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效能感理论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2018-11-28 16:11叶兰香
名师在线 2018年20期
关键词:效能榜样个体

叶兰香

(广东省阳山县青莲中学,广东清远 513100)

引 言

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学科,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前后联系十分紧密。数学又是一门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的学科,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当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较差,思维能力水平较低,跟不上新知识的学习时,就会产生消极、厌倦的心理,学习上处于一种被动状态,形成数学学习障碍。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影响学生数学学习状态的一个很重要因素是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的建立对学生的行为和成绩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因此,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是改变学生数学学习状态,帮助他们提高数学成绩的重要途径[1]。

一、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理论

(一)自我效能感的概念

自我效能感是由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所提出的一个概念,是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班杜拉的定义,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它包括两个成分,即结果预期和效能预期,其中结果预期是指个体对自己的某种行为可能导致什么样结果的推测;效能预期是指个体对自己实施某行为的能力的主观判断。其中,与学业有关的自我效能感被称为学业自我效能感。

(二)自我效能感对学生成绩的影响

1.影响学习任务的选择

在自主选择学习任务的情境中,学生通常会选择那些自己认为能够完成的学习任务,而回避那些自己认为难以完成的任务。另外,自我效能感高的学生与自我效能感低的学生相比,他们为自己确定的目标会更高,倾向于选择适合于自己能力水平又富有挑战性的任务,更愿意付出努力去实现自己确立的目标,以证明自己的学习能力[2]。

2.影响学习过程的调整

一般来说,自我效能感强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更努力,适应性较强,而自我效能感低的学生,他们往往把学习中遇到的困难看成是难以克服的,较为轻易就放弃努力。

3.影响学习的情感体验

在从事某项学习任务时,自我效能感高的学生更多地关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他们的情绪体验通常是冷静、沉着的。相反,自我效能感低的学生在学习遇到困难时,总是担心自己的失败,把思想纠缠在个人缺陷上,他们的情绪体验通常是紧张、焦虑的。

二、自我效能感理论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建立平等对话关系,以信任唤醒学生自我效能感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育家罗杰斯认为,教师的态度可以决定教学的成败。教师传递给学生的信息不同,直接影响学生对自我定位的偏差。在对话过程中,我们要尊重每一个学生,承认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不能只拿问题的对错作为衡量学生能力的标准,而应更多地关注不同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多予以肯定与激励,使他们在心理上产生愉悦和满足,以促进他们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和自信心的加强,使他们在数学学习中最大限度得到提升和发展。

(二)设置适当学习目标,增强目标承诺改善其学习动机

目标设置理论认为,明确的、有一定难度、具有挑战性但又能够达到的目标能够增强行为动机。帮助学生设置适当的学习目标,对提升学生自我效能感和数学成绩都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当学生认为目标通过努力能够达到,并且目标的实现又有重要意义时,学生就会对目标做出承诺,进而改善学习动机,自我效能感也会随之提升。教师在帮助学生设置目标时,首先要制定具体的、让学生很快就能看到学习成效的学习目标,使学生能够体验到学习数学的成功感。其次,制定目标要适合学生的个体实际。学生的认知水平不同,学习目标的设置也应不同,既要能够实现,又要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三)创设条件帮助学生体验成功,培养学生的积极归因

以往成功的体验对个体评判自我效能来说是最具影响力的来源,因此为学生创造体验成功的机会是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的最主要措施。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有经验的老师的教育实践中,最困难、最复杂的问题正是如何使最差的学生也能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并体验到思考劳动者的自豪感。”在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条件帮助学生增加获得成功的机会,还要善于确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做到什么程度,不要求学生去完成他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减少学生失败的学习体验。实践证明,学生学习数学的成功体验,能够使他们从成功的喜悦中发现自我、肯定自我,为下一步的成功增加信心。

(四)寻找合适的参照榜样,替代性强化学生自我效能感

人们对自我能力的评估,有一部分是通过与他人比较得到的。而学生对数学学习的自我效能的评估也是如此。为学生寻找合适的参照榜样,对发展其数学自我效能感有很大的实际意义。这里提到的参照榜样,不一定是各方面都表现优秀具有高能力的人。一般说来,个体往往通过与自己有类似能力的榜样进行比较来进行自我评估的,相似的他人所示范的成功能提高个体对自我能力的评估。例如,为成绩中等学生所树立的榜样,最好是原来与之成绩相当,但最近因为学习策略运用正确而进步明显的学生。而不能把班上的“数学精英”作为他们的参照榜样[3]。

(五)建立激励机制,对学生的学业成功做出适当反馈

在数学学习中,经常遭受失败的学生心理上通常有这样一种认识:不管自己如何做,都不能把数学学好。为了改变学生这种低效能的自我认识,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建立激励机制,通过多种评价手段帮助学生获得对自我价值的认可,提升他们学习数学的自信心。课堂上教师要针对学生不同的表现,进行恰当的评价与肯定。即使学生的回答错误,教师也应挖掘其闪光的地方予以表扬。不能单以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手段,而更应该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进步,进行相应的评价。对于数学学困生,教师应该多肯定他们在学习上的能力,让学生逐步确信自己是有能力学好数学的。对于数学中等生,他们的每一次进步,教师都应当肯定他们付出的努力,让他们感到通过努力自己是有能力促使自己进步的。教师通过采取多样性评价,把成功归因于学生的能力和努力,更有可能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结 语

总之,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自我效能感,可以使学生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增强其克服数学学习困难的勇气,最终走向成功。

猜你喜欢
效能榜样个体
立足优化设计提高作业效能
红外空空导弹抗干扰效能评估建模
提升水域救援装备应用效能的思考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How Cats See the World
新形势下如何发挥专卖内管委派制的作用和效能
榜样
榜样
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