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雅波
(哈尔滨师范大学,哈尔滨 150025)
提 要:教育部新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明确将跨文化交际模块列为专业核心课程模块之一,其目标是培养学生在具有全球视野、跨文化知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同时,还要具备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在日益密切的对外交往中,在长时间受西方文化影响的新时代背景下,跨文化商务交往中文化认同问题也必将凸显出来:会表现为对文化资源的焦虑、对文化身份的困惑以及对文化话语权的渴求。因此,在文化认同视角下,基于跨文化教学与对外交往现实语境有机结合的基础上,采纳文化分析的方法积极探究本土文化认同的社会学意义和文化政治学价值,才可能真正实现跨文化教学服务于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不断为跨文化交往做出更大贡献的目标。
文化是一个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积淀,是一个国家最鲜明的精神旗帜,文化建设是一个国家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中国经历三十多年的经济快速大发展之后,发展和建设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任务变得越来越重要,也越来越紧迫。我国需要在对外交往中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表达中国声音,提供中国方案。这也意味着中国在国际事务和交往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是我国文化整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与我国的国际地位并不相称,西强我弱的国际文化和舆论格局尚未根本扭转。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2017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商务英语专业教学协作组与黑龙江大学应用外语学院合作,正式推出《全国商务英语专业八级考试大纲》(试行)(严明 周文萱 吕晓轩 2017:77)。2018年1月30日教育部颁布《普通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把跨文化交际模块作为商务英语专业4大核心课程模块之一,其目标是培养学生不仅具有全球视野、跨文化知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还要具有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归根结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一切活动最终目的是为这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凝聚力和感染力的建设而服务。伴随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和西方文化长期的影响,年轻一代也必然将面对更复杂的文化碰撞、不同信仰的交织、不同思潮的激荡。因此,跨文化教学中文化认同问题也必将凸显出来。只有研究如何通过跨文化教学来发现中华本土文化认同的困惑,并积极探索解决跨文化交往中文化迷失问题的有效路径,才可以真正提高整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软实力。
1871年,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E. Tylor)在《原始文化》中将文化的涵义表述为:“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泰勒 1992:1)。可见文化反映出一个民族的哲学理念、价值观念、政治思想甚至科学认识等内容,它是人类社会生生不息的源泉与发展动力。
“认同”是社会研究的基本概念之一。通常指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将自身归类到某一群体并与其他群体相区别的主观性意识。它最早是哲学范畴, 意指 “同一性”, 在传统哲学中具体到人的同一性时, 常常将其与具有历史性、整体性和同一性的自我意识联系在一起。在精神分析学上, “认同”指个人发现或模仿、内化他人的价值、规范与面貌, 形成自己行为模式的过程。从心理学上讲, 人们认同某一事物意味着其在心理上出现相应的归属感。“认同” 在现代汉语中有两种含义: 一是认为与自己有共同之处而感到亲切; 二是承认、认可。通常认为, 认同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与准则, 如做出某种选择, 与他人建立起特定关系, 使个人获得力量和复原力(何佩群 俞沂暄 2006:45)。
“文化认同,就是指对人们之间或个人同群体之间共同文化的确定。使用相同的文化符号、遵循共同的文化理念、秉承共有的思想模式和行为规范,是文化认同的依据。认同是文化固有的基本功能之一。拥有共同的文化,往往是民族认同、社会认同的基础。而个人对社会的认同,主要体现在个人的社会化,即对社会创造和拥有的文化的学习与接受;社会对个人的认同,则体现在社会的基本文化规范在个人中的普及、推广和传播。人们之间在文化上的认同,主要表现为双方相同的文化背景、文化氛围,或对对方文化的承认与接受。”(崔新建 2004:103)
