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瑜 刘丰满 薛海韵
摘要:分析了高速高密度光電共封装中2.5D、3D集成技术,提出并验证了2种2.5D光电共封装结构:采用硅转接板的光电共封装和采用玻璃转接板的2.5D结构,经仿真得到在40 GHz工作时可以实现较低的插入损耗,并进行了工艺验证,制备了硅转接板和玻璃转接板样品。还提出了一种新型基于有机基板工艺的3D光电共封装结构,该结构相比其他2.5D和3D结构尺寸更小、更薄,设计更灵活。对该结构进行了工艺验证,制作了光探测器(PD)与跨阻放大器(TIA)共同集成的三维光电共封装样品。
光电共封装;光电封装;混合集成;三维封装
In this paper, high-speed and high-density optoelectronic co-packaging structures are analyzed. Two optoelectronic 2.5D co-packaging structures, including co-package based on silicon interposer and glass interposer are proposed and fabricated.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low insertion loss can be achieved in 40 GHz operation. A new optoelectronic 3D co-packaging structure based on the organic substrate process is proposed. Compared with other 2.5D and 3D, the structure is smaller and thinner, and the design is more flexible. The three-dimensional photoelectric co packaging samples integrated with photodetector (PD) and trans-impedance amplifier (TIA) are fabricated.
optoelectronic co-package; optoelectronic package; hybrid integration; 3D package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各种新业务的不断出现,导致网络容量迅速增长,据估计到2020年信息量增长到惊人的44 Z(1021)字节。未来数据中心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是大量的数据需要被存储、传输和处理。此外,随着多核处理器、内存需求和输入/输出(I/O)带宽需求的持续增加导致了网络拥塞和连接瓶颈。随着带宽的增加,功耗也急剧增加,数量传输数据所需的能量限制系统性能。作为下一代互连技术强有力的竞争者,光互连具有宽频带、抗电磁干扰、强保密性、低传输损耗、小功耗等明显优于电互连的特点,是一种极具潜力的电互连替代或补充方案[1]。同时可以充分利用波分复用(WDM)技术,尤其是密集波分复用(DWDM)技术发挥光互连带宽优势,实现高速、海量信息传输;但成本和规模化是光互连在数据中心内使用光学的最大障碍。
由于采用高频段、更宽频谱和新空口技术,5G基站带宽需求大幅提升,预计将达到长期演进(LTE)的10倍以上。5G单个基站前传带宽为3×25 Gbit/s,中传和回传在建设初期带宽峰值高达 5.8 Gbit/s,均值也高达3.4 Gbit/s,成熟期基站带宽峰值将达到20 Gbit/s。以一个大型城域网为例,5G基站数量12 000个,带宽收敛比为6:1。核心层的带宽需求在初期就将超6 Tbit/s,成熟期将可能会超过1 Tbit/s。因此,在5G传送承载网的接入、汇聚层需要引入25 Gbit/s或者50 Gbit/s速率接口,而核心层则需要引入100 Gbit/s及以上速率的接口。因此,5G时代的互连链路必须采用光互连传输[2]。
随着5G时代高带宽的计算、传输、存储的要求,以及硅光技术的成熟,板上和板间也进入了光互连时代,通道数也大幅增加,由专用集成电路(ASIC)控制多个光收发模块。在封装上要将光芯片或光模块与ASIC控制芯片封装在一起,以提高互连密度,从而提出了光电共封装的相关概念。
