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江宁科学园小学 徐小雁
笔者认为,小学教师在自己的语文课堂中融入将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教学手段,有利于培养学生们分析事物的能力与创新创造的能力。在阅读课本的过程中,学生们会在自己的脑海中对阅读的内容进行想象与还原,对课文的创作结构以及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进行分析与体会。因此,教师加强对学生们阅读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提高学生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对情感的理解能力。一旦学生们拥有了一定的阅读积累,自然就会产生创作的灵感,此时,如果教师们再借助写作教学来锻炼学生们对语言的组织和表达能力,那么学生们的创作能力在不知不觉中也会得到提升。例如,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笔者曾要求学生们对与四季相关的记叙性文章进行大量针对性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们会对描述四季的语言产生深刻的理解与记忆。接着,笔者布置类似“我记忆中的春天”的作文,让学生们将自己在阅读中积累的词句以及技巧展现出来,从而达到全面提升学生们语文学习效率的目标。
“以读促写”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大量阅读,进而为学生们的写作提供良好的基础。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大量阅读”指的不仅是阅读的篇数,还有阅读的遍数,即学生们阅读同一篇文章的次数。笔者建议学生们对一篇好的文章,最好能达到熟读成诵的效果。小学语文老师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大量阅读,主要是想让学生们学习如何去理解文章的内容,同时尝试从文章作者的角度出发去观察和分析事物,进而洞悉文章的表达情感,掌握文章表情达意的技巧。通过大量的阅读训练,学生们会慢慢学会自己去选材、如何确定文章主线、如何运用词句,从而为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以写引读”指的是学生们要在实践中多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通过“写”的训练,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自然而然地主动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量。此时,如果老师们再推荐一些相关性文章或书籍给学生,“以写引读”的目的自然就达到了。比如,笔者在教授《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文时,会重点要求学生们注意文章中对植物的描写技巧以及情感表达方式,让学生们学会观察、描绘植物,学习作者的创作手法以及立意构思方式。接着,笔者要求学生们对生活中一些常见的植物进行观察与记录,并鼓励学生们模仿作者的写作手法来描绘这些植物,达到“以读促写”的目的。再比如,在“我记忆中的春天”的写作训练中,笔者会让学生们通过重复修改、升华来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引导学生们积极去阅读相关内容,如《春天》《我爱春天》等。让学生们“以写引读”,在阅读中寻找到能提升自己语文写作能力的方法。
众所周知,小学语文课本上的每一篇文章都经过了专家以及教育者们的精挑细选以及仔细甄别,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意义以及代表作用。因此,小学语文老师要充分利用课程内容,尽可能地挖掘出每一篇课文的价值,使语文教材发挥最大的作用。在“读写结合”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引导学生们深入学习课本,朗读、背诵课文中精彩片段,让学生们学会在阅读中思考与创作。比如,在教授《狼与鹿》一文时,笔者要求学生们反复阅读课文并背诵课文中重要的段落,让学生们在熟读背诵的基础上进行思考与创作。同时,笔者引导学生们对生态平衡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让学生们对生态平衡原理以及保持方式进行探究学习。最后,笔者会组织一场研讨会,让学生们用“青蛙与虫”等新例来诠释生态平衡的原理。经过新一轮的思考与训练,学生们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生态系统的运作过程以及破坏后果,这不仅提升了学生们“读写结合”的能力,还加深了学生们对课文的理解,一举两得。
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强化小学语文教学“读写结合”的最好方法,便是鼓励学生们在阅读中尝试缩写、仿写与随笔写作。“缩写”要求学生们用自己的语言对文章的中心思想进行概括提炼,并以短小精悍的篇幅表达出来。这样做不仅可以提升学生们总结归纳的能力,还能提高学生们语言表述的能力。“仿写”指的是学生们模仿文章的结构与表达方式,以相似的题材进行写作练习,目的是提高学生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与结构组织能力。比如,笔者在教授《庐山的云雾》一文时,重点讲述了从上到下、从山顶到山腰再到山谷的角度描写方式以及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教会学生们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写作,并让学生们进行了一定的仿写训练。“随笔写作”指的是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向学生们抛出特定的主题或题目,引导学生们进行随意创作,这种随笔练习能极好地锻炼学生们的应变能力与创新能力。比如,笔者在《黄果树瀑布》一文的教学活动中,让学生们选取自己家乡的一处美景进行主题创作。通过这样的锻炼,学生们遇到考题时的应变能力与即兴创作能力会得到极大的提升。
总的来说,小学语文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使用一种教学方式,更不能将读与写的教学过程分离开来。教师们只有在读写结合的基础上扬长避短,根据学生们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课堂教学效率才能得到提升。因此,笔者建议广大语文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特点去用心琢磨、深入思考,争取让“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发挥出最大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