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明荣
[摘 要]浙江省桐乡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城北小学,也被命名为徐肖冰侯波少儿摄影艺术学校。作为全国唯一一所以摄影师命名的摄影学校,一直以影像为载体,多途径开展德育渗透,让学生在摄影活动中健康成长。
[关键词]影像;摄影;德育;红色;乡土
徐肖冰与侯波是杰出的“伟人摄影师”,影片《开国大典》是他们的代表作品之一。浙江省桐乡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城北小学也被命名为徐肖冰侯波少儿摄影艺术学校,是全国唯一一所以摄影师的名字命名的少儿摄影艺术学校。学校一直坚持“寓德于影、以影育人”的理念,大力开展影像德育,以摄影为媒介,以本土文化为基石,从影像中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发扬和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学校注重让学生在摄影中发现身边的真善美,展示美、弘扬美;实时互动共享,感悟美、鉴赏美;感受乡土风情,在寻美中感受德、领悟德;传承红船精神,在摄美中追寻德、传递德。学生们用儿童的眼光撷取美好世界的缩影,用儿童的心灵感受新时代的匠人匠心。
一、真人影像:记录传播树榜样
学校以摄影、录像为载体,通过影像示范、影像写真、影像沟通等真人影像的方式,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思想熏陶和情操陶冶,使德育具有了生动具体性、多元虚拟性和内隐渗透性。在这种真人影像德育的渗透下,一方面使学生能发现身边的美,提高自身的判断力、自主性和自律性,衍生出对高素质的自我完善的需要;另一方面能在行动中以高尚行为为准绳,反省自己的道德、素质、修养,以行动践行美。
1.影像示范,潜移默化
对于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学校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细化每个年级的达成目标,制作示范录像等并组织学生观看、学习。学生在观看影像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这种教育方式是通过学生无意识的、非特定的心理反应而发挥作用的,具有“感染熏陶、潜移默化”的内隐学习特征。
采用影像示范的方式,可以把抽象的道理寓于直观而生动的形象中,通过鲜明生动的事物、人物与场景,激发学生伦理道德学习兴趣。同时,由于学习素材取自生活,具有很强的熟悉感和可操作性。如对于一年级学生的行为礼仪教育,教师用在校园内拍摄的照片和录像制作了名为《小朋友一天的学习生活》的幻灯片,让刚入学的小学生一看就懂、一学就会,帮助他们学会行为礼仪,内化道德规范。
2.影像写真,及时强化
影像写真,主要是随时记录学生的行为表现。一方面,要捕捉师生校园生活中的真善美,发掘并宣扬学生的闪光点。设置点赞墙、红领巾电视台等,树立榜样,弘扬正气。另一方面,要“捕风捉影”,对影像进行艺术处理。如及时捕捉学生的一些不良行为表现,借此给予合理的教育和引导。通过身边的例子,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引导学生学会辨别真善美、识别假丑恶,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批判思维和批判能力。
“德性是一种获得性的人类品质。”若要将影像教育根植于学生的认知结构中,教师的教育和学生的实践都是必不可少的。道德教育不应是单向的,而应建立与学生的互动机制:通过影像写真的方式,塑造以“美·善”为主的校园舆论环境,以美引善,及时强化,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在反思后实践,在实践中思考,不断自我完善。
3.影像沟通,家校合力
学校以影像作为家校沟通的辅助手段,拉近了家庭与学校的距离,促进了家校合作,形成了育人合力。
例如,改变传统家长会“一言堂”现象,丰富家长会形式。将学生的照片、录像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向家长展示,让家长感受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更切实地了解孩子在学校的一点一滴、一言一行,真实地感悟学校的文化氛围及教育教学成果。
又如,在假期中,鼓励学生在家长的协助、引导和监督之下,用摄影记录自己身边的美人、美事、美景,制作影像日记、亲子影像旅行规划等,让影像成为学生智慧生活的手段。通过这种方式,也能够促使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规范自己的道德行为,提升自己的道德素养,从而实现“家校共育,立德树人”。
二、智慧影像:突破时空亮特色
