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读写之花盛开在学生心灵

2018-11-28 09:40苑光旗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8年49期
关键词:原汁原味投递茄子

苑光旗

重读轻写,重读怕写,轻读轻写,读写教学的矛盾始终如影随形。

重读者往往在阅读课上条分析缕,追求课的精彩!

轻写者,简单布置写作任务,或走一个读范文看要求的流程了事。

怕写者,师生惧怕,但求过关,不求质量。

读,不能拘谨于课内,不能局限于书本,不能拘泥于有字的书,读应该有宽泛的空域。

写,《新课标》这样表述: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可见,写作是综合素养的体现,写作也是有方向与规律的。

几十年的读写教学中,积累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小办法,分享一下:

1.回归自然找素材

乡村,有丰富的习作题材,捉鱼摸虾,爬山上树,大自然这本书里藏着孩子们的乐趣,这也是书本上没有的无法亲身体验的故事。如何把这些题材故事变为优美的文字,是我读写并重的一个基点。我从一年级就提倡孩子写日记,不会写,可以说,让妈妈代笔,写完了读给孩子听,孩子听懂了,说明日记完成了。认识拼音和少量的字了,就让学生自己写,慢慢写,写下去就好。日记里有写作的富矿,发现挖掘后就可整理成文。一个孩子发现有人采剪带蝉卵的杨树嫩枝条,原来那人想把枝条种在自家的果树园里,等待几年后轻松收获“知了猴”(蝉的幼虫)。我让孩子回顾事情经过,展望收获的未来。孩子于是缀文:“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蝉,你们见过吗?”《种蝉》一文后来就发表在《当代小学生》上了。

2.亲身实践得真知

文章来源于生活,是对生活的再认识。一个孩子作文中写到给六月天叶子萎蔫的茄子剪掉了所有的小枝条,望着光秃秃的茄枝,妈妈爸爸狠狠地修理了一下这个恶作剧者。我告诉孩子:“等等,或许茄子能发新芽长新枝呢”。苦等两月,孩子终于看到剪后的茄子发新芽、长新枝、结新果的全程。静等花开,《给茄子“理发”》诞生了。后来其他孩子发现辣椒也有这个特性,还有的同学进一步发现辣椒放在温室里,居然可以过冬继续它们的生长周期,一年生草本辣椒居然一年后继续勃勃生长着,于是一串妙文出炉了:《辣椒再生记》《盼辣椒成树》。

3.网络平台要互动

与时俱进好。我也搞了互联网+教学。我班建立了作文QQ群、微信群。学生、家长、老师、编辑,上百人随时在群里展开作文互动讨论,即时问,即时答,给一人解疑,众人受益。我的群不是枯燥的作业群。今天我在群里发的就是:又是一年春草绿,又是一年柳吐絮,春天悄然来临,爸爸妈妈们和孩子一起看看春天有哪些变化,拍个照,发到群里分享吧,如果写成短文小诗更好。

4.阳光修改有办法

语文老师累,一个学期要批改300篇以上的作文。面对五花八门的作文,无法想象,评改的难度和质量。打破眉批、总批、面批等传统的评改手法,把老师解放出来是个重点。我还是借助电教媒体,省时高效地助力作文教学。

选择一篇原汁原味的作文,投影展示出来,师生共论优缺,然后老师边讲边改,修改的原因与流程一目了然,这有效的改变了师生不见面的“阴暗”的作文评改法,我起名为“阳光修改法”,这样评改比面批受众面广。此法适合低中高各等级作文。也可以把作文原汁原味以文檔的形式在屏幕上投影进行阳光修改。原汁原味的原则是学生的错误格式、错误标点这样的小毛病也不能在呈现前先修改的。

5.评语告别假大空

作文发给学生,学生一般只关注等级分数,老师的那些“语句通顺,结构合理”等套话、行话、空话学生是不看的,也看不懂。我在评改中,也做常规的眉批和总批,只是我添加了“中间批”。如发现学生哪里不理想,我会在该部分后面根据问题添评相应的一句话。如不具体,我这样添加:“这里,再添加上什么就让人觉得真是美极了,可从花的颜色、形状、味道和动态等方面添加”。

评语,我突显针对性与实效性,兼顾趣味性。

例:小诗《投寄春天》

春风中 /我采下枚枚绿叶/投入墨绿的邮筒 //秋色里 /我坚信 /鸿雁定会衔来满山坡的硕果

我的点评:投递信件,司空见惯,投递春天,真是超越梦想。但是这首小诗妙就妙在运用想象,把春天的树叶投递出去,还异想鸿雁衔来满山坡的硕果,此句一出,意境开阔,动人心魄,看来,异想也会天开!

读写本一家。给读写架个桥吧,读有字文,阅无字书,写真情文。教师适时点拨,点滴终汇江河。“读书好比春蚕吃叶,吃得越多,结的茧越漂亮,织就的绸缎越绚丽”。

猜你喜欢
原汁原味投递茄子
茄子
鲜香四溢
小捣蛋鬼
亚马逊无人机完成首次商业投递
甜蜜的梦
大迷宫
派发广告分工做得好 人人努力效率高
球场揽胜 原汁原味 动静皆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