文化认同分为对内和对外两个维度。对内文化认同指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借助于共同的、辉煌的历史文化渊源的向心力,把一个民族的所有成员凝聚在一起;反对文化霸权主义,但不反对吸收国外先进文化。 对外文化认同的过程是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和接受的过程,随着逐渐地理解和接受,我们学会主动汲取他者文化中优秀的、对我们有益的部分,并融入到我们自己的文化体系中来。在交融中学习借鉴,在碰撞中扬弃升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吐故纳新,完善提高。
人类发展的历史是一部不同文化之间冲突、摩擦、融合的文化认同历史。文化认同的历史形成过程往往通过对所认同文化的自信表现出来。而中国在人类历史的线性发展中,在传统、近代、当代3个不同时代下,也呈现出对本国文化认同从自信到不自信的过程。
历史上,国人对本国文化的认同与自信是建立在经济、文化、政治与科技全面领先世界的基础之上。《礼记·中庸》中曾这样骄傲地描述:“大哉圣人之道!洋洋乎!发育万物,峻极于天。悠悠大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待其人而后行”。《广韵》则为“和,顺也,谐也,不坚不柔也”。《孟子·尽心上》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东京梦华录》为“八荒争凑,万国咸通。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易,会寰区之异味,悉在疱厨”。柳永的《望海楼》为“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春秋》记载,公元前613年,“有星孛入于北斗”,即指哈雷彗星,这一记录比欧洲早六百多年。西汉关于太阳黑子的记录,被世界公认为是有关太阳黑子的最早记录。东汉时,张衡对月食做出最早的科学解释。他发明的地动仪,可以遥测千里之外地震发生的方向,比欧洲早近一千八百多年。南朝祖冲之精确地计算出圆周率是在3.1415926至3.1415927之间,比国外早近一千年。《周髀算经》记载:“故折矩以为句广三,股 四,径隅五。既方其外,半之一矩,环而共盘,得三、四、五。两矩共长二十有五,是谓积矩。故禹之所以治天下者,此数之所由生也”。
近现代中国对本国文化身份不自信的原因主要可以归结为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两个方面完全落后于近代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生产力方面,历史进入17、18世纪,以荷兰为首的欧美各国陆续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发端于英国的工业革命使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解放生产力。19世纪的第二次工业革命进一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西方国家的经济结构、社会文化都发生深刻变革。明末到晚清时期,西方近代化推开中国的大门, 以传教士利玛窦和中国知识分子徐光启为代表的一些人物,对中西文化的相互交流与传播做出杰出贡献。在生产关系方面,鸦片战争后中西方跨文化交流出现“西学东渐”压倒性优势的局面。著名的“洋务运动”就是很好的例证,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强行打开中国的大门,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意识到落后就要挨打,必须“师夷长技,以制夷”,然而由于统治阶级的腐朽和顽固,改良运动注定失败,中国进入长达一个世纪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长期禁锢的国门一经打开,国人对西方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感到新奇和盲从,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同时,国人对原有的文化价值产生动摇,甚至怀疑。
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社会发展取得很大进步。但是,全球化、多极化、信息化、网络化的新世纪,文化已无时空的屏障,空前迅速和广泛地传播和碰撞。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强势文化凭借先进的传播技术和手段,几乎渗透到世界上的每个角落。个人英雄主义、消费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等思潮不断冲击着中国的传统价值观念。中国文化中融入的西方元素越来越多,从街头的肯德基、年轻人手中的苹果手机、电影院里的好莱坞大片,到各个年龄群体的英语学习热潮;从超市里的可口可乐、人们身穿的耐克服装、书店里的英美小说,到各种名目的出国考察学习。西方文化已经无孔不入,无所不包。
与此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中许多精髓却被我们渐渐遗失,渐行渐远。金耀基说过,“二十年代看不起中国文化,九十年代看不见中国文化”(金耀基 2002:342)。有些人甚至会“把各种积极的、成功的、深刻的文化性质都归功于西方文化,而把所有丑陋的性质留给自己,从而形成一种自我折磨的自身认同和身份迷失”(张兴成 2011:33)。现如今许多人在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理想与现实、个人与社会、理性与信仰的矛盾中动摇迷失,甚至有些人忘记自己是谁。这不仅仅是因为发达国家经济、文化、价值观的影响, 更重要的是我们因近现代以来的贫穷落后而产生的文化自卑造成的。