相机、手机的数码化和网络化,不仅降低了成本,而且提升了效率,引领人们进入了全民摄影时代。微博、论坛、微信等互联网交流平台的不断创新,让摄影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语言、一种表达观念的重要手段。在当今数字化时代背景下,开展少儿摄影教育,渗透智慧影像德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1.网络学习,丰富教学过程
目前,少儿摄影教学还未全面普及,教学资源不够丰富。不同于成人的摄影教学,少儿摄影教学应该是弱技巧,重体验、重感悟、重过程。网络学习就是少儿摄影教学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它具有自主性、开放性、灵活性、方便性的特点,深受学生的喜爱。
一是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自主了解不同摄影家的摄影经历、代表作品及影像故事。例如,有一位學生通过网络了解到著名摄影家布列松的摄影之路,从而受到感动和鼓舞。学生摄影作品在2017年的美国国家地理全球青少年摄影大赛中国赛区中获得二等奖,受到著名摄影家解海龙的称赞。
二是鼓励学生听讲座,制作影像日记、亲子影像旅行规划等,让网络影像渗透在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
三是在课堂中可利用手机或平板电脑,通过具有同屏功能的软件、图片后期处理APP,借助QQ群、微信群等社交平台,使课堂变得更加有趣、生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种形式的网络学习,不仅丰富了教学过程和内容,拓展了教学深度和广度,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了学习效果。
2.网络资源,实现多元共享
学校编写了《童眼童影》校本课程、《童影童语》学生作品集、《小学摄影课程指导纲要》,并构建了7个微课、24个课件库与完整的教案资源库,供学校教师教学参考与交流。另外,学校利用互联网平台、专业摄影网站开展摄影活动,如开展“一场展览、一位名家、一幅名作、一个故事、一篇感悟、一本书籍”的“六个一”网络摄影研修活动。师生在这样的活动中形成了自己的摄影资源库,并在分享交流中,让自己收集的“一”成为了“十”甚至“二十”,实现了师师、师生、生生之间的资源共享。
在长三角数字美术教育研讨会与太湖美术论坛活动上,魏琳和沈剑峰老师的摄影课堂展示与讲座深受与会人员的好评,并受邀到温州、深圳、萧山等省内外各地进行展示和分享,实现了校际资源共享,促进了学校特色发展。
3.网络互动,扩大特色宣传
通过互联网联系,学校分别与北京三里屯小学、萧山青少年摄影教育联盟学校、上海金山亭林小学、上海静安区摄影教研组等开展合作交流活动。2013年,学校师生代表赴北京参观了“大师与幼苗”徐肖冰侯波关怀下的儿童摄影学校作品联展,拜访了中国摄影家协会,看望了摄影家侯波。2014年6月,学校举办了华东地区摄影校本课程研讨活动;同年12月,学校与萧山青少年摄影教育联盟学校开展了摄影联展活动。
学校充分利用网络了解全国少儿摄影大赛的信息,积极组织学生进行网络投稿。学生的作品多次在《都市快报》的快拍快拍网、桐乡摄影家协会网、桐乡新闻网、学校网站等平台上展示。学生的影像作品已经走出学校,走向了更广阔的社会。
网络媒体是学校特色教育传播的重要途径。近年来,不只本地新聞网站对学校开展的摄影活动进行了宣传,嘉兴教育学院网、嘉兴摄影家协会网、浙江在线、浙江教研网、浙江摄影家协会网、中国摄影家协会网等网站也进行了相关报道。学校影像德育特色得到了广大专业摄影机构和社会大众的关注和认可。
三、红色影像:传承精神育新人
红色影像德育是以红色文化为系列主题的影像德育,其中红色影像不是单指与红色相关的影像资料或影像作品。这种德育方式,是让学生在赏析、感悟、创作以红色革命文化为主题的摄影作品中,以及参与实践相关摄影活动的过程中,获得精神生命的成长。
学校开展了以影像为载体的摄影德育系列活动,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现代小公民。通过构建红色影像校园文化、学习革命先辈精神、实践红色革命研学的路径,使学生了解革命历史、弘扬革命传统、传承爱国精神。红色影像德育通过渗透优秀传统文化,展现中华传统美德,涵养学生的底蕴,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1.构建红色影像校园文化
红色文化是一种隐形的教育资源。学校注重红色文化和影像精神的浸润,致力于传承以徐肖冰、侯波为代表的红色革命摄影人精神,大力构建红色影像校园。如:以“摄影大道”鼓励学生用发展的眼光对待生活,以“影像大厅”激发学生爱国热情,以“影像连廊”激发师生创作灵感,以“校训石”激励学生不断努力成为雅言雅行、厚学博闻、阳光健康、学有特长的国际公民,以“点赞窗”记录学生真善美的言行。
学校把红色文化和影像德育工作有机渗透在各项常规活动和特色活动中。“摄影月赛”“风雅少年评比”等特色活动,成为学生追求理想、磨练意志的练兵场;科技节、语文节等学校特色品牌活动,更是成为学生弘扬革命传统和红色文化并展示个性特长的舞台。各年级还开展“建队日”“少年军校”等活动,引导学生了解红色历史,培养家国情怀。
2.组织“与大师同行”系列活动
