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其一
张贤亮是当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作家,在80年代,他因《灵与肉》《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等作品而蜚声文坛。这些作品多写极左路线下,被打入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对苦难的控诉与自身的忏悔,并在与知识分子的比对中刻画了一系列充满真善美的底层劳动人民形象。他的代表性作品都完成于80年代,进入90年代以后,由于张贤亮投身商海,不但小说创作较之以往减少,而且新作品也不易引起评论界的讨论,1996年发表的短篇小说《普贤寺》便是如此。
与张贤亮此前创作的描写伤痕苦难的作品相比,《普贤寺》称得上是一个异类。小说没有非常明确的主题,不像《灵与肉》有意向爱国主义靠拢,也不似《龙种》、《河的子孙》直指当时宏大的农村改革主题,同时,小说也没有明显的情节冲突,也没有弥漫着一种紧张焦虑的情绪。这种异于以往作品的写作风格,使得《普贤寺》这篇小说呈现出别样的艺术特色。
小说描写了一对老年人的生活晚景,名叫罗的男性知识分子与名叫梅的劳动妇女在一次静坐求愿时不期而遇,梅因罗老吃方便面而担心其身体健康,便心生善意有意识地照顾罗的生活,后来二人也渐次照顾彼此。从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关照,小说中充满了张贤亮式的男女主人公——落难受迫的男性知识分子与美丽善良的底层劳动妇女,小说中的罗是一位才华难尽其用的具有华侨身份的知识分子,从张贤亮创作的一系列知识分子群像中,他的身上缺乏石在、章永璘的悲情色彩,更像是许灵均与赵信书的结合体。在对罗这一形象的刻画中,张贤亮有意识地降低了苦难在罗的人生经历中的比重,罗遭受的更多是不得志的苦闷和单身已久的孤寂。在整个张贤亮知识分子人物谱系中,罗属于老年知识分子形象,既有保守的一面也有开拓的一面。张贤亮的作品带有浓厚的自叙传色彩,在人物的塑造上也沾染了他自身的经历,这是他保守的一面。他开拓的一面在于对知识分子形象的塑造中了产生了对苦难的新认识。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梅,依然属于张贤亮创作的“洛神”系列,“罗发现,梅在金色阳光中的剪影很好看。她的手虽然有毛病,面部却圆润丰满,脸的轮廓由柔和的曲线勾勒出来,略有苍老的黄白皮肤如同古旧的象牙,放射出一种尊贵的光辉,罗想,如果有女菩萨的话,大概就是这种模样了吧。”[1]这种带有佛教色彩的描述,是张贤亮对女性人物新的刻画。
黄子平曾在其论文《同是天涯沦落人——一个“叙事模式”的抽样分析》一文中指出张贤亮小说中蕴含着中国古典小说中“落难才子”的叙事模式,这一叙事模式为其小说创作了便捷且稳定的结构,同时,这也是其小说被人诟病之所在。《普贤寺》这篇小说并没有完全使用“落难才子”的叙事模式,而是在此基础上又借用了《西厢记》中“红娘撮合张生与崔莺莺”的模式,小说中的侯先生便起着“红娘”的作用,他将罗领入学佛之路,又在两人暗生情愫之时恰到好处的撮合,使小说在七八千字的篇幅中既有稳定的结构又蕴含丰富的意蕴。
在这种结构下,张贤亮在《普贤寺》中普遍使用了他以往作品中频频出现的情节。第一是男女主人公因食物结缘,在小说中表现为梅请罗吃自带的馍馍和咸菜,随后又天天吃梅做的素食,在生病后吃梅做的一碗热热的酸辣面汤。在食物的热度中,二人的感情也逐渐升温。第二是女性对男性的拯救,表现为从肉至灵的改变。在小说中表现为,梅对历史、对苦难的超然态度驱散了罗内心的阴霾,罗也在与梅的无话不谈中改善了自己的精神状态,并且“开始注意起修整边幅,每天早晨去静坐请愿,都要把胡子刮干净”[2]一改往日邋遢之风。第三是借人物之口抒发自己的沉思,张贤亮的小说一直具有思辨的色彩,具有比较强的哲理性,早在《男人的风格》、《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等书中,张贤亮早已就社会改革、马列思想做出了自己的理解,在《普贤寺》中,张贤亮借梅之口,重新思考人到老年后对苦难的认识,她说道:“梅见他有点伤感,便拿话开导他,说父母也好,妻子也好,孩子也好,连自己在内,本来都是清净无物的,一切都是因缘和合而生;人常劝人说:‘凡事要想开’,什么是‘开’呢?最大的‘开’,就是‘空’罢了”[3]这种带有禅宗意味的说辞,更像是张贤亮对苦难的重新认识,他不在以爱情的美好修饰苦难的残酷,也不在对苦难的反复吟哦中控诉自己当年遭受的不幸,当他拉开时间的距离再审视自己的过去时,这种充满中国传统智慧的哲理便成了他用以消解苦难的新良药。
在张贤亮的小说创作中,《普贤寺》是一篇在艺术上非常成熟的作品,他将自己长篇小说中的情节与结构,熟稔的运用进《普贤寺》中,在较短的篇幅中蕴含了丰富的意义。小说在舒缓平和的叙事节奏中,通过对日常生活的体察,发现人情人性的美好,用两性之间的温情来疗治因时代带来的心灵创伤,用非血缘的男女之爱来慰藉因失孤而产生的寂寥之情,并在与中国古典叙事结构与现代生活的结合中,创造出一种雅俗共赏的文学文本。
注 释
[1]张贤亮:《灵与肉:短篇小说卷》,贵州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7页。
[2]张贤亮:《灵与肉:短篇小说卷》,贵州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9页。
[3]张贤亮:《灵与肉:短篇小说卷》,贵州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8页。