光电共封装较传统的板边以及板中光模块在带宽、尺寸、重量和功耗有重要的优势。传统光互连采用的是板边光模块,将光收发模块单独制作封装为可插拔光模块或有源光缆,组装在印制电路板(PCB)边缘,其工艺比较成熟,已广泛商用;但这种方式电学互连较长,存在信号完整性问题,模块的体积较大,互连密度低,多通道时功耗较大。另外一种比较成熟的是板中光模块,是为了缩短光模块与ASIC芯片的距离,而将光收发模块组装在ASIC芯片旁边。这样电学互连较短,信号完整性压力较小,互连密度提高,但仍受限于电学连接器和光学连接器。互连功耗相对板边光模块得到改善,可靠性需求增加。光电共封装是将光收发模块与ASIC芯片封装在一个封装体内。一种方式是一种2.5D封装,将光收发模块与ASIC芯片共同封装在一个载板上,互连密度较高,功耗更低;还有一种三维堆叠方式,是将ASIC芯片与硅光芯片三维(3D)堆叠,实现了最短的电互连,损耗小,互连密度最高,功耗比2.5D方案更低。
然而光电共封装也面临一系列难点,包括高密度光电载板工艺、高精度的光电芯片组装工艺、阵列光纤连接器的装置耐高温性等。文中,我们介绍了国际上几种光电共封装方案,提出了基于硅基板、玻璃基板和板级埋入技术的光电共封装方案,并进行了仿真和制作。
1 光电共封装发展
随着近年来硅光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熟,硅光芯片可以方便地将调制器、探测器、复用解复用、波导等集成在一颗芯片上,兼容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工艺,采用硅光芯片的光模块是目前研究的热点。硅光芯片的光电共封装采用陶瓷基板、有机基板、玻璃载板、硅基板将电芯片与硅光芯片集成,封装集成也从2.5D向着3D光电共封装发展。
1.1 基于陶瓷基板的光電共封装
陶瓷载板由于其优异的电性能、良好的导热性和稳定性,一直是光模块封装采用传统载板。Acacia公司采用陶瓷基板制作了光电焊球阵列封装(OE-BGA),认为以此为基础可以实现ASIC芯片与光子集成电路(PIC)的光电共封装[2]。如图1所示,硅光芯片PIC、驱动器芯片和跨阻放大器(TIA)芯片倒装焊在一个11层的低温共烧陶瓷(LTCC)基板上,上面盖有铝金属盖,整个封装尺寸为21.6 mm × 13.0 mm,下方焊球阵列封装(BGA)共有369个焊球。PIC上具有8个调制器和8个锗探测器。发射和接收的射频信号在BGA陶瓷衬底内部走线,具有等长的路径和良好的电学性能,相比于在PCB上走线大大减小了传输损耗,结构也更紧凑。这种方案由于最后需要焊接在PCB板上,光纤阵列组装时需采用可以经受住260℃回流的胶来固定。最终Acacia公司的OE-BGA结构实现了200 Gbit/s速率的信号传输,功耗为4.9 W。陶瓷载板可以做多层布线,但是布线线宽、线距较宽,在引脚密度高时,I/O扇出十分困难;在成本方面,相比有机基板和硅基板等,陶瓷基板成本非常高。
1.2 基于玻璃载板的光电共封装方案
玻璃材料由于其对光透明,对电绝缘性好的性能,很适合作为光电载板。佐治亚理工提出了一种基于玻璃载板的光电混合封装方案,如图2所示[3]。该方案采用150 um厚的玻璃载板,PIC和驱动芯片和跨阻放大器倒装在玻璃载板上,光通过载板上的有机透镜聚焦到载板背面的波导中,与光纤耦合;电信号通过在玻璃基板上做金属通孔(TGV)引出。选用玻璃作为载板,优势在于电学损耗要小于硅;但缺点在于玻璃的加工比较困难,与常规微电子硅工艺不完全兼容,尤其对玻璃基板的打孔、电镀、清洗工艺等。目前还没有较稳定成熟的工艺,另外玻璃的散热能力较差,所以需要考虑合适的散热方案。
1.3 基于硅转接板的光电共封装方案
硅转接板采用硅晶圆加工技术,可以制作更小线宽的互连线,布线密度高,可以将高密度的引脚扇出,满足芯片互连需求;硅转接板与芯片都是硅材料,二者热膨胀系数(CTE)失配小,可以减小翘曲提高可靠性。采用硅转接板做光电共封装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案,比如新加坡IME研发的基于硅载板的光电封装方案[4],该方案中包含2个硅通孔(TSV)结构。如图3[4]所示,位于上面1个的是包含有光学器件结构的PIC在绝缘衬底上的硅(SOI)衬底的TSV,位置靠下面的是只有通孔和电学再布线的体硅衬底的TSV。其中,驱动芯片和TIA倒装焊在下面的硅转接板上,PIC上的金属通孔可以实现更短的互连线和更好的电性能,光接口在硅光芯片上表面,更易于光耦合结构组装。硅转接板实现了良好的电学性能,将多通道的芯片的高密度引脚扇出,组装到BGA基板上,最终实现光模块与ASIC芯片共封装。
1.4 3D光电共封装方案
