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观察与写作

2018-11-28 18:40:07
关键词:绿芽静物大雁

平 坤

(淮南市田家庵区第十一小学)

世界著名的心理学家巴甫洛夫曾说过“观察、观察、再观察”的名句,从中我们看出观察在巴甫洛夫先生研究工作中的重要性。观察是一种科学研究、艺术创造和教学的重要方法,在人类实践活动中观察是一种善于全面、深入、正确地认知事物特点的能力。写作,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同样离不开观察。文章题材的获得,中心思想的明确及至题材的择定,无一不依赖于作者对客观事物的观察,观察是写作的一项基本功,只有对客观事物进行不断的深入观察,方能获得丰富的感性材料,再在深入观察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研究才能达到对事物规律的认识。鲁迅先生在谈到写作时曾指出:“如要创作,第一须观察。”鲁迅先生的话告诉我们观察在写作中的重要地位与观察必须广泛、周密、深入的道理。要想写好文章,必须认真、细致地观察不可。

下面结合教学实践,从静物观察与写作、动物观察与写作、景物观察与写作、人物观察与写作四个方面简要谈谈观察与写作。

一、静物观察与写作

练习静物描写是学习写作不可忽视的一环。对器具、用品等静态物体的描写就是静物描写。要想把静物描写得传神,就必须要熟悉你所写的静物,这当然离不开观察,要细心观察你所描写的静物的特点,就得善于抓住每一件物品所独有的特征和标志。

在指导写作的过程中,我作了以上的提示,要求学生回家观察自己喜爱的一种物品,要细心观察该物品各方面的情况,并注意观察的顺序,然后写一篇观察日记。学生们经过认真观察,写出不少好的观察日记。班级里有一位学生在回家观察了种子发芽后写出了这样一篇作文:

一天,我在花盆里放了很多土,埋了一颗小豆子,又浇了一些水,再在上面放了一块小石头,我想看一看小豆子的生命力有多么顽强。

过了几天,我快速写完作业,迅速地跑到花盆前面,看看小豆子有没有发芽,当时我以为小豆子是顶不开石头的,出乎我的意料,小豆子已经长出了一点儿小绿芽,小绿芽被小石头压得奄奄一息。过了一天,我又来到花盆前面,小绿芽正仰着头用九牛二虎之力使劲儿顶着小石头,尽管小绿芽把吃奶的力气都用了出来,但是小石头还是一动不动地待在原地。我想:它可能是出不来了,等待它的还是死亡的命运。看着垂头丧气的小绿芽,我想它会不会就此半途而废呢?过了一天又一天,小绿芽终于顶开了小石头,生机勃勃地茁壮成长。

这位同学把这颗种子发芽的过程写得那么具体,这正是他认真、细心观察的结果。没有仔细地观察,是描写不出来这么真实的。

二、动物观察与写作

很多动物是学生们熟悉和喜爱的,他们经常看到,但是在写作文时却写不好,甚至无从下笔,是什么原因呢?原因在于缺少观察。施耐庵在《水浒传》中多次描写打虎,每次打虎都写得有声有色,扣人心弦,取得了惊人的艺术效果。这与他多次亲身走访猎户、冒险观虎是密不可分的。可见,生动的描绘来自细心地观察,只有留心动物,经过长期细致地观察,逐步熟悉它们的动作情态,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才能把它们写得惟妙惟肖。有位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经过细心地观察,写出一篇生动、细致的好习作——《大雁》。

有一种动物,它不像蜗牛那样胆小,不像狮子那样凶猛,却像蚂蚁一样有着坚持不懈、团结合作的精神,它就是辛勤劳动的大雁。大雁有着长长的翅膀,尖尖的嘴,眼睛前面有黄色的地方,小小的眼睛,白白的身体,褐色的羽毛和长长的脖颈,它们的腿飞翔时会自然地缩起来,所以我们看不到它们腿的样子。

每天早晨,天还只是蒙蒙亮时,大雁们就睁开了双眼,有雏儿的大雁就出去寻找食物给雏儿吃,其他的大雁有的在天空中练习飞行,有的照顾雏儿,教雏儿飞行,有的就是在一起追逐、玩耍,无所事事……大雁们找回食物以后给雏儿吃,自己的肚子却空空如也,还真是悉心照料自己的雏儿呢!傍晚,我到楼上去看那令人陶醉的夕阳,在美丽的晚霞中又增加了大雁的叫声与那迷人的声影,是多么美妙的景象啊!瞧,那栋楼上有一只大雁在指挥着在蔚蓝色的天空中飞行的一群大雁,那只大雁并没有严厉地要求其他大雁,只是让它们尽自己的能力来飞到最后,一群大雁都飞得很好,只有几只刚刚学会飞行的大雁落在了队伍的后面,但是它们没有放弃,而是一直坚持不懈地飞到了最后,它们取得了进步,它们是自己的胜利者。不一会儿,它们都到了屋檐上休息片刻,一排排,一列列,它们就像一个军队一样,站得是那样整齐。晚霞渐渐暗了,大雁们又四散飞去,或许是去找食物了,或许是去找适合的树木做巢,每想到这里我总会叹气,因为人们以前无限开垦树木做家,却使大雁们失去了高大的树木做它们自己的家。

这位同学的这篇习作告诉我们:对动物的观察必须留心、细心、耐心。

三、景物观察与写作

学生作文里,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描写景物的句子,可惜写得太空洞、太笼统。常有这样的情形,外出游览,看到一处风景,当时心情十分激动,回来想要写一篇文章,可等拿起笔来,那风景是怎样的情形呢? “啊!风景如画,那么优美,那么动人哪!……”往下写,写具体些,就写不出来了,原先觉得自己的感受溢于胸怀,满可以洋洋洒洒写出几千字,现在却觉得空空如也。原因是他们在观察事物,只看那动心的大略情形,而不去注意它们的具体特殊之处,因此,他们所能获得的东西,浮光掠影,留在脑中的也只是笼统的印象。看上去颇有感受,但其实脑海中只不过是些一般化的概念。

