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政治引导的“四维向度”

2018-11-29 11:59遵义医科大学张在磊田宗远
内蒙古统战理论研究 2018年6期
关键词:知识分子干部政治

◇ 文/遵义医科大学 张在磊 田宗远

党外知识分子是一个广义的概念,特指没有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知识分子,其中包括参加各民主党派的知识分子和没有参加任何党派的无党派知识分子。[1]党外知识分子政治引导始终是高校统战工作的核心内容,是一项基础性、体系性、战略性的政治任务。所谓政治引导是指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为指导,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体系武装统战成员的头脑,按照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引导统战成员正确履行参政议政的职责,采用多种形式调动统战成员的积极性,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奋斗。[2]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承担着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工作,他们的思想行为直接决定着大学生的培养质量和高校的发展水平。当前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呈现出新的成长规律和思想特点,与老一辈知识分子相比,年轻一代成长经历较为单纯,他们中的很多人出过国门却没有真正出过校门,学历层次较高但政治上欠成熟。同时,党外知识分子越来越年轻化,他们思想活跃,勇于发表个人意见,民主诉求较为强烈,总体上具有较高的政治参与热情。面对这一群体的新变化,为增强党外知识分子政治引导的有效性,高校应从主体、客体、介体、环体四个向度上下功夫,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统战干部队伍;努力提升党外知识分子的政治认知能力和政治参与能力;加强引导方式、工作平台等方面的优化;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

一、主体向度:高素质、专业化的统战干部队伍是基础

政治引导工作的政治性和专业性很强,干部队伍只有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专业能力和专业精神,才能更好地完成本职工作,服务于党外知识分子。

1.政治素质放在首位。讲政治、讲党性是统战干部的立身之本。作为统战成员的思想引领者,统战干部应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一是要有敏锐的政治鉴别力。统战干部要善于辨别和发现党外同志存在的模糊认识,对错误的观点,必须旗帜鲜明地进行批评。因此,具有敏锐的政治鉴别力,对统战干部来说极为重要,也是做好团结和引导工作的首要条件。二是要有崇高的政治理想。有了明确的政治理想,奋斗目标和行动方向才会清晰。为树立崇高的政治理想,统战干部必须要坚定“四个自信”,把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作为一生的追求。三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习总书记指出,政治方向是党生存发展第一位的问题。[3]对统战干部来说,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就是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始终高标准完成本职工作。四是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人民的立场是我们党的政治立场。统战干部应充分认识到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要时刻站在广大统战成员的立场上,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他们的根本利益。

2.专业能力和专业精神并重。一方面,专业能力是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的必然要求。习总书记指出:“统战工作是一门科学,没有很强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是做不好的。”[4]首先,统战干部应具备高超的政治理论水平。在工作中,除了要熟练掌握党的最新理论成果,还要熟知党在统战领域的路线方针政策,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高校统战工作的大局和政治引导工作的总体要求。其次,统战干部应具有高超的沟通协调能力。“大统战”格局下,统战部门与各党政部门联系紧密,只有具备较高的沟通协调能力,才能及时与各部门做好沟通,高效率地化解各种矛盾。再次,统战干部应具有高超的民主协商能力。统战干部只有具备了这一能力,在民主协商时才能掌握议题设置的主动性,把握好处理问题的时机。最后,统战干部应具有高超的团结共事能力。团结是统战工作的本质要求。统战干部要有包容的心态,对统战成员进行巧妙的教育引导,最大限度地发扬他们的优点,以求团结共事。另一方面,专业精神也是统战干部必不可少的职业素养。专业精神表现为统战干部工作中的专注和敬业的精神状态,是专业能力在精神层面的表现。“专注”主要表现为统战干部能够耐得住诱惑和清贫,保持一心一意做事的韧劲,始终把统战工作当成一生的事业。统战干部的专注,还体现为刻苦钻研工作艺术,不断提升统战工作的水平。“敬业”主要表现为统战干部对统战成员要充满感情,不求回报,实实在在地帮助他们解决思想、学习和工作上的问题,反映的是统战干部以身作则、默默无闻的职业精神。总之,对统战干部来说,具备专业能力和专业精神是最基本的要求,在实际工作中两者缺一不可。

二、客体向度:认知能力、参与能力的提升是核心

提升党外知识分子的政治认知能力和政治参与能力,对党外知识分子的政治认知、政治参与和政治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1.提升政治认知能力。在统战领域,政治认知首先产生于人们的政治认同,主要指统战成员对国家的政治制度、政治道路、政治理论的认可与支持。政治认知能力的提升,既是一个过程也是一个结果,最终目的是消除党外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认知困惑。当前,针对党外知识分子表现出的新特点,高校应重点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引导党外知识分子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二是引导党外知识分子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把这两方面的内容引向深入,应注重以理论认同推进政治认同,使其由被动认同向主动认同转变,并最终实现政治认知能力的提升。

2.提升政治参与能力。提升党外知识分子的政治参与能力,无论对个人、高校还是整个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政治参与能力的提升,使得党外知识分子能够获得科学的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并助力于他们的教学科研和日常管理等工作。提升党外知识分子的政治参与能力,始终是政治引导的重要目标。要提升民主党派成员的政治参与能力,应在协商意识、协商准备和协商内容等方面有所突破,具体来说,要重点提升政党协商中的对话能力,做到言之有据、言之有效。对于党外知识分子中的无党派人士,由于没有党派组织,政治参与呈现出个体化的特点,因此应把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作为引导他们政治参与的重要组织平台。