在将光、电芯片并列排布在基板上的2.5D光电共封装方案的基础上,3D光电共封装方案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和趋势。3D光电共封装将光电芯片垂直互连,实现更短的互连距离、更好的高频性能,并且集成度更高,封装更紧凑。
Oracle提出了一种采用挖腔转接板实现封装模块的方案[5],图4所示。该方案采用陶瓷或有机基板作为转接板,在转接板上挖腔,把硅光芯片放在腔内,再将收发集成电芯片组装在基板上方,形成一个“桥”结构,通过基板上线路实现光电互连,光芯片上组装可焊接的光耦合结构,形成一个共封装光电模块(POeM),多个POeM与ASIC芯片集成在一个载板上,实现多通道光电互连模块。
在TSV转接板基础上,新加坡IME把硅光芯片PIC也做成了一个转接板,并将驱动芯片和TIA倒装焊在硅光芯片PIC上,通过PIC上的金属通孔与下方的TSV转接板互连,激光器可以贴装在PIC上,如图5所示。这样既实现了良好的电学性能,又可以将多通道的芯片的高密度引脚扇出,实现高速多通道板上光模块共封装[6]。
2 基于TSV硅/TGV玻璃
转接板的三维光电共封装
2.1 基于TSV硅转接板的三维光电
共封装
针对多通道光电模块,硅转接板可以将光电芯片的高密度引脚进行互连,实现多芯片光电共封装(方案如图6 a)所示),为此我们设计了高速硅转接板,采用样品假芯片(dummy芯片)设计了光电共封装方案,如图6 c)所示。将4颗dummy芯片组装在硅转接板上,根据高速电互连需求,设计正面2层、背面1层再布线层(RDL)的转接板结构。在TSV转接板的制作方面,硅转接板工艺能力可以实现20.32 cm(8英寸)或30.48 cm(12英寸)的TSV转接板晶圆、10 ×100 um TSV 无孔洞填充、最小40 um节距微凸点,及最小10 um/10 um的线宽、线距,背面互连引出采用低成本TSV露头技术[7],如图6 b)所示。通过电学仿真,我们设计TSV采用10 um直径、100 um高度,布线采用35 um/15 um的线宽、线距,转接板上传输线长在19 mm时,3 dB带宽理论上可以支持到40 GHz,它的插入损耗仿真的结果如图6 d)中所示。
2.2 基于玻璃转接板的三维光电
共封装设计和制备
玻璃转接板具有透明、绝缘等良好的光学电学性能,玻璃转接板2.5D光电共封装方案如图7 a)所示。但玻璃转接板加工工艺比较困难,我们对石英玻璃转接板的打孔、电镀、图形刻蚀做了多方面的研究,制作了玻璃转接板。同时,我们对TGV的电学性能进行了仿真,图7 b)是TGV的插入损耗曲线,图7 c)是TSV与TGV的插入损耗曲线对比。比较相同条件下TGV和TSV的损耗曲线(S21曲线),可以看出TGV的高频性能远好于TSV,并且金属直径越小,高频性能越好,当TGV直径小于70 um时,插入损耗差别不大。因此考虑到制作的可行性,我们针对70 um直径TGV晶圆进行了研发制作。
在15.24 cm(6英寸)的 300 um厚玻璃基板上,采用激光鉆孔方式制作了70 um直径的通孔,晶圆表面溅射一层 100 nm/1 μm的Ti/Cu金属薄膜作为种子层,然后进行填实电镀铜,观测了电镀好TGV的X射线照片,可见TGV通孔电镀质量良好,之后对玻璃基板进行表面图形化蚀刻,最后在玻璃转接板表面做了镍钯金处理,将电芯片倒装键合在转接板上,完成玻璃转接板微组装。
3 基于板级工艺的三维光电
共封装
随着基板技术的发展,有机基板材料如一些特种BT材料也具有良好的电、热性能,其热膨胀系数约为3 ×10-6,可以与硅相比拟;有机基板加工走线线宽线距也已达到了30 um以下,可以满足芯片互连需求;有机基板工艺加工尺寸大,平均成本很低。因此,基于有机基板板级工艺的芯片埋入技术成本低,性能好。我们设计了一种基于板级工艺的三维光电共封装方案[8],如图8 a)所示,将光芯片埋入有机基板中,电芯片组装在基板上,将光电芯片的堆叠互连,ASIC芯片组装在埋入光芯片的基板上,这种方案是一种三维封装结构,整个光电共封装结构尺寸比2.5D平面结构更小,更紧凑;将芯片埋入到基板中,相比于其他三维封装结构,在Z方向上厚度更小(省去了部分基板厚度);基板上还可以再布线和组装其他光电芯片,设计上更灵活,集成度高。我们对这种3D共封装方案进行了工艺验证,将1×4光探测器(PD)芯片埋入BT有机基板中,通过刻蚀光敏薄膜,将电极和受光面暴露出来,再制作再布线层,将电极引出,图8 b)是埋入了PD的有机基板照片,将TIA芯片倒装在基板表面,制作了基于板级工艺的光电模块样品,实现了光电芯片的三维集成。我们测试埋入PD后测试的I-V曲线,埋入后的光芯片正常工作。图8 c)是埋入结构的热仿真结果,工作状态下TIA最高温度为63℃,PD最高温度为62℃,在器件正常工作温度范围内。
4 结束语
