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白雪
我国传统戏曲文化历史悠久,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演唱技巧和风格韵味。中国传统戏曲中蕴含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作为古代人一种十分重要的娱乐方式,很好的传承了下来,其丰富的演唱技巧为我国其他乐曲类型的发展做出了很多的贡献。我国民族声乐演唱艺术就是基于传统戏曲之上发展而成的,其在很多方面都借鉴了传统戏曲的演唱技巧,比如咬字发音等。同时又融合了西方声乐演唱方法,从而形成了现在的民族声乐艺术。
中国民族声乐最早出现于近代,其相比我国传统声乐是不同的。民族声乐的演唱方式不仅继承了我国传统声乐的的民族特点,还具有西方演唱的现代化风格。我国现代民族声乐的形成是在传统民族声乐的基础之上发展而来的,尤其是传统声乐中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审美观念,这些都是促进现代民族声乐发展的重要源头。
不仅如此,我国现代民族声乐还因为西学东渐的趋势得到了更好地发展,其对西方声乐演唱技巧进行借鉴,从而促进了我国现代民族声乐的创新;另外,艺术活动形式的广泛深入成为促使其不断发展成熟的重要原因,其关键体现就是专业的群众音乐创作以及演唱活动变得越来越多。经过近年来的不断发展,我国现代民族声乐已经形成了相对成熟的理论体系和演唱技巧,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弊端,其主要表现在民族特色以及传统风格不够突出,传统戏曲的元素越来越少,含有的韵味也变得更少,从而阻碍了现代民族声乐更好地发展。
我国传统戏曲包括了杂技、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其在我国文化艺术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我国传统戏曲起源于古代的西乐和百戏,在唐宋时期开始形成自己的体系,随着其不断地发展和演变,形成了如宋元南戏、元明杂剧等三百多种剧种,随后发展形成的京剧、川剧、越剧、昆曲、豫剧、黄梅戏等都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我国传统戏曲和现代民族声乐文化底蕴相同,两者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在演唱形式上具有一定的共通性。比如在演绎上都追求词曲的优美,在唱腔技巧上都追求字正腔圆、风格韵味悠长等等。所以,传统戏曲和现代民族声乐在根本上是有很多可以相互借鉴及融合的地方。
我国传统戏曲演唱发展至今,逐渐形成了三大特点:语言精准、韵律感丰富、表现夸张。传统戏曲演唱的技巧对我国民族声乐演唱产生了很大影响,在我国现代民族声乐演唱中对传统戏曲演唱技巧的运用于借鉴主要体现在咬字发音、吐字行腔和风格韵味这三个方面。
在我国传统戏曲的演唱中,非常注重咬字发音的技巧,演唱者的咬字发音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反应其演唱水平和基本功底。在演唱过程中,要注意每一个字的发音,遵守普通话的发音原则,同时还要在吐字发音的时候将其不同的音色和音域表现出来,这样才能把传统戏曲中蕴含的内容完全的表达出来,使传统戏曲的韵味显得更为纯正。此外,在戏曲演唱中要坚决避免音包字(吐字不清)和字包音(有声无词)的情况。传统戏曲演唱的咬字发音还要求演唱者要在口和咽的正确位置上,发力使用巧劲,准确安排好字的头腹尾,从而充分的表达出戏曲的内涵情感,提高演唱水平及质量。
我国现代民族声乐演运用和借鉴了传统戏曲演唱中咬字发音的技巧。如在《北京颂歌》“带领我们奔向美好的前程”这句歌词中的“程”字运用硬咬硬收的咬字发音方法,可以更好地表现出演唱者果断刚毅的性格。而在《茉莉花》“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中的“茉莉花”这三个字,则需要采用相对圆润的咬字发音方式进行演唱时,才能使听众更深切地感受到其中深远的意境,进而联想出茉莉花开的盛景。
