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 静
在小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追求较高的教学效率是每一个教师的目标。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各式各样的教学方式不断地涌现在课堂上,一些恰当的教学方式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得到了保证。按理说,我们的教学效率应该得到质的飞跃,但是实际上,当前的小学音乐教学效率依然差强人意。笔者认为,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是因为部分教师在对教学理念和策略进行创新的时候,忽略了一些教育细节。本文中,笔者将针对小学音乐合唱教学过程中的细节展开简单讨论,并提出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技巧。
在当前的教学阶段,通过创设教学情境的方式来开展教学,已经成为了越来越多教师会选择的教学方式之一。所谓的情境教学,指的是利用一定的教学手段,为学生营造出更加适合学习的课堂氛围,从环境着手,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兴趣。这无疑是一种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教学方法。但是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很多教师都对教学情境进行了精心的设计,但是却依然得不到好的效果。这是因为虽然对于教师来说教学情境是和谐的恰当的,但是却不是小学生容易接受的。众所周知,小学生年龄幼小,他们的生活经验内容比较少,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要尽可能地从小事引入,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经验的情境,这样才能在第一时间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发挥情境的作用。
比如说我在带领学生学习《铃儿响叮当》这首歌曲的合唱时,为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情境,以圣诞节为主题对教学情境进行了设计。首先,我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一些关于圣诞节的图片和视频,如圣诞老人、圣诞树、装礼物的圣诞袜、麋鹿、雪花等等。在图片的欣赏下,小学生们很快便猜到了情境的主题——圣诞节。圣诞节是小学生熟知的西方节日,我在课堂上让小学生自己说一说圣诞节的收到过的礼物以及难忘的事情,很快课堂气氛变得非常活跃。此时我找到合适的契机向学生播放《铃儿响叮当》这首乐曲,并问大家:这首乐曲大家熟悉吗?在什么时候听到过呢?结合刚才对圣诞节的讨论,大家马上对这首歌曲热情高涨。
大部分的教师为了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教学过程中广泛的运用新型的教学方法,希望能够通过创新来改善课堂教学的情况。但是,无论怎样的教学方法,它的目的都是一样的,都是为了能够促进学生更有效地学习。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应当更加注重课堂中的细微深处,在细微深处展现教学的探究过程,在细微深处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具体来说,小学生的音乐合唱课堂中,教师首先要将基本的教学方法和技巧运用得当,比如说要做到会提问,找准契机,诱导学生。还要引导学生善于合作,合唱本就是需要全体合作才能完成的音乐活动,只有善于合作,才能够让学生亲身经历合唱的过程,掌握合唱的技巧和方法。
《美丽的村庄》是一首欢快活泼的意大利歌曲,在开展合唱教学的过程中,为了能够让学生通过聆听和演唱等活动来分析歌曲的情绪节奏和结构特点。我在课堂上设计了几个与音乐知识相关的问题,并通过提问的方式来促进学生的思考。比如说我在歌曲播放的第一遍结束之后,从整体感受向学生提问:(1)这首歌曲的情绪?速度?拍子?(2)歌曲中描绘的村庄是怎么样的美丽?请找出关键词。通过这部分提问学生能够感受到这首歌曲诗一般的词句和画一般的意境。紧接着我让学生欣赏第二遍,并对相关的音乐知识进行了提问:(1)这首歌曲采用了什么演唱形式?(2)你认为歌曲的结构如何?各段表现了什么?(3)你觉得歌曲哪里比较难唱?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学生对这首歌曲已经有了整体上和细节处的把握,在学习合唱的时候就会有更高的效率。
无论是何种形式的音乐,每一首乐曲都有其独特的节奏。很多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合唱的时候,往往会更加注重声部的分配以及学生对曲目的掌握程度。虽然说这两点固然是重要的,但是就笔者的教学经验来看,除了要重视这些之外,更应当重视音乐方面的律动。我们想让学生更好的去合唱,那么就必须要让学生和音乐的节奏处于同一个频道之上,简而言之,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从身心出发,用身体来跟随音乐的律动,用内心来感受整体乐曲的乐感,在身心的双重配合下,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行为与合唱歌曲的乐率达到一致性和和谐性。律动的幅度不一定要有多大,但是律动是一定要存在的。只有身心跟随着音乐,才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对音乐进行深入的理解,进而提高合唱教学的效率。
例如在讲解《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曲的时候,我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跟随着音乐的律动来晃动自己的身体,通过双手的摆动以及头部的微晃来配合音乐的节奏,充分的凸显出这首歌曲欢乐愉快的音乐感受。在身体的微律动之下,学生逐渐掌握了○×××弱起乐句的演唱,感受到了这首歌曲欢快的情绪,并且对音准和节奏也有了更加准确的了解。
总而言之,高效率的合唱教学课堂不仅仅追求新鲜的教学方式和策略,更加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细微之处的调整。正所谓细节决定成败,只有注重课堂中的每一个细节,了解学生的每一个特点,才能够让高效合唱课堂不再是梦想,一步一步变成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