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市古寨乡中心小学 孙海平
语文教材的每一单元都设置了口语交际,可是学生并没有学以致用,他们在课堂中总是喜欢默默无闻,都是教师一个人在唱独角戏,导致课堂效果低微。新课改后的今天,改变学生说的现状迫在眉睫,这不仅是对教师的要求,更是学生、社会和教学的需要。笔者在教学中采取了以下几种方法:
语文教师要教会学生能用自己的嘴巴表达自己的心声,可是有的学生直到小学毕业也没有学会表达,这怎么能为社会培养有用之才呢?孩子不敢表达,不想表达,教师应该反思自己的课堂是否真的给予学生说话的环境,是否真的给予学生交流的空间。如果课堂上大多数的时间都是被教师的“一言堂”所占用,学生只能被动地倾听,被动地接受知识,怎么能保障学生发言的有效性呢?其实教师不要吝啬自己的鼓励语言,同时教师的鼓励要有针对性,笔者在《九寨沟》中是这样设计的:
师:九寨沟真美,美在哪里?
生:雪峰插云,古木参天……
师:谢谢同学们,你们读书读得太认真了,真了不起,你们是老师学习的榜样。
生1:老师我想说得细点:湖水清澈见底,湖底石块五彩斑斓……
师:你真了不起,把课文读得这么到位,来,同学们给点掌声。
生2:我仿佛在画中游,如痴如醉……
师:你的想象力真丰富,用词很精准,老师应该给你点赞。
……
这样的鼓励让学生心中一目了然,知道自己的优点在哪里,而且学生在教师的简单评价中能真正充满自信,学生也能够感受教师的一视同仁,一切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正确的评价让学生思维深入。对回答不正确的学生,也能给予正确的引导和启发。所以教师要给予学生正确定位鼓励,让学生能在课堂上畅所欲言,有效培养学生发言的勇气,促使学生在课堂上想发言、敢发言,让学生在课堂上能敞开心扉,带动他们内心的积极性。
其次,班级的学生层次不同,家庭背景也相差甚远,对那些性格内向、不敢说话的孩子,教师要走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帮助他们打破发言的障碍,给予他们勇气,慢慢克服胆怯的心理。切实抓好每一次机会,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让每个学生在语文课堂上都能找到自信,找到学习的快乐。
课堂上沉默不语,教师最害怕这种现状,因为得不到应有的回应,教师不知道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无法对学生因材施教。教师要学会反思自己的课堂,抓住课文的主问题,研究教材,点化学生,融入自己的情感,创设情境,找准切入点,让学生的发言更精彩。例如笔者在教学《明天,我们毕业》时,笔者教学生写毕业赠言,为了激发学生勇于发言、乐于发言的欲望,课前我让学生思考毕业赠言给谁写,是给老师、同学还是学校的其他人员,让学生自己去思考。于是上课伊始,笔者这样设计:
师:同学们,六年的时间这么快就过完了,我们即将告别老师和同学,心中涌起了深深的眷恋,你想对谁说句话?
生1:老师,我想对我六年级班主任说一句“老师,你辛苦了”,六年里,我们不知道惹怒了您多少次,但是你总是用春风般的话语引导我们,点化我们,让我们在这六年里能健康茁壮地成长,毕业之际道一声‘老师,谢谢您’。”
生2:我的好朋友张某某,毕业啦,六年里有你的陪伴,我很快乐,在学校,是你教会我跳绳,教会我诚实,在毕业之际说一声“谢谢”。
生3:老师,我想对门口的保安说一句话:“每天看着你们微笑着迎接我们,是你们让我们感觉到学校的安全,是你们让我们明白忠于职守的责任,我们毕业,可是你们依然在履行着你们的职责,谢谢你们六年的守护。”
……
这些话题是学生心声的吐露,贴近他们的生活,学生说话的激情被一下子激发出来,争着、抢着想说,你一言我一语,好不热闹,课堂上充盈着学生的快乐和自己成长的印记。
每个语文教师或许都有反思的习惯,不希望课堂上默默无闻,而是希望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新课改“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似乎弥补了以前的不足,而且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有创新的精神、创新能力,更要求把课堂和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因此,教师应该重新审视自己的课堂,要在课堂上潜移默化,渗透到学生的内心,教师只有在课堂上通过引导,适时搭建教学平台,让学生在课堂上多探索、多发言。
如笔者在教学《古诗两首》这一课时,没有按照以前的章法去教学,而是设定教学目标:一是自学古诗,借助手中的工具书理解重点的词语、诗句的意思。二是把不懂的地方标注出来,通过合作学习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三是通过自主学习,体会相关的写法并能迁移运用。本课的教学,笔者放手让学生学,把主动权全部留给学生,让学生在互问互答中发现问题,并能较好地解决问题。在课即将结束时,笔者抛出一个问题:这两首古诗有什么相同之处?这时学生探究的热情更高了,学生谈了自己一系列的发现,而且有理有据。在课堂中,教师仅仅是个解惑者,这样学生探究的热情被激发出来,学习效果也是事半功倍。
小学课堂的有效发言不仅能提高课堂的有效性,更能提高师生的互动性,能较好地完成教学目标,落实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但是教无定法,笔者只是从课堂的氛围、情境的创设、课堂的平台方面谈谈自己的做法,让学生在笔者的课堂上能够想发言、敢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