在春天来到的时候,我组织了一次别开生面的 “寻找春天”的活动。出发前,我向学生作了必要的交代,要求大家留心观察大自然中的动植物的细微变化。到了野外,学生们可活跃了。小草、树木、野菜的萌发,小麦、油菜、红花绿草的长势,青蛙、鸟雀、燕子的活动,他们都进行了认真的观察。回来的路上,我进一步要求大家把看到的景物说出来,互相交流。

通过这次活动,学生不仅学会了用各种观察方法观察景物,而且许多学生还写出了丰富多彩的春色。下面是一位学生写的春天:

春天,大地苏醒了,龙湖公园冰雪融化了,百花齐放,大地复苏。喷泉又开始喷水了,许多小孩子在喷泉四周玩耍、追逐打闹。白天喷泉随着音乐变化出各种高低不同、粗细不同的水柱,夜晚喷泉会随着周围的灯光映射出不同颜色的水幕。喷泉四周的花万紫千红、花洁如玉、香气袭人,真是花的世界。妈妈带我去草地上玩,我坐在草地上,又嫩又绿的草地像一块大地毯,躺在上面,仿佛躺在一张非常柔软的大床上,仔细观察小草发现,小草的头上还有露珠,在骄阳下显得晶莹剔透、闪闪发光,小草在微风中翩翩起舞,舞姿优美极了。

四、人物观察与写作

观察人物比观察其他事物要复杂,要想把人物观察得深刻、准确,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它需要长时间的观察了解。我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从观察自己周围最亲近的人做起,常观察、多积累,坚持写观察日记。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写作时,各种人物就会栩栩如生地出现在你的笔下。只有这样,才能把人物写得准确、形象、深刻、有个性。

法国艺术家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这里所说的“眼睛”是广义的,既指感官眼睛,包括耳、鼻等,也指心灵眼睛,包括观察的思索、体验、感受、认识等,一名学生从小学三年级起,几乎每天写观察日记,连过节也不间断。他正是用这样的“眼睛”来观察,才写出了一篇较好的周记《手不释“茶”》。

手不释“茶”?我听到有人疑问了,没错!就是手不释“茶”,说的是我的爷爷。

俗话说得好“一日无书,百事荒芜”,我的爷爷却是“一日无茶,百事荒芜”。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特别喜欢茶,如果他没有茶,就感觉生活少了些什么,可如果有了茶,他整个人就活了起来。我的爷爷很瘦,这也许就是他爱喝茶的原因吧!

我的爷爷有一个缺点,那就是太爱喝茶了!他只要有茶,便会走路喝,吃饭喝,睡觉前喝,就除了上厕所不喝。我每次都会想,爷爷为什么这么喜欢喝茶啊?茶有什么稀罕的,那么苦。有一次,我不小心把这句话说了出来,爷爷听了,说:“你不懂!这茶是用来慢慢品味的,不是用来喝的!”我听了连连点头,虽然不懂,但我还是点了头。

对了!我还忘了跟你们说我爷爷的样子,他的脸长长的黑黑的,我的奶奶说他长得像驴。他虽然不是很高,但是他的学历很高,虽然没有上大学,但他高中毕业,在他们那个年代,学历可是响当当的高呢!

言归正传,我们还是说说爷爷为了喝茶发生的有趣的事吧!爷爷这个人很倔,什么事他都不会主动示好的。有一次,奶奶和爷爷吵架了,奶奶把所有的茶叶都拿走了,锁在一个箱子里。这下爷爷着急了,可是他不去向奶奶示好。过了一会儿,爷爷实在太想喝茶了,但又不想去示好,经过了一番思想斗争之后,爷爷只好硬着头皮去向奶奶示好。其实,奶奶并没有生气,而是想看爷爷会怎么办。既然爷爷都这样了,奶奶也没有理由不给爷爷茶叶,便给了爷爷钥匙。

这位同学通过周密细致的观察,生动地描绘了爷爷的爱茶生活。

观察与写作的关系当然不只是这四个方面,但我们不难看出观察是获取写作材料的有效途径,观察越认真、仔细、深入,文章就写得越具体、生动、优美。因此,我们应该时时注意锻炼自己观察和分析事物的能力,做到勤于观察、勤于思考,注意积累。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无数客观世界的现象通过人的眼、耳、鼻、舌、身这五个官感能反映到自己的头脑中来。”亦即人们是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来感知客观世界的,只有充分地调动这种直觉功能,特别是视觉功能,才能广泛、周密、深入地认识客观事物,对写观察笔记的指导和讲评,则是引导学生重视观察,学习观察并养成其观察习惯和培养观察能力的必要途径和有力措施。对客观事物的仔细观察是正确反映事物状貌和本质的前提。要想写好作文,必须重视观察。

猜你喜欢
绿芽静物大雁
王保玉:荒山秃岭发绿芽 脱贫致富乐开花
今日农业(2021年21期)2022-01-12 06:31:54
绿芽
科教新报(2021年23期)2021-07-21 14:37:25
绿芽
静物写生
大雁
文苑(2019年22期)2019-12-07 05:29:08
大雁
静物(节选)
文苑(2018年18期)2018-11-08 11:12:26
我家葡萄架上的绿芽
大雁曲
大雁飞过
金色年华(2017年11期)2017-07-18 11:0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