英国文化理论学家吉登斯(A. Giddens)的“本体安全”理论认为,“所有个体都在种种形式的惯例基础上发展某种本体安全的框架”(Giddens 1994:44)。传统的道德性为坚持传统者提供一定的安全感,这也解释了当代文化脱离自己的“母体传统文化”时,便会威胁到“本体安全”,进而引起文化认同的焦虑。正是由于对中华文化认同的焦虑和不自信, 甚至妄自菲薄, 在跨文化交往中,尤其是与发达国家文化的碰撞中,就会产生文化认同的迷失(王立洲 2011:50)。
近百年来,我们的文化转型一直以西方文化为借鉴寻找药方,殊不知,西方的病症也不亚于我们的曾经,海德格尔和尼采等人也曾转向东方,寻找西方的出路。必须承认中国文化中有因历史局限性而应该被淘汰的东西,但因其强烈的人文色彩,才具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世继绝学、为万事开太平的情怀和担当。西方文化的问题是见物不见人,或者见物才见人;而人的问题始终是中国文化的核心问题,具有强烈人文精神的文化才应是人类的文化。
为有效应对西方文化的挑战,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中华文化软实力,建设一个文化强国,我们必须要在跨文化教学中牢固树立中国传统文化的指导地位,用一元化的指导思想来引领多样化的文化,在差异中扩大认同,在包容多样性中形成思想共识,致力于传统文化和现代西方文化的有机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夯实年轻一代对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构建中华文化核心价值体系。因此,越是在经济飞速发展、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织、国际关系日趋复杂的时期,“我们是谁”这样的文化认同问题越是要成为跨文化教学中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文化看似无形,却是无处不在,文化貌似柔弱,实质坚强。当历史的尘埃落定,一切都像过眼云烟一样散去的时候,唯有文化以物质和非物质的形态存在着,它是我们这个民族的灵魂和自我认定的身份凭证,也是我们充满信心走向未来的坚实根基。”(张云等 2012:19) 没有跨文化教学的积极引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就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因此,跨文化教学需要依靠以下3种路径加强年轻一代对中华本土文化的认同感。
中华历史文化博大精深,培育出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精华。心理学已经表明,自信的形成是分阶段的,它是“认知——喜爱——内化”的过程。为此,我们在跨文化教学中重塑年轻一代的文化自信方面,必须遵循文化自信形成的规律。
第一,加大对中华文化符号的保护与传承力度,包括物质与精神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重塑年轻一代的文化自信,首先要加大保护与传承物质文化遗产和精神文化遗产的力度,没有对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就没办法让优秀文化找寻到有效的载体。文化载体的缺失,除容易使文化成为一种形而上的、脱离历史与人类社会发展的抽象事物外,也容易被人们遗忘。中国的秀美山川、丰富的物产、多样的地理人文、五千年的历史资料、汉字书法、文学、绘画、武术、建筑、饮食、服饰、剪纸、刺绣、陶瓷和篆刻等都是中华文化的绚丽瑰宝,我们不仅要倍加珍惜呵护,还应不断创新传承和传播的方式方法,吸引更多儿童、青少年、大学生了解并喜爱中华文化。
为方便输出图形,只关注遍历算法,不用思考计算输出图形的坐标位置,因此不考虑在命令行中打印二叉树,而是采用DOT图形描述语言。DOT是纯文本图像描述语言,文件扩展名通常是.dot,需要有专门的程序处理这些文件并将其渲染成为图片。Graphviz是贝尔实验室开发的一个开源的图像可视化的软件,它使用dot作为脚本语言,然后使用布局引擎来解析此脚本,并完成自动布局。
第二,增强中华传统文化对年轻一代在思想和信仰上的引领作用。跨文化教学中,要利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结合的方式大力宣传中华优秀文化。深受西方文化影响的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缺失,也是无法建立文化自信的主要原因。为了让更多人重拾对传统文化的自信,首先,课堂上要充分利用电影、电视和报纸等传统媒介,宣传与学生生活工作相关的传统文化内容,利用影视直观生动的特点让学生形成感性认识。其次,发挥社区图书馆、大学图书馆怡情养志的作用,鼓励年轻人多读书、读好书;举行各类体育竞赛,形成阳光体育运动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通过博物馆专题展览以及纪念馆的历史、国情讲解活动,充分拓展城市文化与中华文化核心价值观双向互动的方式。最后,利用新媒介开展针对年轻人有效的宣传推广工作。在微信、微博和QQ等新媒介环境交往中,每个人都是信息的接受者和传播者,如果说传统媒体是以传播者为中心、点到点、点到面的单向传播方式,那么新媒体则是单向到多向的交互式、立体式传播方式,更具有自由特性,学生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就可以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许多信息,利于推动传统文化与新媒体的有效对接,易于形成中华文化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载体。
