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故事真精彩
——有关春的节气作文指导之谈

2018-11-28 15:57江苏省淮安市金湖县陈桥镇新农小学陈明远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18年4期
关键词:谚语节气习俗

江苏省淮安市金湖县陈桥镇新农小学 陈明远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位于四季之首,有着朝气蓬勃的活力,有着无限的希望。在二十四节气歌中,有关春的故事更是丰富多彩。既有“春眠不觉晓”的“春困”,又有“春光无限好”的憧憬。利用好有关春的习俗文化、诗句等,定会写出不一样的精彩文章,让人读来如品香茗,赏心悦目。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围绕春做文章,让学生充分领会春的魅力,不仅能给学生更多的自我尝试运用机会,更利于他们在深入表达运用中获得不一样的感悟,使得文章有血有肉,充满生机活力,同时让文章更有深度、广度和厚度。

一、节气歌中的“春”:泾渭分明“不一般”

二十四节气歌中包含春天的就有六个: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这些节气都是由一定的显著特征,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可谓泾渭分明。从春季开始的立春,至后来的雨水,都会发现各个节气有着明显的区别,让人们真切感受到“春是温暖,鸟语花香;春是生长,耕耘播种。”这便是春天应有的活力。

在各个不同的节气,不妨多带领学生融入大自然中感受其中的“万物复苏”的气息。如,在立春描写述中,可带领学生到乡间田野里走一走,感受“春打六九头,春播备耕早动手”的忙碌气息,感受其中的不一样景象。在清明节时,不妨带领学生在踏春的时候观察河水冰雪融化后,小草、杨柳、桃花等特征,带领他们在眼观耳听鼻嗅的过程中主动捕捉相应的灵感,让他们能够用细腻的笔法主动描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帮助他们在深入体味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丰富认知。可运用春天沙龙活动鼓励学生针对自己的描述素材进行登台介绍,帮助他们在主动讲述观察感知中生成丰富的思维灵感,满足他们的多样化发展需要。教师则可根据学生的表达内容主动予以评价,帮助他们在不断修补完善中增强综合运用灵活性。

按照春季的特征,要求学生多主动提出自己的看法,鼓励学生运用好细节描写主动表达自己的所见,给他们更多自我展示的机会。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多组织学生交流互动,结合节气歌中有关“春”的内容,引导他们去体验感悟,不断鼓励他们在各抒己见中集思广益,生成对春的理解和认知,从而形成不一样的深刻感知。

二、古诗中的“春”:生机盎然“真精彩”

古诗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古人先哲智慧的结晶。古诗短小精悍,意韵深远。古诗中蕴含“春”的内容的个例不胜枚举。借用古诗中春来描述春天的景物和人物,定会有一种与众不同的新鲜感。在教学中,引入关于“春”的古诗,吟诵关于“春”的旋律,定会让学生感觉亲切自然,如沐春风,也会给描述的春天增添无限的文学色彩和乐趣。运用古诗中的春,能帮助学生在仔细体味古人的智慧和才艺中获得更多的认知感受。

运用古诗中的春元素,利于学生获得更多的深刻印象和体验。如,描写春天的故事有:《咏柳》《春晓》《清明》《钱塘湖春行》《春夜喜雨》《春江晚景》……可以通过“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二月春风似剪刀”体味早春刚到来时的情境,感受万物复苏的情境;可以通过“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感受春雨和春风带来的生机;通过“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来感受清明时下雨的特征,等等。借用上述元素来活化填充春,一方面,能帮助学生从简明扼要的诗句中找到更多的语用切入点,便于他们深化理解感知;另一方面,能引导学生在真正深入运用中获得耕读的丰富感知,为作文提供鲜活的表达语句。在运用古诗时,可选择某个具体的情景,针对春雨、春风、春花、春水等不同景物的特征进行有针对性的描述,帮助他们在全面深化理解运用中获得更多丰富感知,利于他们在描述中强化识记运用。

在指导运用中,还根据儿童诗来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创作,建议学生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不同的表现手法进行描述,给他们更多的运用机会。像在描述“春雨”时,可运用儿童诗“滴答滴答,下雨啦,种子说:‘下吧,下吧,我要发芽。’梨树说:‘下吧,下吧,我要开花。’麦苗说:‘下吧,下吧,我要长大。’……”来起兴,帮助学生从中摘录丰富的理解感知。

三、谚语中的“春”:趣味十足“好记忆”

谚语贴近学生生活,是最接地气的语言。民俗谚语中有很多有关春的故事,都是作文中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在作文教学中,巧妙引入,不仅能够让作文更具生活色彩,让人读来倍感亲切,更可使作文真实鲜活。运用好这些习俗,不仅能帮助读者感到通俗易懂,更利于学生在灵活运用中收获更多的精彩。习俗中春的运用,利于学生在轻松记忆中获得更多感知。

关注春的习俗,便于学生获得不一样的感知。如,雨水连绵是丰年、春寒雨若泉,冬寒雨四散、二月二打雷、稻米较重捶等,通过雨水的特征、打雷等一些自然现象,告诉我们雨水对农民收成的促进作用。再如,“春雷响,万物长”,说的是惊蛰,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此时的温度也逐渐升高,这其中的农谚“惊蛰天暖地气开,冬眠蛰虫苏醒来,冬麦镇压来保墒,耕地耙耘种春麦”便是最好的例子说明。对此,可指导学生在某个节气,像清明、雨水、立春等时候,可建议他们主动去观察大地万物,帮助他们从中发现更多的不同细节和精彩内容,引导他们在运用中适当穿插相应的习俗谚语,给他们更多的综合运用机会,帮助他们深化理解感知。

运用节气中习俗谚语丰富学生作文内容,能产生由此及彼的举一反三作用,能帮助学生在深入探知揣摩中获得更多丰富体验。在教学中,围绕谚语中的春,教师多给予引导拓展,利于学生在灵活运用中增强识记综合运用能力,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综合性,同时更让习作具有可读性。

由此可见,从节气歌中运用好诗词、习俗能帮助学生在主动深入探知中获得不一样独特体验,便于他们在准确灵活运用中获得更多丰富认知,同时更深刻地理解和把握春的特质,在习作教学中准确鲜活地进行描绘。总之,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有关春的习作指导中,突出春天的故事,引领学生在主动探知求解中强化表达运用,定会有效增强学生语言表达的激情,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笔下流淌的文字也一定更具生命的活力。

猜你喜欢
谚语节气习俗
谚语趣画
谚语趣画(一)
24节气
24节气
24节气一小满
24节气
24节气
英语口语常见谚语(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