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晔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培养读写能力,识字是前提。国家总督学顾问柳斌指出“真正要把小学抓好,还要从识字教学抓起。”可见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项重要的内容,而低年级段作为识字教学的起步显得尤为重要。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特别是学生识字量的积累需要多次重复,强化记忆。这个过程虽不复杂,但往往枯燥。因而要培养学生对汉字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汉字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体会到识字的成功与乐趣,真正喜欢识字最为关键。
比如我在教学“清、晴、睛、请、蜻、情”几个形声字时,设计了一个大转盘,转盘的中央为生字宝宝“青”字,转盘的周围则分别摆放了部首“氵、日、目、忄、虫、讠”。先让指名学生用转盘游戏转出各个字,再指名台下学生帮新诞生的生字宝宝找朋友(组词)。然后用相应的句子和情境图供学生观察,说话,巩固生字。图的内容是:在一个晴朗的天气里,清清的池塘映出了水面上荷叶、荷花、小莲蓬的影子,一只只大眼睛的蜻蜓在池塘上空飞来飞去,正忙着捉蚁虫呢。这样快乐的教学情境,使学习变枯燥为新奇,变呆板为活泼,变被动为主动,自然而然唤起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基础教育章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小组合作学习,正是顺应时代的要求,被广大教师乐于采用的一种全新而有效的学习方式。在识字教学中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把学生的个性探索与小组的合作探索有机结合,能够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参与互动的过程中增进交流,使智力品质与非智力品质均得以发展,使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教学的不足得以弥补。
(一)小组合作读准字音过去我们一般先让学生自由读生字,而后指名读,读错了全班纠正,这样比较费时,学生之前很难发现自己的错误。我采取了最受学生欢迎的“宝宝卡片”的形式,事先让每个学生制作生字卡片,卡片的正面写字,反面组词,并且按自己的喜好做成苹果、小兔子、枫叶等各种形状,一张张生字卡片就成了一个个精美的艺术品。然后采取4人一小组合作学习,规则是:小组互相识字,请对方认读自制的生字卡片上的字和词,谁读对了就可以把卡片送给他(她),读错了就请帮帮他(她)。当读对获得对方的精美卡片孩子们眼睛里闪烁的是惊喜与满足;当读错了对方纠正帮助时,孩子们态度又是那么的诚恳,都能虚心求教。在这种奖励和互帮互助的氛围下识字,事半功倍,效果极佳。
(二)小组合作记忆字形教学生字时一个字一个字的讲解字形再范写的方法单调而且效果不理想。如果小组合作记忆字形效果非常好。先让学生自由组合2人小组或者4人小组,给他们足够的时间说说自己的记忆方法。这样,学生各抒己见,经常会说出许多老师也想不到的方法,如:编口诀教学“厅”是,学生编出口诀:“丁丁进厂就是厅”;“朋”字,“两个月亮交朋友”。这样的方法学写生字学生学习的时间短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很浓了。
(三)合作写好生字让学生讨论怎样写这些字才好看呢?学生都能仔细观察,互相提醒,然后写好生字,再互评,到最后评出“优秀识记员”。
语文是母语教学,学习资源无处不在,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小树立大语文观,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多渠道识字,在开放中识字,不断扩大识字量。如果只局限于课堂上的识字,只局限于书本上的识字量,那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使语文与生活接轨,使语文学习充满生活气息,使识字教学走出课堂,走向社会,使学生在广阔的生活中学习和运用生字。
(一)识字教学生活化引导学生在课外、在生活中、在社会上,利用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识字资源进行识字教学,实现识字教学生活化。社会文化生活中处处有文字,走在校园,墙上大字标语,中国地图,世界地图,黑板报上的少先队专刊、各种宣传栏;走出校门,大街上的各种广告牌、标语、街道名、商店里各种商品的包装、说明等;走进家里,各种报刊、杂志、电视上的广告、字幕等。汉字就在生活中,它无处不在,要鼓励学生多问问、读读、认认、记记。
(二)课堂教学生活化为了让学生能更积极、主动地在生活中认字。我采取了以下几个方法,把识字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生活积累联系起来,实现课堂教学生活化。
都说识字是枯燥的,我却认为识字教学是美丽的,识字教学的美丽,其实就是教师在识字教学中所表现出来的魅力。必须教给学生独立识字的方法,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认真保护他们识字的积极性;不仅要教会生字,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好学”、“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