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东东 (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
2017年12月,随着《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的发布,深化产教融合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细致勾勒出“政校行企”四方联动的产教融合2.0版本的美好蓝图,正式拉开了高校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的序幕,也为高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高校的人才培养,不能够脱离行业和社会需求,政府和行业企业也要主动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过程,并从中受益。基于这样的背景,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的改革势在必行,必须打破传统的就业指导工作思维方式,使就业指导工作系统化、科学化、人性化、时效化,切实助推高校深化产教融合。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的出台,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举措,为我国高等院校尤其是地方本科院校深化改革、转型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动力。可以预见,各高校对于“深化产教融合”的理解深度、重视程度、实施力度、着力角度的千差万别,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高校未来的改革成败,因此不容有失。而就业指导工作作为高校的一项重要工作,肩负着高校培养的人才向社会输送的重任。向社会输送什么样的人才,如何把这些人才输送到最合适的岗位,实现个人才能的发挥和用人才助推行业发展,也就是产教融合关注的核心问题——高校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
基于这样的理解,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对于产教融合应该“主动适应”。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脱节现象虽然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与诟病,许多高校也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但取得成功的却是寥寥,究其原因就是改革的决心不够,改革的路线模糊不清,政策扶持有限,未得到社会各方面实际的响应与支持,因此多是流于形式,或者不了了之。而这些困难,均可以借助国家深化产教融合的大背景得以有效解决。其次,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应该主动思考,主动作为,乘势而上,将深化产教融合作为就业工作改革的“高铁”,大力度、多角度、全方位改革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使就业指导工作成为高校全面深化改革的先锋部队和显性成果。再次,就业指导工作改革要力争取得突破性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引领高校的产教融合、转型发展,为高校人才培养的改革提供依据。
高校就业工作仅针对即将就业的学生进行毕业前的求职技巧培训和就业信息的单项传播,这种就业指导工作显然处于最原始的阶段,完全不能为学生提供所需要的教育服务,对促进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作用有限。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一环,就业指导工作应贯穿于大学生培养的全过程,实现就业指导工作的全程化。即在低年级做好职业导入和职业生涯规划的辅导,大三大四开始注重履职能力、求职技巧的训练,就业指导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帮助学生全面认识自我、激发优势潜能、有的放矢,完成自己的职业生涯理想的过程。因此就业指导工作的对象要覆盖到全体学生。
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必须开阔视野、扩大职能范围,这项工作不仅仅是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同时也肩负着为用人单位输送合格人才的重任,这种功能定位是社会赋予的。只有帮助用人单位遴选到合适的人才,才能更好地促进相关行业的发展,从而进一步扩大人才需求,进而有效提升高校人才培养工作对于区域经济的贡献度和影响力。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工厂”,而学生作为“原材料”,在性格特点、兴趣爱好、成长背景、就业期望等方面千差万别,因此,必须摒弃原来就业指导过程中千人一面、内容固定、形式僵化的就业指导模式,应该根据每位学生的个性特点,帮助他们发现自身优势特长,提供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服务,简言之,个性化就业指导就是为了帮助学生自我价值最大化的发挥与实现。个性化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则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具有全程性、全面性、科学性的完整的服务体系内容。就业指导工作的这种转变,既是学生主观上对于自身个性的彰显和发展的期待,也是学生在性别、地域、专业、教育背景、兴趣、特长等方面的客观需求,同时更是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对于“人的需求”的核心体现,兼具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对不同类型的人才需求。
目前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主要针对本校在校生,而社会上更多有就业需求的人则面临无助的局面,虽然各地的人才市场能够提供一些帮助,但是由于人力物力的投入有限,重视程度不高,大部分时候仅仅是为择业者提供“招聘信息”,缺乏指导作用。应该把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放在解决社会人才供需矛盾的大视野下,在战略上全面提升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社会定位。完全可以尝试当地就业管理部门与高校就业指导部门的深度合作,使高校更具专业化的就业指导能够辐射到“社会人”,探讨政府向高校购买“就业指导服务”的可能性。而高校可以依托政府的政策优势和信息优势,将自身能力大幅提高,为更多择业者提供技能培训和学历教育,助力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让更多人享受到高等教育发展带来的红利,同时提升高校立足地方,服务地方的社会职能。
