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朋,刘晓会,白元松
(1.河南省安阳市中心医院,河南 安阳455000;2.河南省安阳市肿瘤医院,河南 安阳455000;3.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吉林 长春130033)
患者,女,61岁,主因“间断性头痛、头晕15 d”入院,无恶心呕吐、四肢抽搐、视物模糊等不适,就诊于外院给予甘露醇脱水治疗后,上述症状好转;入院查体:神志清,语言利,双侧瞳孔直径3.0 mm,对光反射灵敏;颈部对称,无颈项强直,肺部听诊未闻及干湿性啰音,肝脾肋缘下未触及;四肢肌力正常,肌张力正常,双侧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入院后完善检查,行头部CT(图1)见:左侧小脑半球见椭圆形高密度影,周围伴有轻度水肿;左侧顶叶及右侧额叶见密度相似,略高密度影,周围环形水肿带;未见周围颅板受侵;头部核磁检查提示:TI像(图2)可见环形占位呈略长T1像,中心伴信号不均匀点状高信号影;T2像(图3)可见稍等T2环形占位。
入院诊断:颅内转移瘤?继续完善辅助检查,行甲状腺、乳腺、腹部彩超及消化道造影及肺部、肾脏CT等检查均未见明显占位性病变;给予行开颅占位病理活检术;术后病理(图4)汇报:符合海绵状血管瘤改变。
图1 术前头部CT
图2 术前MRIT1像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cavernous angioma,CA),是一种先天性隐匿性血管畸形,其发病率约占全部脑血管畸形的5%-16%[1]。临床将其分为脑外型及脑内型,脑外型多于脑内型。CA在临床上多有报道,但脑内型单发病灶居多,颅内多发海绵状血管瘤鲜有报道。据文献报道,颅内多发海绵状血管瘤患者中40%-60%,具有家族遗传倾向,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发病机制与基因突变有关[2]。
图3术前MRIT2像图4术后病理
目前,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术前诊断主要依靠头部核磁检查。因其属于隐匿性血管病变,因而全脑血管造影常为阴性,失去其诊断脑血管病“金标准”价值。海绵状血管瘤因其合并出血期,因而在核磁上表现并不都一致,Zabramski[3]等依据海绵状血管瘤的不同病理类型及出血时期,在核磁表现上划分出4类海绵状血管瘤:(1)T 1 WI和 T 2 WI 上核心均呈高信号;(2)T1 WI 和 T 2 WI 上核心呈混杂信号,在 T 2 WI 上周边可见低信号环;(3)T 1 WI 和 T 2 WI 上核心均呈低信号,T 2 WI上周边可见低信号;(4)梯度回波序列像上呈小点状高信号,常在家族性形式中常见。根据患者术前核磁可见,与上述4类头部核磁影像学检查均不一致。此外,患者头部CT可见多发灶周围伴有低密度水肿,但是脑内型海绵状血管瘤在头部CT平扫上周边无水肿及占位效应[4],因此看到周围伴有低密度带改变时,极易被误诊为转移瘤等,给术前诊断带来困难。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是颅内一种良性病变,其治疗方式选择依据疾病的临床症状。但是无论选择何种方式治疗,首先应明确诊断。若术前误诊,术中切除占位时,及其容易诱发大出血、止血困难、占位切除不彻底等风险。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表现差异性比较大,患者可因无症状而体检时发现,或颅内出血、癫痫等严重症状就诊。而患者一般因癫痫、反复性出血、头痛等由颅压高诱发神经功能损害作为主要就诊症状;癫痫为最常见的初发症状[5]。回顾国内外多篇文献报道,40%的患者由无症状体检发现该疾病,可保守治疗,但因目前仍对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自然病程并不熟悉,无症状海绵状血管瘤仍有破裂出血的风险[6],故应定期门诊随访。对于大多数因癫痫症状而就诊的患者,手术治疗为首选治疗方式。Cohen认为[7],颅内海绵状血管瘤诱发的癫痫症状,仅有14%-49%能够控制,但药物剂量会随着耐药性的升高而增加,药物的副作用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手术治疗切除病灶一般能够控制癫痫的发作,但也有学者认为,手术治疗应在切除病灶的同时行颞叶切除术[8]。颅内双侧颞叶是诱发癫痫症状的主要“起源”,原发病灶与颞叶毗邻时,应加颞叶切除,距离较远,比如病灶位于枕叶或幕下时可仅行颅内病灶切除术。
立体定向放疗治疗颅内海绵状血管瘤也是最近比较流行的治疗方式,但本身存在很大争议。Nidan Qiao[9]分析了34例颅内深部海绵状血管瘤经手术治疗后患者的神经功能损害情况,约占34.6%,因而认为颅内深部海绵状血管瘤,比如部分脑干海绵状血管瘤,可选择放疗。但也有学者认为,放疗易引起放疗脑水肿加重病情。笔者认为,两种方式各有利弊,术者术前应参考患者的意愿、手术技术水平及病变位置手术难易程度等选择。本患者为颅内多发海绵状血管瘤,部位散在,手术治疗创伤性较大,且多发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具有引起患者痴呆、帕金森等疾病的风险[10],因而,建议患者出院后进一步行放疗治疗。
综上所述,可见颅内海绵状血管瘤虽为颅内常见良性占位性病变,但因该疾病影像学表现、临床症状不典型,疾病本身的自然病程不明确等因素,临床易出现误诊。准确的术前诊断,在整个诊治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笔者认为对于不能明确的多发颅内占位性病变,术前行病理活检是一种简便易行的诊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