腔调由字组成,运用在吐字的处理上。我国传统戏曲演唱中历来讲究字正腔圆。字正指的是唱歌时口腔的形状及位置准确而有力;腔圆则是指母音共鸣的位置准确而饱满。字和腔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字正腔圆的演唱原则对演唱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演唱者在演唱戏曲时声音须圆润且充满美感,此外,还要在正确把握口腔形状和位置的基础上,力求做到咬字时以竖为主,保证短字头、长韵母和字尾的清晰,在发音前积蓄足够的力量,释放时使气息达到理想中的位置及效果。另外,有时在歌曲演唱中为了更好地将其中特殊的情感表现出来,会经常运用拖腔、哭腔、甩腔等演唱技巧。我国现代民族声乐演唱运用与借鉴了传统戏曲演唱中吐字行腔的技巧。例如《红楼梦》中的诸多曲目,唱腔都是以拖腔为主,让人们在轻软而连贯的唱腔中感受到世间沧桑的经历,衬托出整部剧作的背景。再如《千古绝唱》这首具有传统戏曲元素的民族声乐作品,其高潮部分“前生太远啊来世太长,人海沧沧啊两心茫茫,莫笑我多情痴狂,地老天荒,谁来和那曲千古绝唱”,演唱者可以运用戏曲的“哭腔”方式来进行演唱,不仅表达了凄惨爱情的不满与气氛,而且这种含蓄的宣泄方式让人们感受到了歌曲中的悲凉。又如在民族声乐作品《兰花花》中的第一句“青线线那个蓝线线”的“线儿”字,演唱时运用了甩腔的唱腔技巧,其不仅体现了陕北地区的语言特点,同时使“线儿”这个长音富有穿透力,表达了对兰花花的赞美之情。
众所周知,我国许多的戏曲名家都善于润腔,在我国现代民族声乐的演唱中对戏曲润腔的技巧进行了充分的借鉴。润腔以情为中心,运用滑音、倚音、波音、颤音等变化音给作品的字音加以润色和修饰从而实现曲腔一体。民族声乐的演唱讲究韵味,这种韵味是通过润腔来体现的。作为体现作品韵味的技术手段,如果想更好地表现民族声乐作品的民族风格,润腔是不可或缺的。例如由我国青年歌唱家雷佳演唱的《山寨素描》,运用了许多的装饰音,使歌曲的旋律活泼甜美,加之雷佳的花鼓戏演唱基础,使歌曲听起来有着浓郁的地方风格和韵味。《洞庭鱼米香》这首歌曲同样也是大量运用了湖南花鼓戏的滑音润腔、波音润腔,不仅增加了唱腔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同时也使得歌曲更具变现力和韵味。
抑扬顿挫、吞吐收放等技巧是我国传统戏曲演唱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传统戏曲经历多年的发展,剧种丰富,不同剧种有着不同的演唱技巧和形式。在传统戏曲的演唱中,同样的字句,其重读之处的不同所表达出来的情感和含义也不尽相同,正是因为这样丰富的演唱形式与技巧,让传统戏曲的演唱更有富有情感起伏和感染力。
作为深受我国广大人民所喜爱的艺术形式,现代民族声乐要取长补短,保留不同的地域风格和文化韵味。戏曲艺术的不断发展,建立了我们民族特有的演唱方式,同时也形成了它们各自不同的演唱风格和韵味。如江南地区的戏曲和民歌大多声调流畅婉转,充分体现了江南水乡柔和的特色;北方地区的戏曲及民歌的声调则是显得十分高昂,节奏感也很强,其演唱风格很多都具有紧张激烈的风格。但无论怎样表现,要想使其能够感动人并有感染力,都离不开对韵味的表达。
在《没有强大的祖国哪有幸福的家》这首经典的民族声作品中,其创作大量使用了河南豫剧元素,旋律铿锵有力、粗狂豪放,同时在演唱时运用豫剧唱腔的特点和优势使得整首作品更具变现力,更具韵味。再如《故乡是北京》这首歌曲,我国著名的女高音歌唱家李谷一在演唱这首这首作品时注重清晰的吐字,同时其唱腔方面也有着自己独特的韵味,不仅具有传统戏曲京剧中特色,还将优美的旋律很好的融入其中,通过这首歌曲将美丽的故乡情怀以及传统戏曲京剧中的情感表达发挥到了很高的水平。
我国传统戏曲在上千年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演唱技巧,这些都是十分宝贵的,将它们运用在我国现代民族声乐演唱当中,可以很好的推动其发展。在新时期下,民族声乐演唱者应当充分运用和借鉴传统戏曲演唱中咬字发音、吐字行腔及风格韵味等技巧,从而推动现代民族声乐的进一步发展。当然,如果想要实现我国现代民族声乐艺术更为长远地发展,在借鉴传统戏曲时应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更加深入地吸收传统戏曲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