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滨海县东坎镇澄远希望小学 辛红金
教师从学生的认知水平、思维特点出发,利用教学资源创设丰富多彩的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唤醒学生沉睡的情感,提高他们写作的积极性。情境能引发学生的观察兴趣,让他们做生活的“有心人”,能留心观察生活,写出思路清晰、情感细腻、真情实感的文章。但纵观当前小学作文教学,课堂变得死气沉沉,缺少应有的“灵气”,教师随意创设情境,难以调动学生写作兴趣。如何提高情境作文的有效性,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学生常会抱怨“写作难”,传统的作文训练过于注重写作技能的训练,学生的思维被束缚,他们不敢表达自我,久而久之,他们逐渐失去了写作的兴趣,就会变得无话可说。教师要创设丰富多彩的情境,将学生置于情境中,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写作热情,让他们抒写生命活力,表达真情实感,不断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借助于情境的创设来引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情境与学生的生活彼此联系,让他们在情境中有话写、有情抒。学生处于情境中,需要细致、有层次地观察,才能引发他们的思考,让思维活动有序进行。学生通过丰富的想象,加深了对情境的体验。
教师通过音乐、图片、故事、游戏等方式创设富有美感的情感,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韵律、图画的线条、表演的情节、游戏的趣味,能激活学生的情境活动,让“情”与“境”彼此交融,能焕发学生的体验,启迪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学会感受美、理解美、创造美。
部分教师不愿花时间去搜集素材,他们只借助于教材提供的素材创设情境,觉得没有必要收集其他素材,情境的选择变得单一。部分教师奉行“拿来主义”,喜欢用别人的“成品”,自己很少从生活中加工、提炼,使之与自己的教学更契合。
部分教师认为情境的创设只为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他们不去分析写作任务而随意创设情境,导致情境脱离学生生活,不能引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部分教师将情境应用于“导入”环节,而未能将情境贯穿于整个作文教学课堂,当学生的情感被调动起来时,情境也戛然而止,导致学生的写作体验不够丰富,内容不够饱满。情境的手段过于单一,以多媒体与讲授为主,教师很少将学生带进生活情境,会降低学生的写作积极性。部分教师囿于课前的预设展示情境,很少用学生的参与、课堂的“意外”生成新的情境。
小学第一学段要求训练学生的口头语言,激发他们写话的兴趣;第二、三学段要求学生写出新奇有趣、真情实感的文章。教师要根据不同学段的作文目标,因情创设情境。低年级学生年龄尚小,教师要通过看图说话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体验、学会表达,提升他们写话的兴趣,帮助他们从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中高年级学生的思维逐步得到发展,教师要创设有内涵、有意义的情境,能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丰富他们的想象,让他们写真事、抒真情。
作文教学情境需有直观性、具体性,易于被学生所接受,能引发他们的联想。情境要富有新意,能激发他们的认知兴趣,触动他们去积极体验、发挥联想,产生写作的积极性。情境的方式要具有趣味性,用做游戏、讲故事等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让学生在有趣的情境中体味情感、体验快乐,提高写作的真实性。
教师要善于利用自身的优势,可以用动听的歌声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联想,也可以用自己的美术天赋,为学生勾勒美丽的画面,调动学生的注意力,为他们描绘一幅真实的场景。教师要丰富情境的方式,让学生沉浸在情境中去体会,使展示的形象更鲜明,更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要让学生通过感知、体验、想象积累写作素材,提高语文素养。小学生倾向于接受一些形象直观的内容,教师要运用具体、有趣、熟悉的情境,让他们产生亲切感,吸引他们融入情境之中,学生会热情高涨,产生积极的思考,激起表达的欲望。教师要围绕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情境,让学生积极地进入情境,在写作中产生意想不到的收获。教师要善于运用身边的素材,让学生观察校园的花草,天上的白云,学生只有经过细致的观察,才会产生深入的思考。情境的创设不能囿于课堂,自然中的素材往往是最好的选择。学生可以感觉春天的万紫千红,夏天的绿意盎然,秋天的累累硕果,冬天的皑皑白雪,也可以走进植物园、果园、图书馆,从中挖掘生活资源,将这些资源与教材结合起来,才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不同学段写作评价的要求不一样,低年级主要评价学生的写话兴趣,中年级主要鼓励学生自信写作、大胆写作,高年级主要是让学生文从字顺地表达所思所想。教师要根据不同学段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在低年级教学中,教师要让他们克服畏难情绪,让他们在情境中先表达自己想说的话,再写话,这样可以让他们有浓厚的兴趣,才会敢写、乐写。在中年级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细心观察,不拘形式地表达所见所闻,说真话、表真情。在高年级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表达在情境中的体验以及自己的思考。
评价方式要多元,要进行写作前准备的评价,看学生是否全身心地投入情境中,情感是否随情境而起伏,是否按照教师的要求收集素材;在写作过程中,教师要评价学生的写作是否发自内心,是否具体描述观察的情境,是否进行联想;教师要评价学生的写作结果,看学生是否根据教师的引导产生深入的智的启迪、情的熏陶。
总之,情境教学是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一种有效路径,教师要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以引发学生写作的兴趣,让他们产生观察、思索、感悟的需求,让他们获得素材的积累、情感的体验,从而产生写作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