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中国出生“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引起各界的密切关注。在第二届人类基因组编辑国际峰会召开之前,南方科技大学副教授贺建奎领导的团队于26日宣称,已经成功对一对双胞胎婴儿施行基因编辑,使她们出生后能免疫艾滋病。但此事涉及严重的法律和伦理问题,中国有关方面接连对此发声。
科技部副部长徐南平27日就“基因编辑婴儿”事件表示,2003年颁布的《人胚胎干细胞研究伦理指导原则》规定,可以以研究为目的,对人体胚胎实施基因编辑和修饰,但体外培养期限自受精或者核移植开始不得超过14天,而本次“基因编辑婴儿”如果确认已出生,属于被明令禁止的,将按照中国有关法律和条例进行处理。
作为负责组织和领导学部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工作的专门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学部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27日发表声明称:“我们高度关注此事,坚决反对任何个人、任何单位在理论不确定、技术不完善、风险不可控、伦理法规明确禁止的情况下开展人类胚胎基因编辑的临床应用。我们愿意积极配合国家及有关部门和地区开展联合调查,核实有关情况,并呼吁相关调查机构及时向社会公布调查进展和结果。”
涉事医院深圳和美妇儿科医院27日则表示,从未参与此事件中的任何实验环节。这一基因编辑婴儿项目并不在该院进行,婴儿也不出生在该院。该院称,“网传的申请书上的签名有伪造嫌疑,且未召开医院伦理委员会会议。”国家卫健委26日已要求广东省卫生健康委认真调查核实,并及时向社会公开结果。南方科技大学26日发表声明称,此项研究工作为贺建奎在校外开展,未向学校和所在生物系报告,学校和生物系对此不知情,将聘请权威专家成立独立委员会,进行深入调查。有报道称,目前南方科技大学贺建奎所属办公室门外的介绍内容已摘除,并贴上印有“请勿入内,后果自负”的提示条。
第二届人类基因组编辑国际峰会27日在香港大学召开。有报道称,贺建奎当天未在会场现身。根据会议议程,贺建奎将于28日发表公开演讲,峰会有关人员表示,贺建奎并未取消有关议程。▲
(马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