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重点对备受关注的建立教育公务员制度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具体包括对建立教育公务员制度的必要性以及注意要点等两个方面的内容进行阐述。
关键词:教育公务员 薪酬待遇 教师
当前,教师队伍的工资保障问题一直是教育界所关注的一个重点课题,早在2007年,就有人大代表在两会上提交了关于将教师纳入公务员体系的提案,提出了应该通过制度化的建设来改善教师的工资待遇问题,同时要出台一系列的法律条文来落实教育公务员队伍建设的权威性。此后,周洪宇教授直接提出了构建教育公务员制度的办法,即将同时拥有公办院校教师身份和教师资格证的教师纳入到公务员体制内,通过公务员制度化建设来保障公办教师的福利待遇能够得到落实。从一些人大提案以及学界的讨论来看,认为建立教育公务员制度从表面来看是落实人民教师的身份归属问题,但是从根本来看,它体现的是国家对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视。
1.建立教育公务员制度的必要性
对于公办院校来说,将教师纳入到公务员制度之中,是保障教师队伍稳定性的重要措施,它能够为高校吸引更多的教师人才,更是有利于有效提升我国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教育水平的。具体来说,建设教育公务员制度的必要性主要表现在这几个方面:
1.1有利于保障教师福利待遇水平
虽然《教师法》对教师的工资水平进行了规定,即教师的工资水平应当与国家公务员相当。但是,由于缺乏像公务员制度那样的足够权威的行政制度的保障,使得教师的工资水平还是低于公务员的。尤其是在一些经济发展比较困难的地区,有时会出现克扣教师工资的情况,并且会出现同级别教师同工不同酬、不同地区教师工资收入差距悬殊等现象。这是当前我国教师队伍行政体制改革仍然没有能够解决的问题。建立教育公务员制度,就是能够通过公务员行政制度的建设来改变教师队伍中收入差距悬殊等问题,使得教师的福利待遇水平能够得到整体性地保障。这样能够为教师更好地投入教学工作解决后顾之忧。
1.2有利于提高教师对职业身份的认同感
教育公务员制度的确立是能够通过对其身份归属的认定来有效提升教师对其职业身份的认同度的。具体来说,在社会生活的范畴内,教师作为个体仍然是“经纪人”,他们需要获得社会认同和经济利益,这也是教师对自我职业身份认同的两个重要指标。公务员制度能够让教师的薪酬待遇得到保障的同时,也能够使得自身的社会认同度得到提升,这对于教师行业来说无疑是提振士气的一举,能够推动教师人才队伍的发展,保障教师资源能够与目前教育事业的发展规模相匹配。
1.3有利于教师资源流动的合理性
目前,受到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影响,使得各地的教师人才资源的流动是不够均衡的,大部分优秀的教师人才都愿意留在经济发展比较好的地区,而相对偏远的贫困山区的教师人才却比较缺乏。此外,也是由于缺乏完善的教育行政制度,使得目前的公立教师人才的流动缺乏科学性,大多数是以教师自己的意愿为主的。而如果确立教育公务员制度,就能够在有效保障教师的薪酬待遇的基础上进行统一的人力资源的行政管理,能够保障教育人才流动的合理性,使得各地的教师资源配置更加均衡。
1.4有利于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职业素养
当前,虽然我国的师范类的高等教育事业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每年也都向院校输送专业的人才。但是,由于教师的“保障度”不高,其社会地位还不能够与公务员相比,因此,在相关的人才自由选择上,愿意自主选择从事教育工作的优秀人才的比重还是比较小的,一定程度上是影响教师队伍的职业素养的。很多院校在选拔教师的时候,其选择性是相比比较小的,尤其是一些偏远地区的学校,存在着教师队伍的职业素养水平整体偏低的情况。而将教师纳入到公务员体系之内,首先就能够引起更多学生的重视,会有更多人选择报考师范类院校,这就提高了高校教育师范专业生源的素质,院校能够为社会输送的优秀教师人才的比重相应地也会提高。教育公务员制度也会提高学校人才选拔的质量,即通过激烈的“独木桥式”的公务员考核来选拔专业人才,这样的方式就客观上提高了教师队伍的职业素质和能力。
2.确立教育公务员制度的注意要点
如果要将教师纳入到公务员体系之内,还应该要注意这两个方面的内容:
2.1明确特殊的“教师公务员”制度内容
教师的职能与传统公务员的职能、职务等方面是存在比较大的差异性的,因此,不能将其看做是一般的公务员。尤其是在行政职能上的巨大差异,如果按照传统的公务员规章制度,对教师的行政管理工作会很难开展。因此,如果要确立教育公务员制度,還应该将教师单独划分为一类没有行政级别的专业的公务员类别,以此来保障教师公务员在工作中的自主性和专业性。这方面比较成熟的例子是韩国、日本等国家就单独地将教师设立为国家教育公务员,将教师的权利义务与公务员的权利义务结合起来,便于教师在享受公务员的福利待遇的同时,也能够享受其作为专业教师应该享受的权利,如寒暑假等。
2.2完善教师人才的聘用选拔制度
一旦确立了教育公务员制度,就会有更多的人才资源流向教师队伍。这就需要对教师人才的选拔聘任制度进行完善。首先,要明确教师人才聘用的标准,加强对人才选拔过程的监管,严格把关教师人才的选拔录用。其次,结合教师的专业性,还应该在人员聘用制度中加入考核审查其专业能力的内容,即建立教师专业能力考核评估制度,实时监督教师公务员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和能力。
总而言之,教师资源一直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但是由于受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等问题的影响,使得各地的高等教育的教师人才队伍的建设也出现了断层的现象。因此,加强对高等教育教师人力资源的管理,努力优化教师的工资待遇体系就显得尤为主要。建立教育公务员制度是改善。
参考文献:
[1] 蔡永红,肖艺芳. 日本教育公务员制度的特点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教师教育研究 . 2011(06)
[2] 吴蓓琳,刘茜. 教师交流互动的理论探讨——建立教育公务员制度[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 2013(02)
[3] 周洪宇.教师教育制度顶层设计的若干思考与建议(上) [J].教师教育论坛.2013(07)
作者简介:刘亮,1990年2月出生,女,汉族,湖北黄石人,就职于武汉市建港中学,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MPA专业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