第三,在跨文化教学中打造典型案例和榜样,让学生由衷地热爱传统优秀文化。“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利用文化遗产与宣传平台宣传具有优秀文化品质的励志人物和感人故事。跨文化教学中要多选取《舌尖上的中国》《大国工匠》《我在故宫修文物》《汉字五千年》《中国通史》《问道楼观》《中国文房四宝》《茶,一片树叶的故事》等纪录片类精彩的生动的文化案例,作为翻译教学、中西文化比较研究的有效素材,激起学生们内心中对优秀文化的深刻体验,同时被传统文化的魅力深深吸引,进而积极主动学习和宣扬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内容。
第四,通过跨文化教学践行传统优秀文化精神,让优秀文化内化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主动申请到边远地区工作,到最需要他们的地方寻求人生价值。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利用休息时间到社区敬老院做义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救助失学儿童的公益活动中,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慈善事业里来。从日常实践活动中可以看到,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从认知、喜爱到内化的过程,就是对传统优秀文化形成认同与自信的过程。而这种文化自信正是奠定我们对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基础。习近平同志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曾说道:“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任何一种优秀文化都应当具有人类共性和自身个性的双重特征。优秀文化首先要体现并保持其独特的个性,但同时也一定要将这种个性置于整个人类文明的大背景下,自觉追求与人类文明进步方向的一致性。从历史发展来看,中华文明的传播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和进步,同样,对其他文明的吸收、借鉴也促进中华文明的发展和进步。敢于吸收、借鉴外来文化的精华,同样是一个民族文化自信的表现。
第一,跨文化教学中正确对待外来文化。既不能崇洋媚外,全盘照搬外来文化,又不能妄自尊大,盲目排斥外来文化。在新时代背景下,年轻人必须接受来自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和不同地区的人们之间文化结构特征的差异,正如引起这种差异的基础是生活形式上的差异一样。学生们懂得文化的多样性,就是不站在本民族、本国家或本社区的价值观或文化立场上任意地贬低和指责其他不同的价值观,而是,着眼于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吸收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和价值共识,反映人类最美好的目标理想和价值追求。
第二,年轻人必须有海纳百川、博采众长、兼容并蓄的气魄。以开阔的国际视野,汲取世界文化发展的有益成果,积极借鉴外来文化的成功经验,有效推动中华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建构中华文化更高的精神诉求。这种精神诉求既有形又无形,所以既要学习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文化,也要吸收国外优秀的制度文化。所谓技术文化,就是发展某种技术的内在与外在氛围。因为一种技术的形成,除依靠特定的技术外,也需要技术产生的学习、工作氛围。这种氛围就是技术文化的直接来源。因此,学习国外先进技术不仅是生产力得以提高的重要保障,更是我国科技发展与创新的主要动力。任何制度都有其合理性与优点,批判地吸收国外先进社会制度,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完善与发展,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朝着更高的方向迈进,为我国的制度自信夯实基础、提供养料,在广取博收中实现中华文化自信的重建。
第三,年轻人应为扩大和深化对外人文交流与合作做出贡献。跨文化教学要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加强与世界各民族文化的交流合作,向世界人民展示悠久而灿烂的中华文化,增进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华文化的了解。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成果很好地证明正是由于这种对外的广泛交流和深度合作,才成就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未来的各种跨文化经济和文化活动中,积极倡导文化多样性,尊重文明的多样性,在文化的一元与多元之间找到平衡和张力,高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旗帜,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文化交流,实现中国由经济文化大国走向经济文化强国,实现沿线各国的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的美好愿景。