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一个重要功能是为学生提供岗位供求信息,但这绝对不应该是就业指导工作的全部意义。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高校由内而外的自发式的开启了转型发展的新征程,改革的核心目标就是完成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使人才培养更加符合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而改革的核心任务显然就是改变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模式,要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这不是高校主观臆断能够决定的,人才培养必然有个精准的“画像”过程。这就需要就业指导部门提供社会对于人才需求的特征描述,进而高校根据这些描述,制定自己的人才培养方案,也就是精细“塑像”,学生经过培养走向社会,岗位适应度和职业发展如何,高校培养的人才到底怎么样,人才培养“成像”是否精确,这些也需要高校就业指导部门提供毕业生就业信息反馈,这些反馈信息将持续指导高校不断修正自己的人才培养方案。就业指导部门必须正确认识到这一点,将毕业生顺利推荐到工作岗位,仅仅是完成了一半的工作,必须建立健全毕业生反馈机制,建立长期稳定、覆盖面广、真实可信的毕业生跟踪工作模式,利用大数据技术,科学分析研判毕业生职业发展信息,为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提供切实可靠的依据。这一过程凸显了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在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就业率”一直是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核心指标,甚至是唯一评判标准,有教育部官员曾这样定义就业率:就业率是反映大学生就业情况的指标,是衡量检验高校的工作、评估办学质量等的重要指标。虽然近年来也在不同层面提出要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但没有出台相应的考核机制,使得这样的倡导成为空谈。虽然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社会以高校就业率高低来评判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优劣的现象依然存在,但是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工作关乎学生的发展,关乎就业工作的全局,关乎国家社会的稳定,对国家经济建设、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社会满意度等方面具有基础性保障和方向性指导意义。同时也是高校人本主义育人的具体体现,对促进高校转型发展也有实际意义。教育主管部门应该革新高校就业工作考核机制,用体制引导高校重视学生的就业质量,从毕业生薪资水平、专业符合度、岗位适应能力、工作环境、工作稳定性、发展前景等多个维度对毕业生就业质量做出综合评价,建立更加科学客观的毕业生就业跟踪体系,引入多元化的毕业生就业质量反馈机制,真实客观地反映毕业生的就业质量。这本身也是产教融合的目标要求,因为只有在产教深度融合的模式下,才有可能培养出符合行业发展需求的人才,这样的毕业生必然在薪资水平、岗位适应能力及发展前景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自然也就实现了高质量的就业。因此,改变就业工作考核的目的,也是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引导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在保证就业率的基础上,向提高就业质量的目标持续发力。
国家对于产教融合的重视已经上升到了战略高度,这赋予了高校新的历史使命,也拉开了高校转型发展的改革大幕。高校如果故步自封,不主动在产教融合背景下有所作为,那么高校的未来发展堪忧,因为不符合国家战略方向的发展是没有根基的,必然会被时代所抛弃。不同于高校其他方面的工作,高校就业工作一直在社会上有着较高的关注度,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应该站在更高的层面重新定位自己,不仅仅是应付“上级考核”,应该把自己放在助力高校转型发展的背景下,充分发挥就业指导工作的特殊作用,把重点放在促进高校内涵建设上,为高校发展提供数据支撑、案例支撑和信息支撑,主动拓宽工作思路,开拓性地完成任务,做高校转型发展的先行者、参与者和推动者。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校的发展离不开产业行业的支撑,脱离了经济社会的需求,高校学科建设就成了空中楼阁。就业指导部门作为高校对外联络和服务的重要窗口,应该把自己放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背景下,立足地方,服务产业经济,助力国家经济结构的转型发展。应该主动承担起为地方行业输送优质人才的任务,充分发掘地方经济优势特色,使自身发展与当地经济发展产生紧密联系,相互支撑,互为依托。打造地方有影响力的,行业内值得信赖的人才输送平台,形成高校发展与地方经济发展齐头并进,相互助益的良性互动。
由于高校对于就业指导工作定位的问题,就业指导老师的配备普遍不足,除少数的专职教师外,多通过二级院系的学生工作队伍进行补充,兼职比例较高,且专业化能力一般,许多高校就业指导老师从未在社会、企业实践、学习,无法带给高校毕业生真正需要的就业指导第一手资料,无法让学生们信服,不能够满足产教融合背景下对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要求。学生就业的个性化需求、就业指导部门服务地方经济产业的客观需求,为更广泛的受众提供就业指导服务等这些客观情况,都要求高校就业指导部门需要具备一支具有一定数量规模,专兼职结合,有高等教育经历和一定行业背景的,具有较专业的指导水平的师资队伍。因此,组建由政府工作人员、高校专职教师、行业主管工作人员、企业工程师等多方组成的就业指导工作队伍非常具有现实意义。这样的队伍组合,一方面可以在保证教师数量的基础上节约高校人力成本,另一方面,各方具有的优势是高校自有教师所不具备的,对国家相关政策的了解,对高等教育的充分理解,对行业趋势的敏感嗅觉,对企业技术需求的准确判断,具备了产教融合的全部要素,能够为高校乃至社会上有就业需求的群体提供专业化、职业化的就业指导服务。
目前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资源配置主要由高校自身完成,从场地、人员、受众群体、功能发挥等都由一定局限性,政府、行业、企业均未参与其中,这难以满足产教融合的需求。就业指导工作作为连接就业市场的纽带,作为反馈毕业生就业质量的信息桥,作为向地方行业企业输送人才的平台,需要率先完成“融合”,把自己的工作主动融入地方经济和行业企业。要实现这个目标,就要充分整合优势资源,把政府的政策用足,行业企业的优势用足,联合政府、行业企业共建辐射范围更广泛,就业指导更专业,产教融合更明显,资源配置更具优势的地方性综合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与政府行业企业共建共享,共同受益,把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建成高校与地方教育的共同体,与行业企业利益的共同体,四方共同交流实现深度产教融合的信息平台。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在产教融合的大背景下,需要高校根据自身发展需求,将就业指导工作重新定位,改变工作理念,提升工作格局,创新工作方法,科学规划,并按照规划推进一系列改革措施。改革中需要得到教育主管部门、地方政府和行业企业的大力支持。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有效开展不仅有利于高校自身的建设,并且可以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