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学征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也随之提高。因此,如何提供优越的生态环境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此,相关部门开展了荒山造林工程。但是由于该项工程所涉及的要点较多,所以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些许问题。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技术要点,旨在提高造林的效率。
关键词:荒山荒地;植树造林;技术要点
中图分类号:S728.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0833174
根据调查显示,在我国西北地区还存在较多的荒山荒地,但是由于该地区地质恶劣,环境较差,无法种植农作物,因此成为荒地。这种情况的出现不仅会对资源造成一定程度的浪费,同时也会限制该片地区的经济发展。目前,在我国的荒山造林工程中,由于树种选择的不合理以及技术的不足,不仅无法达到有效造林的目的,甚至还会加剧环境的恶化。
1 荒山荒地的具体造林技术
1.1 造林树种的选择
在进行造林之前,应该挑选好树种。荒山荒地的地质与一般的地质不同,其具有较少的养分以及水分的特点,不利于一般树种的存活生长。所以在挑选树种时,相关人员一定要挑选抗旱性强且存活率较高的树种。工作人员还应该考虑树种的成本。因为造林工程需要大面积播种,但是国家所能提供的成本有限,所以工作人员应在对该片土地实际考察后,选取最为合适的树种进行种植,避免造成资源以及资金的浪费[1]。
1.2 裸根苗木的栽植
当树种选择完毕后,接下来的任务便是栽植苗木。一般来说,苗木的栽植办法主要有2种,栽植裸根苗木和栽植容器苗木。裸根苗木顾名思义,就是不带有任何其他成分的树苗。在对其进行栽种前,工作人员应该先对土地进行翻新处理,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土地的含氧量,利于树苗的存活。同时,在移取苗木时,工作人员应对苗圃进行灌溉处理,确定土地松软后,再使用深度铁锹进行挖去,确保苗种的完整。栽植容器苗木的过程要比栽植裸根苗木的过程复杂,但是存活率较高。工作人员应提前对容器附近的土壤进行湿润处理,将容器与苗木一同取出。应该注意的是,当工作人员在移取苗木时,一定不能直接用水拔苗,这样会导致苗木的根部受损,甚至枯萎死亡。
1.3 具体栽种要点
工作人员应该将苗木放置于制作好的木框内,将帆布用水打湿,覆盖在苗木之上,当栽种苗木时,栽种一株拿取一株,这样可以减少苗木叶子的蒸腾作用,保存水分,提高成活率;当工作人员开展栽种工作时,应确保洞穴的大小,苗木根系在洞穴中不宜窝跟、上翘或是外露,而是应该均匀舒展。同时,洞穴的深度也应适宜,只需使土壤能够覆盖根系表面即可;在进行埋土工作时,工作人员应该分层埋土,将最为肥沃的土壤覆盖在表面层,确保根系的水分。
2 造林后的抚育措施
2.1 松土除草
当苗木栽种工作结束后,工作人员还应该对其进行后续的保护措施。应该进行的是松土除草的工作。松土的时间间隔最好是1月1次,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治土壤因发生板结而干裂丧失水分,进而影响苗木的生长。而除草工作最好在每年的春夏进行,因为此阶段的雨水较多,会促进杂草生长,而杂草会分食土壤的养分[2]。
2.2 穴面覆盖
当苗木生长到初级阶段,工作人员应该加以重视,因为此阶段的苗木正在吸收大量养分,且防御力较低,倘若受到侵害,就會大面积的死亡,所以针对此种情况,工作人员可以采取覆盖穴面的方法。筛选出较为细致的土壤,将其均匀地铺洒在苗木穴面,在其上覆盖枯枝、枯叶以及已经死亡的杂草,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水分蒸发。
2.3 苗木浇水
对于不同的苗木,其灌溉方式也不同。对于裸根苗木来说,每隔2~3h就应该灌溉1次,尽量保证少量多次的灌溉模式。而对于容器苗木来说,最适宜的灌溉方式是每隔1~2d灌溉1次。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每当下过雨后,工作人员都应该对苗木进行检查,确定其没有受到冲压影响。
2.4 扒土扶苗
苗木抚育的最后一个环节就是扒土扶苗。这一环节开展的时间是苗木下土后的第一个春天。此时冬季刚刚过去,工作人员应该在天气转暖的时候将苗木附近的土壤扒开,检查苗木是否有歪倒的情况,如若发生,应该立即扶正[3]。
3 结语
荒山荒地造林工程是一项较为漫长且复杂的工程,其不仅要求相关工作人员要具有强大的耐心,还要求其要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所以,相关部门一定要不断地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选取合适的树种,及时对现场进行考察,研发新型技术,只有这样,才能推动造林工程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亚梅.浅析荒山荒地造林技术工程的要点[J].中国林业水利工程,2011,3(19):85-86.
[2]胡霞.简述荒山荒地造林工程中的问题及其应对措施[J].科学与财富,2012,3(18):81-83.
[3]王明远.简析荒山荒地造林工程中的技术要点[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4,8(28):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