三、介体向度:引导方式、工作平台的优化是关键

当前,引导方式和工作平台不完善是政治引导工作难以有计划、有目的进行的主要原因。从介体向度看,必须要与时俱进地做好引导方式、工作平台等方面的优化。

1.创新引导方式。习总书记指出:做党外知识分子工作,不仅要增强责任意识、配强工作力量,还要改进工作方法。[5]引导方式的创新应在引导机制的创新上下功夫,提升工作方法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实效性。一是构建高效的政治引导联合工作机制。高校统战部门人手少,工作量大,应构建政治引导联合工作机制,发挥“大统战”的优势,调动各统战成员单位的力量。通过制定相互配合、目标一致的联合工作计划,落实好各部门的工作内容和职责权限,对知识分子进行双向的政治引导。二是完善专题集中调研机制。组织开展集中调研,帮助统战干部了解不同家庭背景、不同求学经历的党外同志情况,进而有效把握他们的群体性特征和个性特征,因人而异地提出引导对策。完善专题集中调研机制,推进统战领域专题调研的常态化。三是统战部要牵头细化党外知识分子教育培训机制、人才选拔机制、利益引导机制、政治参与机制,使各项机制所包含的内容相互衔接。从机制运行的角度看,要围绕高校中心工作落实各项机制,确保知识分子教育培训和日常工作协同化,防止中间环节“断线”。例如要定期从教育培训、教学科研、行政管理等方面表现优秀的人才中选拔干部,把表现优秀的党外干部选拔到高校担任实职或推荐到各级人大、政协、政府等组织机构。党外同志所提的建议,若得到有关部门采纳或对社会产生重要影响,学校要给予一定的奖励。四是构建政治引导工作评价机制。引导方式是否适合,引导内容是否达标,需要评价体系来衡量。构建政治引导工作评价机制,首先要按照过程与目标相统一的原则,设定评价指标体系。同时,要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析评价,确保评价过程的有效监督和反馈,及时纠正引导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2.完善工作平台。政治引导工作平台按照功能划分,主要分为工作机构和工作载体两类,完善工作平台是政治引导工作的重要着力点。

第一,完善工作机构。高校应独立设置统战部,彻底打破统战部与其它部门合署办公的现状,构建结构优化、层次清晰、系统科学的党外知识分子统战部门。要成立和完善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并选配经验丰富的统战干部担任知联会的秘书长,指导其日常工作,及时了解党外知识分子的政治态度和政治参与情况。为强化党外知识分子系统性、常态化的理论教育,高校要利用现有的师资力量、学科优势和教学资源,建立高校社会主义学院,使其成为党外同志专门的教育培训机构。

第二,创新工作载体。传统的工作载体如主题报告、宣讲会、参观考察、座谈会等,是使用较多且行之有效的活动方式,但已不能满足更高标准的工作需求。“互联网+”展现出的强大影响力,为创新工作载体提供了思路。借助互联网,统战部可以牵头建立统一战线在线学习,组织党外知识分子进行专题学习。同时,慕课、微课的兴起,为个性化、开放式的终身学习提供了可能。统战部要整合校内外资源,针对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知识分子、归国留学人员等统战成员,建立不同的网络教育体系。此外,应充分发挥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的传播优势,使党的统战理论碎片化地融入到党外知识分子的学习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对其进行教育引导。

四、环体向度: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的营造是保障

环境对人的影响, 一直是教育研究的重要内容,在统战领域也不例外。当前,党外知识分子所处的工作生活环境时刻发生着变化,政治引导工作必须占据主动,构建良好的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以此强化对党外知识分子的教育引导。

1.家庭环境。家庭是社会最小的单位,包括党外知识分子在内的所有职工,大部分时间要和家人一起度过。和谐、民主、宽容、尊重的家庭环境能够提升家庭成员的幸福感,同时良好的家风会自然而然地渗透和影响党外知识分子的思想观念。良好家庭环境的营造除了家庭成员共同努力以外,高校统战部门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统战部要从党外知识分子的角度考虑问题,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难处。例如,对党外的青年教师来说,最主要的问题就是经济上的困难,工作不久便面临买房、结婚、子女入学等问题,统战部要会同组织部和人事部门多给予关怀,尽可能为其提供帮助。在涉及相关利益分配时,在保持公正公平的前提下,尽可能优先考虑家庭困难的党外同志,让组织的关怀和温暖融入到每个人的家庭生活。

2.学校环境。营造民主管理、依法治校的良好氛围,对党外知识分子的影响更为直观。因此,高校应努力改善他们的办公条件和工作环境,确保他们能够潜心学术研究和教书育人,营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局面。宣传部和统战部要合力做好统战宣传工作,强化主流思想的传播,严防西方极端自由民主思想对高校主流意识形态的冲击,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融入到办学治校的方方面面,塑造良好的党风、政风、校风、教风和学风。同时,各级党组织要发扬民主作风,尊重党外同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在决策之前和决策执行中,充分征求党外同志的意见。党员教师要主动发挥传帮带作用,在业务工作和政治思想方面多与党外同志交流,让他们随时感受到民主管理、依法治校的良好氛围。

3.社会环境。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构建良好的社会环境提供了价值导向,因此,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整合社会思潮。政府部门应从实际出发,建设覆盖范围广、文化水平高的政治文化传播体系,充分发挥电视、报纸、杂志、网络的文化传播优势,调动一切进步的力量,化解社会政治文化领域的消极因素,防止庸俗、落后、腐朽的政治文化思想动摇人们的价值观,营造积极、健康、理性的社会环境。同时,要细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要义,结合实际提炼其精神内涵,形成社会共识。

猜你喜欢
知识分子干部政治
现代知识分子故居与“北京文学地图”
政治呵护只盯“短处”?——乾 县“政治呵护”重在政治激励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政治攀附”
你知道什么是知识分子吗
青年之问:你愿不愿意被称为知识分子?
知识分子
干部任免
政治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