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凤珠
(辽宁省沈阳市文艺路第二小学)
云卷云舒,岁月无痕, 做责任教师,让课堂因“责任”而丰富多彩,是我们学校每一位教师的追求。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我紧跟学校倡导的“责任高效”生本课堂教学思想,努力构建充满生命力的生本课堂,让每一名学生都能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交流,实现责任课堂。但在践行初期,我在语文课堂上也遇到了困惑:课上我给学生充分时间与空间进行自主学习,学生虽然参与小组学习,但是一部分学生仍不愿意表达,也不会表达。这种情况让我清醒地认识到:教师的起点不等于学生的起点,教师的清晰不等于学生的清晰,教师的预设不等于学生的生成。面对这种局面,做一名“脑中有课标,心中有教材,眼中有学生”,从“教案”向“学案”转变的责任教师,培养一群从“学会”向“会学”转变,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的责任学生成了我工作的重心。同时,我将“为学生创设敢于表达的学习生活环境,利用语境让学生乐于表达”作为实现“责任高效”生本课堂的突破口,进行了以下几点尝试。
魏书生老师说:“好的导语像磁铁,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 上课时采用灵活多变的方式,精心设计每一课的导语,不但有助于导入新课,而且能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我的具体做法是通过“情境引入、抓课题中心词、分解课题明确重点、根据课题判断文章的体裁、看到课题后你能想到什么”等形式进行训练。
若要学生动心,教师先要动情,一段感人至深的导语,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教学《草原》这篇课文时,我先播放歌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随着乐曲我唱道:“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挥动鞭儿响四方,百鸟儿齐飞翔。”接着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看到课题,听到歌声,你的眼前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学生动情地描述:“内蒙古大草原辽阔美丽,那儿一碧千里,空气清新,天空明朗,牧草茂盛,牛肥马壮,繁花似锦,百鸟儿歌唱……”这样的导入将学生带到了教学情境中,使学生神往于内蒙古大草原,唤起他们丰富的想象,从而对学习这篇文章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中特别强调,阅读中要加强学生的朗读训练,而且朗读要贯穿于各学段的目标之中。其实朗读除了有助于更加真切地感受作品,领略作品的精妙之处,达到以声传情的效果,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我的具体做法是,在学习新课之前放录音朗读或教师范读,让学生回家预习时模仿朗读,家长听读然后签字评读,早自习学生齐读或赛读。
《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一课,尽管小女孩的命运是悲惨的,但也有“阳光”,例如,“桌上摆着精致的盘子和碗,肚子里填满了苹果和梅子的烤鹅正冒着香气。更妙的是,这只鹅从盘子里跳出来,一直向这个穷苦的小女孩走来。” 对于小女孩来说,此时她能感觉到的就是幸福的味道,所以指导学生通过朗读把文字所带的思想感情表现得到位,依据文章的内容正确地读出文章的感情,课堂气氛也进入了高潮。
根据不同课文的特点,抓住文本中的关键处,运用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进行课堂拓展,是培养学生表达能力行之有效的方法。
教学《花边饺子里的爱》,我从 “爱”字入手,以“情境引入—整体感知—理清思路—重点品析—拓展资料—回归提升”的教学思路使学生入情入境地理解花边饺子里的爱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爱,使学生深入体会母子之间的浓浓真情,以达到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走近人物,与人物情感共鸣的效果。
教学中,插入肖复兴的《母亲》,进行深情朗读后,我引导学生进一步赏析体会:“同学们,听了上面的内容,结合文中的故事,此时的你还觉得妈妈教会‘我’的仅仅是包花边饺子吗?”当学生们潜进文本理解母亲是如何爱孩子,孩子又是如何回报母亲的,尤其是通过对后者的理解和感悟,认识到爱的真谛,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提升后,我引用肖复兴的“世上有一部书是永远写不完的,那便是母亲……”进行回归提升:“这本写不完的书是什么?”学生们深情地表达,“那是母亲的关怀”“是母亲的疲惫”“母亲的爱永远写不完”“母亲的爱一辈子也报答不完”……这个环节一下子把学生带到体会母爱的氛围中,借此训练:“此时你想不想对你的妈妈说上几句话呢?”这次训练成了一次学生表达爱的活动,扩大了爱的范围,延续了爱的主题。学生们深情地表述,把各自的感情推向了高潮,提高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文的综合素养。这样的课堂拓展,不仅增加了学生思维的深度,扩大他们思维的广度,也实实在在地提高了他们的表达能力。
没有交流,就没有教育,就没有感悟,就没有情感。交流、感悟是我和学生进行语言、情感沟通的主要渠道。
崔凡星同学是个极不爱说话、极不爱学习语文的孩子,在学校我曾做过详细的统计:他一天说不上10句话。一次学校组织春游,休息时,我看到细细的柳叶,便触景生情。于是我建议,我们结合春景说一句或一段话,把自己的名字穿插在内容之中,我说:“‘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带着‘春风怎么可以作剪刀,把柳树裁出细叶、妆成碧树’的疑问,今天,我和同学们沐浴着‘毛’毛细雨,欣赏着‘凤’蝶翩翩,走进了‘珠’帘低垂的柳林中。”他接着说:“二月春风‘吹’(崔)绿了大地,吹开了一个平‘凡’的小学生的心灵,这个平凡的小学生在老师的培养下一定会成为明日之‘星’。”
现在,我们班的孩子特别喜欢语文课,因为我们班的每一节语文课都拨动着学生的心弦,牵引着学生的目光。虽然只是40分钟,但那片刻的美,却深深地印在学生的心间,使他们眼前不时闪动文字的优美,心中与作者产生共鸣!
叶圣陶先生说过:“多年来,我一直认为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训练思维、训练语言,而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在儿童时期至关重要。”袁微子讲过:“能力不是靠讲授的,而是靠训练,训练要自觉,靠学生发挥自己学习的自觉性。”两位老教育家告诉我们,小学阶段,学生的智能和知识都是有限的,要想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增长知识,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捕捉时机,以境入境、以情促情地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