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娜
(太原科技大学图书馆,山西 太原 030006)
经济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使我国社会各个领域都面临着互联网的巨大冲击,并跟随时代的脚步不断实现自我革新,高校图书馆也不例外。在“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亟须进行服务理念的升级与服务发展途径的创新,为广大高校师生提供信息资源的传播及获取等服务,实现教育教学的信息化,推动服务模式的创新和转变。
“互联网+”是互联网时代的衍生产物,是一种对事物发展具有指导作用的理念。“互联网+”与互联网密不可分,是促进人或组织进步的工具,“+”意味着深度的融合。随着社会的发展,“互联网+”理念也更加深入人心。在互联网大数据的信息化背景下,“互联网+”为行业发展提供数据指导与科学分析,带来传统行业技术理论的创新。“互联网+”是必然的时代发展趋势,在“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只有创新服务模式才能得到可持续发展。
互联网技术发展到今天,使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馆必须创新思考,顺应时代潮流,做好“互联网+”的革新准备,以“互联网+”思想为指导,在服务模式上更加追求互联网用户行为习惯及需求的满足,实现行业管理的优化、资源共享平台的搭建和服务协调体系的建立。互联网对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是随时随地的,“互联网+”使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实现了与其他行业的有效链接和行业融合,获取更多的目标用户群。高校图书馆的信息传播是深入而持久的,而“互联网+”无疑为高校图书馆服务内涵的拓展提供了新思路。在“互联网+”思维的支持下,高校图书馆必须立足于用户需求与习惯的满足,顺应时代发展,契合互联网的数据环境,做好服务模式的革新。“互联网+”也带来高校图书馆服务水平的提升,通过服务内容的更新与服务模式的创新,制定个性化的服务方案,使图书馆服务走上“专属定制”的道路。“互联网+”通过改变高校图书馆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技术环境,带动其服务模式的转变,对信息行为的主客体变化有着重要影响。
任何一个时代的发展都孕育着新的发展思路与发展理念,而思路与理念则是推动模式创新的内驱力。“互联网+”环境下,互联网的思维理念为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的革新提供了启迪。大数据存储、云计算服务及物联网与互联网的融合是互联网时代的标志与象征,而这些创新技术也为高校图书馆信息管理服务优化提供了保障,为软硬件升级提供了技术支持,使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手段更趋多元,服务内容更加丰富和完善。同时,“互联网+”还拓展了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范围,使移动阅读、信息查阅更加便捷,实现了随时随地、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移动服务,实现了服务空间的无限延伸。
用户的需求是多样的,通过多样化的手段和方式获取信息成为满足用户需求的直观体现。在“互联网+”环境下,越来越多的用户希望获得个性化及多元化的服务,这意味着图书馆服务需求层次的提升。传统的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受到的冲击与挑战是巨大而直接的,但是其创新的思维模式及技术服务手段又转化为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变革的内动力。基于“互联网+”的时代背景,高校图书馆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做好用户需求的把握,才能抓住机会与互联网进行融合,构建与用户间的亲密关系,形成新的服务体系、服务内容及服务模式,使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与形态呈现多元化特征。互联网带来的是虚拟空间与物理世界的对接,开启了全面互联模式。高校图书馆以智能技术为依托,实现其智能化的感知与服务,通过信息化处理数据并制作表格,完成对各类数据信息的采集与高效高质处理,实现用户信息诉求的深入挖掘,制定专属服务方案。智能感知在用户信息需求反馈方面的优势也十分明显,个性化服务成为高校图书馆转型的大方向。
以互联网技术为支持,现实世界有了虚拟处理的可能性,也走上了数字化处理的道路。高校图书馆与互联网不断融合与交互,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了内部信息的重构,使传统业务结构框架得以保留,组织结构得以优化。高校图书馆与互联网携手并进,协同发展,传统服务模式下馆员及用户的身份渐趋模糊,而相应的管理体制、服务手段及运营流程都需要有所变化,因此构建新的服务模式具有现实必要性。
在“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数字化服务特征更加明显,数字图书馆的构建更加成熟。以数字图书馆作为主体支持,信息技术传播带来信息资源库的教学科研嵌入,对于高校教师来说,是教学模式的便利与高效化。教师可以在教学科研中引入图书馆信息资源作为教学科研辅助,甚至可以将对应的信息资源直接引用到课堂中,在展现形式上通过文字、语音及影像等进行教学包装,吸引大学生关注。而这种嵌入是相互的,教师也可以发挥自身能动性,将具有教学收藏及科研指导价值的资料纳入高校图书馆的数据库中,进一步丰富图书馆馆藏,实现教学优质资源的共享。双向流动和资源共享带来信息的高效多元传播,使高校图书馆资源库建设获得资源支持。
“互联网+”时代也是全媒体开放的时代,各种媒体传播技术相互融合,实现了信息流通途径与传递方式的多元化,同时也使媒体交互更加便捷与开放。高校图书馆摆脱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构建了更加开放的网络服务体系,实现了信息资源服务与用户需求的最合理化对接,实现了“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目标,信息流通高质高效,图书馆馆藏资源不断丰富,大型的资源平台起到了辅助作用,实现了互联网信息的全面覆盖和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
MOOCS教育服务模式是“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创新的又一体现。MOOCS是一种泛在的网络平台大学,在该平台上,只要有互联网覆盖,学习者就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在线学习。在传统教学模式优势得以保留的基础上,MOOCS搭建了高校师生自由交往、分享探讨的大平台,网络化教学、远程教育指导拓宽了学习者的资源空间,也调动了他们的学习能动性与积极性。“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构建的资源平台极大地弥补了课堂教学方式的不足,带来了资源的共享,实现了优质信息的整合与使用。MOOCS教育服务模式是“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的根本性变革。
O2O社交网络服务模式就是互联网支持下的线上与线下的链接互动,其最显著的特征就是灵活移动性与丰富沟通性。高校图书馆O2O社交网络服务模式就是赋予高校图书馆服务的灵活移动性与丰富沟通性,实现用户扩展模式的丰富及多元化,最大限度地挖掘潜在用户的需求,基于用户需求提供服务宽度与深度的升级服务,使线上服务与线下服务相结合,实现高校图书馆传播服务功效的最大化发挥。O2O社交网络往往与微博、微信、BBS等联系在一起发挥功效,网络载体与网络平台使高校图书馆与用户实现了全方位的服务对接,高校师生也享受到“互联网+”的高效与便利,获得更加贴心到位的图书馆服务,开启了高校图书馆变革的新时代。网络平台的在线共享也使高校师生的互动更加便捷,服务体验更加优化,数字资源高度整合,这些都是传统高校图书馆服务无法比拟的优势。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内涵和服务内容都发生了显著变化,数字化阅读趋向越来越明显,用户数字化阅读诉求越来越强烈。这是因为数字化阅读打破了阅读时间与空间的限制,用户享受到更具个性化的图书馆服务。高校师生在阅读过程中可以与其他用户进行实时互动,可以享受全天候云阅读服务。高校图书馆引入云阅读后,可以实现应用电子阅读器进行阅读,利用社交媒体发布阅读推广信息,构建图书馆网站,开展线上阅读推广工作。在云阅读方式的支持下,高校师生的阅读效果显著提升,阅读更加科学高效,也有利于师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营造浓郁的书香校园氛围。高校图书馆扮演者无缝隙、无障碍的阅读平台角色,努力使云阅读行为更加规范与持续,为广大高校师生提供便利的阅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