目前口腔医学临床能力考核形式一般采取平时轮转考核、阶段考核和毕业考核相结合方式,评价形式分为笔试、口试、病例答辩、现场操作等。主要存在主观因素影响大,缺乏合理性、标准不统一、无法与我国现行的执业医师考试体系接轨等方面的问题。不局限于试题、数量,研究生的日常表现更能体现是否具备医生素质。在进入轮转科室第一天起就应是考核的开始,出科时带教教师对研究生的评价更能反映培养的质量。建立更为客观、公平的过程考核将更有利于医学人才培养。
临床能力是医学生专业素质的核心内容,是一个综合的、多维的、复杂的能力集合。口腔医学具有“大门诊、小病房”的特点,门诊患者从接诊到完成治疗通常仅由一名医师完成,口腔疾病诊治过程中医师与患者是一种面对面、一对一的方式,整个过程需要医师不断与患者沟通交流,对医师本人的临床能力要求高,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只要充分利用附属医院临床资源,调动临床师资力量,不断探索、总结,认真实施,持续完善和改进培养和评价体系,一定能稳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合格的高素质医学高层次人才。
研究生教育已经迈出重要的一步,之后如何走好还要不断摸索。口腔医学作为临床医学中重要的部分也将为改革贡献力量。提高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质量,为口腔事业的发展与进步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