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娟娟
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英语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转换角色,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改变教学行为,让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热烈讨论、开放思维,从而促进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全面提高。
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轻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可以让学生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情感状态,使学生主动而愉快地学习。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这需要教师在主观上作积极的努力。教师要做学生的贴心人,要了解他们的心理特点,关心他们的学习、身心健康,体谅他们学习英语的难处,尊重学生的思想,善于激励他们。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思想,不要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尤其是对差生,教师的态度尤其要慎重,不能放弃对他们的努力。教师要努力寻找他们的闪光点加以鼓励,帮助他们树立信心;给他们介绍一些学习方法的书,并教他们一些改善大脑记忆力的锻炼方法;对于作业出现较多的错误,不是简单用红笔打“×”,一概否定,而是把正确的部分划出来,写上“good point”或“good sentence”之类的表扬话,使他们感到还有希望,从而保持学习的积极性。还要经常让他们有表现的机会,哪怕是点滴的进步都要加以表扬,学生并不是单纯地追求表扬,他们会把老师的表扬看成是对自己的关注和重视,从而激发继续向上的动力。师生间的融洽关系会使学生感觉到课堂气氛轻松,表现出愿意配合老师的教学,使教与学的活动得到良好开展,从而创建出有效性的学习氛围。
新课改理念认为,学生应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教材、教学手段都应为学生的“学”服务。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并充当教学活动的主角,而不是把教学看成“教师灌、学生装”,把学生看成是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对象。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认识的主体,教师则是这一活动过程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学生的知识、能力、品质、性格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学生本身内部的矛盾性。教师水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设备等对学生来说虽然重要,但外因再好,终究还要靠内因起作用。任何高明的教师,都不能替代学生学习。英语课堂上教师不是主导者,而应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英语教学过程中仅有教师的表演是不够的,要为学生提供参与教学的机会,不断激发和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思考和创造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在没有自然交际环境的条件下学习英语,教师要创设切实可行、恰如其分的语境,教师授课时要风趣动人,把学生置入交际或半交际的语言情境之中,为学生的语言交际提供“场所”,使学生饶有兴趣,学得轻松愉快。教师的任务是在学生无所适从时引导,是在学生走弯路时指引,是在学生迸放智慧火花时点拨……
提高学生运用语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坚持做到以语言内容和语言功能为主,以语言形式和语言结构为辅,使内容和形式、功能和结构相互渗透、相互作用。通过叙述、问答、讨论、演讲等手段,积极引导学生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运用语言做事,运用语言吸收和传递信息,运用语言表情达意、交流思想,将所学语言运用于真实交际。在此基础上,要注意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有研究成果表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认知过程的本质。强烈的问题意识是创造型人才的重要标志。亚里斯多德说:“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教师通过巧妙的设疑,可制造悬念,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由疑问到思考再到解决问题。对学生来说,最可怕的莫过于“我没有问题了”。所以说我们要对英语课堂进行精心设计,让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去发现。其实,让学生去探索、发现、解决问题的过程正是通过对基本知识概念、原理的认知培养学生认识其内部规律,并运用它们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过程。
总之,英语教师要构建体现新课改理念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创建和谐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激励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从而促进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全面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