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俊华
(江苏省盐城市田家炳中学,江苏盐城 224000)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发生了巨大变化,教学模式不再单一,课堂气氛不再沉闷,这是可喜的变化。但由于一些教师对新课改理念的理解不到位,没有很好地把握新的教学方式,矫枉过正,从过去极端的“满堂灌”,走向另一个极端—“满堂活动”。走进他们的课堂,我们看到的是:设计精美的课件、令人震撼的多媒体音视频情境、大段的文字材料、热闹的小组合作、激情四溢的师生互动对话、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让人目不暇接的教学环节……45分钟课堂时间被安排得过分充实,没有停顿,学生疲于应付。教师在进行课程设计时可谓绞尽脑汁、挖空心思,但结果往往事与愿违,效果欠佳,究其原因是课堂内容太复杂、太烦琐,缺少道德与法治课应有的深度和智慧。显然,这样的课程教学与课改要求不相符,那么,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真实性诉求是什么呢?
有人认为,课堂教学活动越多、越热闹,教学效果就越好,其实,这种观点是值得商榷的[1]。课堂教学形式必须服务教学内容。简洁明了的内容一旦用五花八门的形式来呈现,就不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思维空间就会被窄化,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不到培养和提升。这样,教学往往就成了教师“作秀”、学生“赶场子”的表演,学生虽然动起来了,但却“躁动”“浮动”,流于形式,效率很低。
活动形式必须以充实的教学内容为依托,围绕重点展开教学,层层推进,环环相扣,切不可摆花架子、不切实际地进行活动与探究。教学环节并非多多益善,必须适度,要认真“洗课”,删繁就简,学生需要思考、感悟的时间和空间,思维拓展、课堂生成也需要时间。课堂需要动静结合,行思相辅,开合有度。活动要因需而置、因时而定。少一点浮躁,多一点积淀,以生为本。
笔者认为优秀的课堂教学应该是一节简约的常态课。常态不等于平常,更不是平庸。简约也不等于简单。简约的课堂是建立在对教学理念的深刻理解和对教材内容的深度剖析的基础上的,是对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是对教学活动的独到设计,是对教学过程的有序把握。简约的课堂是质朴自然的课堂,是为学生着实有效地服务,是教师应该努力追求的。
作为道德与法治教师,应更多地关注常态课,以务实的态度,积累平时的课堂。常态课的积累,是精品课的基础。如果教师真正地扎根于每节常态课之中,那么我们的课堂就会因“常态”而轻盈灵动。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在课堂中,教师应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尽量少讲、精讲,给学生充足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己思考问题、质疑释疑、自我评价,积极主动地完成知识建构,以培养学生的主体责任感[2]。
古人云:“善画者留白,善笔者缺笔。”教学也是一门艺术,也需要“留白”。有些教师喜欢学生迅捷反应、师生高频对话、节奏流畅、氛围热烈,让课堂始终处于亢奋状态。其实,课堂教学有时需要“意义充溢的沉默”和“寂静”的空间。学生需要自主阅读、理解、体验、感悟、独立思考、自我反思等。富有内涵的“静”的学习状态,能有力支撑学生进入动态学习过程。可以说,没有静态的自主学习,为动而动,只是纯粹的形式而已。“留白”给学生留下自主选择、思考和创造的空间,自我品鉴和情感表达的机会,能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更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碰撞。“留白”是教学过程的延续,是“此时无声胜有声”。
情境是问题的载体,思维是问题设计的核心。情境创设、问题设计要有一定的思维含量,富有启发性和开放性,尽可能有思辨色彩,才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认知冲突;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符合学生现有的认知能力;问题设计要有层次和梯度,让学生在问题中“攀爬”,激发学生持续探究的愿望,这既是学生思维特点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要求。
问题和活动的设计还要注意效度,不要过于追求形式。教师还要善于捕捉课堂生成性的问题,抓住契机,适时利用,智慧引导,催生活力课堂。当然,构建思辨性课堂的真正目的是通过“问题情境”与“情境问题”的优化设计,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实现师生、生生的互动交流,引导、帮助学生思考,使其获得一定的知识与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从而达成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发展。
有些教师在进行课程教学时活动多、问题多,尤其是碎片化、随意性的提问较多,而体现高阶思维、有深度的问题设计太少,导致学生的高阶思维水平不够。情境名目繁多,碎问碎答,学生没有体验、感悟、思考的时间,总是处于浮光掠影、蜻蜓点水的肤浅认知状态,或是在繁难偏旧的思维胡同里“转圈”。知识如过眼烟云,学生怎能记得?没有体验、感悟,哪来深刻反思?过多的情境,花哨的环节,频繁的活动,减弱了学生思考的活力。碎问闪存,怎能生成真正属于学生的思想天地、精神素养?这样的课堂教学是不成功的。所以,情境设置要适度,重体验,设问要重质量,有思维深度。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旨在促进初中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法治观念的形成与发展,是中学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因而,道德与法治课不仅要传授道德、法治知识和政治理论,还要为学生提供思辨和思想的机会,引导学生在认知冲突、思维碰撞中学会思考与选择,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培养他们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理论联系实际,是道德与法治课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这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道德与法治课有些理论比较抽象,如果脱离实际,就会枯燥乏味,不能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没有了交流、互动,教学效益就成为一句空话。但道德与法治课本身具有明显的优势,即与实际结合得较为紧密。生活是课堂的大教材,课堂是生活认知的提升地。要让道德与法治课理论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教育回归生活”,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中为学生熟知、关心的教学内容,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去体验、感悟,积累学习经验,真正实现知、情、行的统一,发挥道德与法治学科的育人价值。例如,把乡土资源、时事素材、家庭生活等内容纳入课堂教学,把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课堂生活化的韵味浓厚,可增强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的兴趣,践行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念,彰显道德与法治课的独特魅力。
课堂是学生学习成长的场所,不是教师过分渲染个人才华的空间,不需要太多的修饰和浮华,应该回归到自然、纯净、简约的状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3]。大道至简,回归本真,课堂教学要贴近生活,贴近时代,贴近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