中华文化核心价值观不是一蹴而就,它的建构应在跨文化教学的带动下,形成一个不断理论化、系统化与实践化的良性循环过程。文化核心价值观是一定社会形态和社会性质的集中体现,决定着社会制度、社会运行的基本原则,制约着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向。毋庸置疑跨文化教学任重道远:中华文化核心价值观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
第一,在跨文化教学中积极构建中华文化核心价值观。这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应当是学生的认知层面、情感层面、伦理层面、信仰和价值观层面的渐进过程。面临信息化时代的海量信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科学技术进步和文学艺术发展方向应以人文关怀为主要特色;情感是感性的,但却是理性的源头、内涵和基础,要有悲悯情怀、忧患意识和锲而不舍的探究精神;一个社会的健康运转依靠的是道德和法律,法律是最基本的道德,道德是最高的法律;信仰价值观是建立在认知、情感和伦理基础之上的人类最高精神追求,中国人的信仰来源于五千年中华文化的“天人合一”“道法一家”,努力挖掘传统话语中的人文精神和内在价值,使其在当代话语运用中实现现代化转型,重新构建“本体安全”。只要年轻人内心有现代传统价值观的支撑,远处有理想之光的照耀,现实生活世界就会晴朗而有意义。
第二,在跨文化教学中构建中华文化核心价值观,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理论基础。就是坚守中华传统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积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同时,应倡导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更应是渗透于中华文史哲几千年的对生命的体验与评价。文化认同就是要有具体的文化内涵指向,才能确实使得中华文化核心价值观体系成为学生们对当代中国文化认同的理论基础。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增强和丰富中华现代文化的魅力和内涵。让学生们自觉养成一种以中华核心价值观为指导的日常行为的规范和模式。
第三,在跨文化教学中建构中国文化核心价值观,应是一个不断实践化的过程。其主要表现在年轻人服务于文化事业方面: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丰富传播手段,扩大社会先进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能够让所有人形成广泛的价值认同。把中国文化核心价值转化为生活世界里可触碰、可感知的事件和可亲近的具体人物,使中国文化核心价值体系在整个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得到年轻人的普遍认同和遵从,主动内化为个人的价值信仰和行动指南。与此同时不断扩大文化领域对外开放的力度,充分利用“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机遇,以博大的胸怀面对世界文化:博采众长、辩证取舍、择善而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争取世界上更多民族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回首中华文明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我们可以自豪地说中华文明是当今世界上唯一没有发生断裂的文明,中华文明中的经验与智慧熠熠生辉;放眼新时代中国的经济和文化的大发展,年轻一代将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但与此同时,年轻一代也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和困难:一些从未来过中国的发达国家的人,会把中国与贫穷、落后,甚至野蛮联系到一起;中国的崛起意味着打破原有的世界秩序,要最大限度地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和“中等收入陷阱”。在错综复杂的挑战面前,跨文化教学任重而道远,年轻一代必须倍加谨慎前行,发挥中华文明的智慧,抓住“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机遇,服务各种形式的对外交流,积极介入世界文明的对话,不断向世界传递文化关切,表达中国价值,扩大中华文明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感召力,促进其他国家、其他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识、了解、信任和支持,为构建更加开放、公正、有效世界秩序和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