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寅
(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 400031)
本书为国家社科基金2013年后期资助项目,其主要目的有二:(1)梳理清楚西方哲学和语言哲学的发展简史、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便于“语言哲学”这门课程的教学及其相关研究;(2)中国学者当自强,经这么多年来的学习、研究和沉思之后应有我国自己的理论,不必总是“跟着说、照着说”,也不要总为老外忙乎!应有自己独特的思想和观点,尝试“想着说、领着说”,积极建构自己的理论体系,尽快响应中国学者提出的前沿观点,努力发展钱冠连先生等提出的“中国后语哲”理论。
作者围绕“四、五、六、七”编排了上述内容。在西哲3个转向(毕因论、认识论、语言论)的基础上提出第四转向(即后现代)。作者在回顾20世纪前半叶西哲时常感到存在如下悖论:客体性与主体性颠倒,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错位,形式主义与认知功能主义对立。在此怪圈中前者受到不该有的张扬,后者受到不该有的压抑,人的主体地位被冷落,个性和自由受到威胁,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严重分裂,语言学与哲学的关系不协调,使社会科学陷入前者设下的形式主义怪圈。后现代哲学家高举继承与批判大旗,大唱反思与颠覆的高调,提出一系列惊人的观点,其特征为:反传统、超基础、去中心、非理性、后人道、多元化等。第四转向是对语言哲学的一次升华,大致经历了“人本性和批判性、破坏性和解构性、建设性和体验性”等3个时期。
“五”指在西哲简史中语言学与哲学按历史时期可划分出5段情结(参见本书第二章)。“六”指语哲的6项成因(参见第三章)。“七”指学习西方语哲的7条主要途径或7项内容(参见第四、五及其他章节)。
作者本着“既有传承,更有发展,重在创新,兼有应用”的精神,在各个章节中尽量阐明自己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在下卷中重点论述中国后语哲的建构和成果:(1)从后现代哲学的角度论述语言哲学的发展;(2)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为语哲之延续;(3)中国后语言哲学的方法论;(4)中国后语哲与笔者的心得;(5)后语哲视野下的SOS理解模型;(6)基于该理解模型的意义体认观;(7)中国后语哲视野下的语言学研究等,这是我国学者对西方语言哲学这门学科的一点贡献。
语言哲学研究无国界之别,它虽源自西方,但也不应当仅是西方学者的专利,中国人同样可做出自己的贡献。我们可将钱先生等提出的“中国后语哲”置于全球人文研究的后现代思潮中,以便进一步明确我们的研究方向:以语言为对象,倡导“节外生新枝”的创新精神。作者基于此也进一步批判了客观主义哲学理论,极力光大以人为本的原则,建构“SOS理解模型”“体验人本观”“意义体认观”“命名转喻观”“体认语言学”等,为促动和开展中国后语哲的新局面做了些许尝试。
对西方语哲和中国后语哲作出“研究性沉思”,对当前的语言学或语言哲学研究有何启发?作者认为,当可进一步理清西语哲之要旨,尽快进入具有后现代特征的中国后语哲,确立继承与创新的理念,灵活运用“分析”原则,不断开发有我国自己特色的科研创新之路,以期能为我国人文科研提供一种新的运思方案。另外,本书为能将有关观点陈述清楚,便于教学,以饗读者,作者在行文中注重落实以下3大方法:(1)图表梳理、论述系统;(2)学会方法、传承发展;(3)表达清晰、语句流畅。
美国著名的建设性后现代哲学家、美国社科院院士John Cobb教授在听了有关介绍之后给予高度评价,认为“The hope for Post-modernist Philosophy of Language lies in China”(后语言哲学的希望在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