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芳
人才是未来发展的关键动力,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一直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希望推动我国高校教育走向国际化。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也在助推着高校教育的国际化发展,为此,高等教育应该要推进课程改革,同时提高教学内容的针对性,满足不同阶段学生的学习要求。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我国教育走向世界,提高国际影响力。培养一大批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为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充足的智力保障[1]。基于这样的教育目标,高校课程教学结构和教学内容必须要进行调整和优化,特别是对于大学英语教学来说,可以借助当前的有利环境,对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创新,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的重要发展趋势,中国想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必须要重视人才培养,培养一批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很多发达国家都根据现实发展需求制定了本国的教育国际化发展战略,借助国际化的背景提高本国教育水平和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国外高校在这样的教育战略的指导下,对教育模式进行了调整和改革,学生的培养目标增添了培养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能力的相关内容。
国家之间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我国也紧跟时代需求,提出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目标。语言是走向国际化交流与合作的必要媒介,是高校国际化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英语作为一门国际化语言,在生活、学生和工作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在很多专业领域上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2]。调查研究表明,全球英语使用者在15亿人以上,在很多专业领域和学术研究都是使用英语这一语言媒介。对于我国学生来说,不能单纯以语言学习的目标来限定自己,而要具备长远的发展眼光,结合专业研究和文化背景进行高效学习。
现有的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存在很多弊端,难以适应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与高校国际化教育引导下的高校英语教育理想模式存在一定落差。课程设置对课程的门类、学时、学习目标、学习内容都做出安排,要提高大学英语教学的有效性,需要优化大学英语课程设置,根据学情提出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关键是对课程设置进行科学设计。现代高校英语教学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与其他学科结合,开设专业英语这一课程,另一类是作为通识性学科,以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为主,提高学生的英语素养。通过调查发现,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还是存在差异,一些对专业学习要求高,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希望能开设专业英语课程,一些英语基础不够扎实,认为专业英语难度太大的学生就只想学习基础英语。进入到更高的学习阶段后,学生希望能有更多的实践类和实用类的英语课程。可见学生对学习英语学习的需求具有多样性的特点。为了兼顾到不同专业类型学生的学习需要,学校除了要开设英语基础必修课,还应该开设英美影视赏析、英美文化介绍、高级听说、科技英语等选修课程,让各个层面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英语课程,使英语教学目标更具有针对性,培养出专业化人才。
要想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学生的主观意识固然占据主导地位,但学校的支持也是不可或缺的,是帮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的重要推动力。调查表明,学生很喜欢网络自主学习的方式,对网络自主学习有着更高的期待。基于这样的现状,学校应该不断完善网络教学平台,充实信息资源库,加大对网络平台的硬件投入,让学生能够方便快捷地获取大量英语学习资源,及时获知学术界最新的理论知识,进而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另外,学校还可以积极寻求和国外高校的合作,搭建起文化交流平台,让学生开拓视野,近距离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本校教师在课堂教学之余,还可以和学生在线上互动,引导学生用科学高效的方法进行自主学习,及时帮助解答学生疑难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利用互联网获取更多有效资源,制定合理的自主学习目标,不断拓宽知识面。
随着教育环境的转变,目前高校开设的英语课程越来越难以满足学生的培养需求,特别是在听力和口语这两方面的教学课时还远远不足。高校普遍实行每周开设一次听说和读写的课程,英语课时少,教学内容单一,完全以教材为中心,缺乏课外知识拓展,对学生听力和口语技能的培养没有太大的帮助,很多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甚至感到懈怠,学校效率十分低下[3]。因此,高校可以通过压缩英语基础课程的教学周期来解决这个问题,在一年级教学阶段增加英语课时,完成基础英语的教学。细化课程门类,开设视听说、阅读、翻译和写作课程,分配不同的教师进行教学,让学生能够在科学的课时安排下牢固掌握多种英语技能。同时,各科教师要相互交流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现实需要调整课时内容,真正使教学活动围绕学生展开。
要优化课堂教学,使教学内容更具针对性,首先要优化英语基础阶段的分级方法。我国高校普遍采用入学摸底考试的形式进行英语分级,虽然这种方式能初步判别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但是语言学习是一个相对复杂的内容,包含多种类型的技能,每个学生擅长的内容不同,依据成绩进行分级并不科学。如果能让学生利用“元认知”的策略,自己分析学习情况和学习潜能,根据这些条件选择合适的级别,就能实现分级的科学化和准确。每个班级的学生水平都相差不大,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也能更加深入且有针对性。学生依据自我认知进行班级选择还能提高学习兴趣,放下心理包袱,意识到与外界互动交流的必要性,对自己未来的学习有更好的规划和预期,减少了学习的阻碍。
在高校课程设置中,英语是作为一门基础必修课而存在,但受到种种因素的影响,很多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厌烦情绪,在课堂上不认真听讲,缺乏明确的英语学习目标,久而久之,很多教师也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专业文化知识停滞不前,专业发展意识淡薄。为了改变这样的现状,实现大学英语教师的可持续发展,特提出以下三点策略。
教师专业发展意识淡薄很大程度是受到环境的影响,作为教育者,绝大部分英语教师还是希望不断提高专业技能,加强教学能力建设。但是在英语教学不受重视的背景下,很多教师的竞争意识逐渐消退,在专业技能建设上出现懈怠。为此,高校要加强对英语教学的重视,把英语教学和其他专业教学摆在同等的战略发展高度,加大对英语科研项目的关注,重视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打造积极的发展环境。要让英语教师感受到学校的关怀,感受到英语学科并没有被边缘化,而是与学校的教育发展息息相关。在这种积极的氛围之下,英语教师的积极性能被激发出来,主动提高专业素养,把握专业发展机会,促进教学能力的提升。
专业知识是教学的基础,教师如果缺乏扎实的专业素养,拥有再高超的教学技能也无法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科研和教学是相互促进的,通过相关的教学研究,教师对本专业知识能够了解得更加深入透彻,给教学提供充足的理论支持,在课堂上能言之有物[4]。因此,学校要鼓励教师积极开展科研项目,参加一些实践调研活动,不断探求新的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调高教学的实效性[5]。另外,要为教师的国际化发展提供多样的渠道,通过组织开展学术会议提高教师的文化视野,选派教师出国培训以学习最先进的专业知识,搭建和外籍教师的沟通平台,增强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包容,提高专业素质。
大学英语教育目标趋向多样化,对大学教师的教学评估也应该采取更加多样的形式。全面、系统使教学评估必须要达到的要求,评估内容要进一步细化。专业技能固然是评估的重要内容,但是也不能忽视教师的“师德”。时刻警醒教师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被外来腐朽文化侵蚀。另外,对待不同职级、不同学员的教师要有不同的评价标准,教学评估做到公正公开,依据评估结果设立科学的奖惩制度,增强教师的进取心,发挥教学评估的导向作用,督促并且激励英语教师不断提高专业能力,提高教学水平,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高校教育国际化发展的背景下,大学英语的地位和作用大大提高。大学英语教学的国际化发展,需要改革教学体系,优化课程设置,不仅仅增强学生的语言能力,还使学生提高思想认识,提高跨文化能力。对大学英语教师来说,需要主动提高专业能力来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趋势,丰富和完善知识结构,提高教学能力。学校要为教师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精神和物质上的支持,进而促进大学英语教育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