光电共封装提高了互连密度,并可以减小尺寸、重量和功耗。采用2.5D转接板和3D堆叠的光电共封装是目前高速光电共封装的主流研发技术。我们采用硅转接板和玻璃转接板设计了2.5D光电共封装结构,并完成了仿真和工艺验证,并提出了一种新型基于有机基板工艺的3D光电共封装结构,制作实现了光探测器与电集成电路芯片的集成。
参考文献
[1] KRISHNAMOORTHY A V, THACKER H D, TORUDBAKKEN O. From Chip to Cloud: Optical Interconnects in Engineered Systems for the Enterprise [J]. Journal of Lightwave Technology, 2017, 35(15):3103-3115. DOI: 10.1109/JLT.2016.2642822
[2] DOERR R C, HEANUE J, CHEN L, et al. Silicon Photonics Coherent Transceiver in a Ball-Grid Array Package[C]//Optical Fiber Communication Conference 2017.USA: OFC, 2017. DOI: 10.1364/OFC.2017.Th5D.5
[3] CHOU B C, SATO Y, SUKUMARAN V, et al. Modeling, Design, and Fabrication of Ultra-high Bandwidth 3D Glass Photonics (3DGP) in Glass Interposers [C]//2013 IEEE 63rd Electronic Components and Technology Conference (Ectc). USA: IEEE, 2013:286-291.DOI: 10.1109/ECTC.2013.6575585
[4] YANG, Y. 3D Silicon Photonics Packaging Based on TSV Interposer for High Density On-Board Optics Module [C]//2016 IEEE 66th Electronic Components and Technology Conference (Ectc). USA: IEEE, 2013: 483-489. DOI:10.1109/ECTC.2013.6575585
[5] KRISHNAMOORTHY A V, THACKER H D, TORUDBAKKEN O. From Chip to Cloud: Optical Interconnects in Engineered Systems [J]. Journal of Lightwave Technology, 2017, 35(15): 3103-3115. DOI:10.1109/JLT.2016.2642822
[6] KIM D, YU L H, CHANG K F, et al.3D System-on-Packaging Using Through Silicon Via on SOI for High-Speed Optical Interconnections with Silicon Photonics Devices for Application of 400 Gbps and Beyond[C]//2018 IEEE 68rd Electronic Components and Technology Conference (Ectc). USA: IEEE, 2018: 834-840
[7] ZHANG W, SONG C, XUE K, et al. Silicon Interposer Process Development for Advanced System Integration[J].Microelectronic Engineering, 2016, 156: 50-54. DOI: org/10.1016/j.mee.2015.11.014
[8] LIU F. GUO X, SHE Q, et al. Design and Fabrication of Feasible 3D Optoelectronics Integration Based on Embedded IC Fanout Technology[C]//2018 IEEE 68rd Electronic Components And Technology Conference (Ectc). USA: IEEE, 2018:364-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