徐肖冰、侯波这对红色革命摄影伉俪,用手中的相机、摄像机记录了中国革命的峥嵘岁月,为国家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史料。他们特别关注青少年摄影教育事业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在他们的关心下,学校和桐乡侯波徐肖冰摄影艺术馆联手成立了红领巾少儿摄影团。由此,学校通过对嘉兴本地红色文化有系统的学习,让学生借助影像资料,组织“与大师同行”系列活动:与大师同走一条路、与大师同读一本书、与大师同唱一首歌、与大师同拍一张照、与大师同悟一件事,建构红色革命情境,把红色文化和革命思想寓于各种具体可感的情境之中,让学生体验红色革命情感,陶冶心灵。
3.学习红色影像革命先辈
嘉兴作为红船文化的发源地,作为中共一大最后一天会议召开的地点,有着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有着以茅盾和徐肖冰为代表的桐乡籍革命先辈留在故乡的丰厚的革命资源,为学校红色影像德育文化建设树立了学习的榜样,沉淀了文化底蕴。
学校的红色革命研学系列活动,以徐肖冰、茅盾、丰子恺作为研学榜样,通过引导学生对榜样家庭背景、成长故事、革命事件的了解,加深学生对历史的感性认知和对先辈坚强意志的感悟。通过听(听家长、教师讲革命家的故事)、说(说我心中的革命家)、画(画革命家的漫画像)、唱(唱革命家最爱的歌曲)、演(演与我同龄时的革命家)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帮助学生在心中构建革命家的鲜活形象。
四、乡土影像:研学实践记乡情
摄影研学旅行是学生最喜欢的活动之一,也符合小学生爱玩的天性。摄影研学旅行使学生摆脱了传统作业形式的束缚,愉悦地接触大自然,尽情享受视觉上的美感,用眼睛观察,用镜头表现,用相机记录。主题性的摄影研学活动可以让学生有目的地进行研究探索,了解家乡风景、民俗风情与乡贤名人,亲近家乡、热爱家乡。
1.赏析乡景展魅力
桐乡有水墨乌镇、人文濮院、古韵石门、水韵洲泉等古镇,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建筑风格以明清时期的为主,在几百年的风雨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气质。斑驳的老墙、弯曲的石板路、曲线起伏的马头墙、质朴的石桥、幽深的小巷、精致的水阁等都是桐乡独特的风景。
为了充分挖掘家乡内在的美好,学校让摄影老师带领学生走进不同的古镇,亲身感受别样的风景,进行专题摄影活动。把建筑文化分为多个专题,如房子专题、石桥专题、石板路专题、小巷专题、水阁专题、现代化建设及小河专题等,使每个专题都能显现自己独特的魅力。辅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构思体现每个专题的精髓,也可以从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天气表现同一专题,创造出不同的艺术效果,体现摄影艺术的风格,感受家乡独特的魅力。
2.体验乡情寓情怀
随着时代的变迁,当地习俗也在悄悄发生着变化。现在,有些习俗已不是所有人都了解,但也仍有部分住民坚守着传统习俗,如:传统的过年仪式“请六神”,元宵节走桥,热热闹闹的水乡婚礼、乌镇香市、洲泉清明蚕花会,以及比较普及的蚕桑业等。这些当地人保留的有趣的习俗,也成为学生喜闻乐见的亮丽风景。
学校鼓励学生走进风俗节,体验生动、具体的风俗,从中加深对风俗的理解。一群热爱民俗的淳朴桐乡人,一种年味民俗仪式,一个壮观的场面,都将成为学生摄影和捕捉的对象。学生可以用手中的相机记录这些活动过程,体验这些活动所带来的快乐。
学校教师会利用课外或节假日带领学生们参与拍摄活动,根据学生的个性和摄影设备的特点进行个别辅导。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反映活动的过程或点滴。如可以从特写角度反映人的神态,也可以从高角度反映活动的全景,还可以用摄影和文字记录结合的方式全方位展示小镇民俗生活的特点。
3.礼学乡贤扬气质
桐乡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悠久的运河水哺育了吕留良、金仲华、钱君匋、孙木心等一大批名人贤士。为了弘扬名人文化,打造文化品牌,桐乡建造了君匋艺术院、吴蓬艺术院、木心美术馆、钱币馆、博物馆等,这些都为学生们提供了了解家乡名人的条件。
每学期,由美术教研组组织学生开展“寻访家乡名人”采风活动,把家乡名人的故居和纪念地作为课堂,感受名人所处的历史环境。透过照相机的镜头,深入了解名人的成长历程,表达对名人的敬仰和追思;同时,走出书本产生感性的思索,从名人故居陈列的文物资料中,真正理解他们波澜壮阔的一生,传承他们的精神,增强热爱家乡的情感。学校也会组织学生参观全国性的大展,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名人文化带来的社会效应,体验高端大气的艺术氛围,开拓视野,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
(责任编辑 张慧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